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回到了家鄉,因為一位遠房親戚去世了,享年63歲。 週末,我就想著去參加葬禮,畢竟小時候這個親戚總是給我糖果吃,總覺得一定要去看看。 於是我準備了一筆禮金,踏上了回家的路。
整個葬禮過程真的讓人大開眼界,有**隊,有鼓隊,還有一堆帳篷。 也許是因為是過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都回來了,所以人很多,很熱鬧。 鞭炮聲、烟花聲、笑聲、哭聲,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還有一群人圍著桌子打牌。 如果你看看麻將機桌上和地板上的菸頭,昨晚應該有七八張桌子在打牌。 心裡有些複雜,看著這熱鬧的一幕,眼眶不由得濕潤了。 也許是因為童年的回憶,也許是生活的情感,但更多的是不捨和遺憾。
畢竟,在當今社會,63歲被認為是年輕的。 看著那些穿著孝順衣的親戚,除了自己的孩子沉默不語,女兒在哭泣,其他的侄子、侄女、侄女或者彼此不是很親近的人,一點都不難過,反而像在開派對一樣談笑風生。是的,沒錯,對他們來說,這場葬禮是一場盛大的聚會,甚至是家人和朋友的聚會。 因為在這個地方,親戚之間的關係不同,穿孝衣的方式也不同,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人基本都認識對方。 追悼會結束後,他們開始吃喝玩樂,其實說是酒宴是不合適的,就是主人請大家吃喝,感謝大家前來祭拜。
宴會上,大家吃肉喝了不少酒,絲毫沒有避諱。 感覺比公司年會還高,更讓人意外的是,有的男人居然以此為契機,打架,賭酒,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互相勸說喝酒,喝得開心,最後還有幾個醉了兄弟。 整個宴會結束後,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散了,但我在那裡坐了乙個多小時。 是的,一方面,我想多陪陪死者,因為第二天要去火葬; 另一方面,是對整個人生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的全新認識。
也許是因為社會發展得太快,也許是人性真的變得複雜了。 就像網上的笑話說的:“袁隆平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讓百姓吃飽了,可惜他讓百姓吃得太多了,飽到不知道怎麼做人。 是的,過去大家吃得不多的時候,大家互相幫助,人性很好。 現在,大家都變得陌生了,雖然看起來很眼熟,但實際上卻很陌生,也許就像乙個所謂的熟悉的陌生人。
最終,天慢慢黑了下來,我帶著複雜的心情慢慢離開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想說點什麼,但不知道該說什麼,更不知道該和誰說話。 因為農村的規矩,像是不成文的默契,大家都默許了。 死者的葬禮是親朋好友的大聚會,現場是大家談笑風生的地方。當它結束時,每個人都吃飽了,喝夠了,高興地散了。 彷彿在等待下一位死者的葬禮。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非常了解這種精神。 但我心裡還是挺抗拒這種情況,可是又忍不住,什麼都改變不了。 乙個人的一生充滿了許多奇蹟,但一旦你死了,在死與葬的這段時間裡,你就成了村里熱議的焦點,你是親朋好友問候、聯絡的橋梁。 人們會從不同的角度討論你的人生軌跡。 但當埋葬結束,它會慢慢地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直到他們完全被遺忘,彷彿他們從未來過這個世界,消失不見。
可怕嗎? 是不是很可悲? 也許這很正常,是時候冷靜地對待它了。 感受生活,所以當每個人都還活著的時候,一方面要努力,另一方面要努力生活。
2月** 動態激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