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我國消費需求呈現逐步恢復的積極態勢,消費需求增速明顯提公升,成為推動整體經濟企穩反彈的主力軍。
同時,消費需求復甦步伐不如預期,動能不夠大,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目前,預期不穩定、經濟信心薄弱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轉。 為了進一步穩定預期和增強信心,需要採取綜合措施,標本兼治。
一是要繼續優化加強巨集觀調控,努力擴大市場需求。 在短期內,這是增強信心的最實際步驟。 從目前對今年增長環境的分析來看,無論是內需還是外需,短期內都難以有效緩解需求不足的壓力。 在此巨集觀背景下,要進一步細化、充實和完善各項擴大內需、支援經濟復甦的政策,進一步增強其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增長的要求。 目前,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重點在民營企業身上。 **高度重視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先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下一步就是要在兩個方面繼續努力。 一方面,要真正落實要求,讓企業真正看到實際效果。 要抓好出台細緻具體的政策措施,使其可操作、可測試。 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民營經濟發展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係,進一步明確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偉大復興大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明確和鞏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壯大的思想理論基礎; 制定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三是進一步增強企業對政策環境穩定性的信心。 調查顯示,創業者最擔心的不是市場環境的變化,而是政策的不穩定。 穩定的政策環境將鼓勵企業家進行長期投資。 需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適當地調整政策,但相關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引起相關企業經營環境的重大變化,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為了適應新的政策要求,企業往往需要增加新的投入。 **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穩定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 這就要求今後的政策調整,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新舊政策銜接工作,妥善處理存量與增量的關係,在政策的制定、頒布和實施上取得一定的先進。
四是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繼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並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列為2024年經濟工作九項重點任務中的第三項和第四項, 這說明**高度重視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土地制度、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財稅、社會保障、幹部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不僅對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充分挖掘和釋放我國經濟巨大潛力十分重要,也是穩定預期、增強信心的關鍵舉措。 下一步是推進改革的實施,我們將著力兩個方面。 一方面,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係,留出更多基層探索空間,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創新。 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特別是地方領導幹部幹部創業的積極性。 加強對幹部的積極激勵和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五是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努力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 在反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對外開放面臨的環境將更加複雜,挑戰和困難也將顯著增加。 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戰略重點,在充分維護中國利益的前提下,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以更加單邊的方式擴大對外開放。 同時,要處理好釋放內需潛力與擴大外需、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的關係,形成良性迴圈發展新格局。
總之,中國具有顯著的獨特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只要我們充分貫徹國家決策部署,保持戰略聚焦,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發展政策和發展環境,不斷穩定預期增強信心,就一定能夠實現消費擴張與經濟增長的良性迴圈。
(作者張俊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