發布一系列龍卡,分享數百萬現金
俗話說“農曆節多,正月福氣多”,按照傳統習俗,真正的年末是正月十五,那麼明天就是正月十四,所以我們還是不能忘記傳統的民俗, 這些古老的規矩,是人們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農曆正月十四其實是比較熱鬧的一天,因為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大街小巷已經開始擺放花燈,也算是過年圓滿結束。 明天農曆正月十四,牢記“一祭二飲三試四守”,一家人平安福氣。
農曆正月十四是順天聖母的生日,又稱臨水娘娘,傳說她姓陳,出生於唐朝,從小就學術,幫助百姓,後來成為救難產婦女的神。 因此,人們供奉了她的牌位,希望祝福家庭中兒童和婦女的安全和健康。
這一天除了臨水娘娘的生日外,也是中華文化鼻祖、三皇之一伏羲的生日。 在甘肅地區,伏羲被稱為“民主”,正月十四的每一天,人們都會殺豬宰羊,將紅紙人貼在柏樹上,到了祭祀的時候,就開始誦經和拜拜,祈求師傅保佑百姓身體健康, 和平與安全。
俗話說“喝了亮眼湯,走起來就亮了搖曳”,據《聖賢志》記載:“十四夜,廟裡掛燈籠,婦女們結伴出遊,這叫巡遊的第十四天,麻糬煮熟後與蔬菜一起食用, 這叫做明亮的眼睛湯。 其實,鮮湯就是“青菜麻糬湯”,切成細條,然後與蔬菜一起煮熟,用鹽和豬油調味。
喝眼湯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首先是警告人們春節已經結束,他們要從幸福中醒來,振作起來,欣賞美好的春天。 還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喝一碗亮湯,然後用明亮的眼睛享受元宵節,用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十四,人們有試燈的習俗,因為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燈籠節,人們從正月十二日開始為這一天做準備,並設定燈籠掛燈籠等, 基本上這些工作都要在正月十四日完成,然後再試著看看燈籠能不能正常工作,以免耽誤元宵節的活動。
春節是乙個有福的節日,五月初四家戶都迎來了財神爺,財神迎來了雖然有財氣,但也要保住財運,那麼正月十四就有了“存錢”的習俗。 家裡有孩子要捏一根線在手裡,拉一盞兔子燈,兔子的肚子上點著蠟燭,越亮越吉祥。 要想留住財神,也要在每個房間點燃一支蠟燭,這叫做“間歇性迎賓”,蠟燭要從晚上點到清晨,這意味著家裡就不再有“黑暗”,未來光明繁榮。
傳統習俗源遠流長,能夠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可見其精髓所在,也正是因為這些習俗,我們的生活才更有意義,也給春節帶來了濃郁的節日色彩。 除去糟粕,留下精華,讓中華文明不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