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前總理德公尺特里·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談到前魯賈(Rugia)公尺哈伊爾·薩卡什維利(Mikhail Saakashvili)的生活時說,這就像一部“奇異的悲喜劇”。
他在37歲時當選**,並兩次連任; 46歲時,他引起公眾不滿,被迫依靠年邁的母親在家養活他; 他在半百多歲時被投入監獄,並被指控犯有多項罪行。
薩卡什維利的一生就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
2022年,薩卡什維利的兄弟格奧爾基和律師沙爾瓦同時透露,他的健康狀況極差。 根據診斷,他可能患有痴呆和肺結核等30多種疾病,精神嚴重受損。
他為了**進行了兩次絕食抗議,在短短半年內減掉了20公斤,不得不從監獄轉移到診所長期**。 然而,他的身體狀況仍在惡化,現在已經到了無法行動的地步,與他曾經充滿野心的形象相去甚遠。
乙個國家的**怎麼會落得如此悲慘的境地? 這一切都始於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當天,他利用普京訪華的機會,對喬治亞“南奧塞提亞共和國”發動了進攻。
這場戰爭引發了俄羅斯與喬治亞的衝突。
要知道,喬治亞國土面積只有俄羅斯的245倍,人口不到400萬,而俄羅斯卻擁有數百萬的軍隊、裝備和火力,遠遠超過喬治亞。
因此,當衝突爆發時,俄羅斯迅速動員了空軍、炮兵和裝甲部隊,展示了其壓倒性的軍事優勢。 在閃電和雷聲之間,喬治亞的網路和運輸系統遭受重創,軍事基地、機場、港口、公路和橋梁等重要設施遭到準確攻擊,整個領土的制空權落入俄羅斯空軍手中。
喬治亞在戰役中只堅持了5天,就選擇投降和撤軍,並承認了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的獨立。 儘管在8月28上,他們公開宣布與俄羅斯斷絕外交關係,但這似乎早已注定。
畢竟,喬治亞的行動顯然是弄巧成拙。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主動挑釁俄羅斯呢?
薩卡什維利作為喬治亞的**,對這一事件負有主要責任。 他於1967年出生於提比里西,從小就接受了高質量的教育,畢業於基輔大學,獲得國際法學位,並曾在法國、義大利和美國學習。
1991年蘇聯解體後,美國迅速推出“扶持新獨立國家”計畫,表面上是要在獨立國協國家中“培育民主土壤”、“營造民主氛圍”、“尋找民主骨幹”、“樹立民主榜樣”,以建立“新型民主國家”,但實際上卻在用各種手段將獨立國協國家拉入資本主義陣營,削弱獨立國協力量社會主義。
根據官方資料,從1993年到2003年,美國投入了90億美元的專項資金**,其中一部分用於支援獨立國協反對派候選人的選舉,一部分用於向該國有影響力的私營企業和非**組織提供免費援助。
在此期間,美國還購買和投資了大量的電視台和報紙,發動戰爭,為反對派造勢。 此外,美國還發起了“俄羅斯領袖計畫”,邀請9萬名前蘇聯國家商界精英和優秀大學生到美國學習、深造和考察,試圖在不知不覺中向他們灌輸美國式的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
薩卡什維利是該計畫的成員,並成為成功的典範。 他被美國熙熙攘攘的世界迷住了,以為西方一切都很好。
更重要的是,喬治亞雖然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和史達林的故鄉,但實際上對俄羅斯的仇恨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地方。
喬治亞位於南高加索地區中西部,由於其戰略位置,將東歐和西歐與波斯灣地區連線起來,喬治亞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侵略和掠奪。 直到19世紀初,俄羅斯帝國派兵鎮壓它,結束了喬治亞的混亂和**。
然而,喬治亞人民錯誤地認為他們找到了“救世主”,但幾年後,俄羅斯帝國撕毀了喬治亞條約,完全吞併了喬治亞,將其從保護國變成了“提比里西和庫塔伊西省”。
這不僅剝奪了喬治亞的國家地位,而且還將其淪為乙個省。 因此,將喬治亞對俄羅斯的感情描述為“對失落國家的仇恨”一點也不為過。
特別是1922年,沙皇俄國解體後獨立五年的喬治亞被迫再次加入蘇聯,這無疑在民族仇恨的火焰上又澆了一桶油。
自1978年以來,喬治亞一直是第乙個開始獨立運動的國家。 隨著蘇維埃政權的垮台,喬治亞在80年代末單方面宣布獨立並廢除了蘇維埃憲法,該國的反蘇**示威活動達到了高潮。
這種歷史淵源、種族仇恨、民眾的願望和個人對西方崇拜的幻想使薩卡什維利成為堅定的親西方活動家。
憑藉其出色的教育和能力,薩卡什維利在1995回國後成功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並於2000年被任命為喬治亞司法部長,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他雄心勃勃,不滿足於現狀,次年宣布辭職並創立了聯合民族運動黨,該黨開始攻擊最高職位。
在喬治亞,親俄派系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Eduard Shevardnadze)與該派系的候選人薩卡什維利(Saakashvili)之間存在許多矛盾。 美國正試圖在獨立國協國家鞏固自己的力量,而薩卡什維利忠於美國。
2003年11月,薩卡什維利發起了“玫瑰革命”,以抵制謝瓦爾德納澤為口號,得到了美國資助的新聞界**的秘密支援,給謝瓦爾德納澤貼上了“騙子”的標籤,損害了他的形象。
在2004年1月4日的**選舉中,薩卡什維利在美國的操縱下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在同年3月28的喬治亞議會選舉中,他的政黨贏得了所有150席位。
薩卡什維利上台後,以加入歐盟和北約為目標,走上了“脫離俄羅斯,加入歐洲”的道路。 他積極推行“去俄羅斯化”政策,在首都提比里西的公共場所取消了所有俄語標牌和俄語。
同時,他還任命了一批具有西方背景的重要人物,例如法國酋長祖拉比什維利和畢業於美國**學校的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卡帕納澤,他們的野心非常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薩卡什維利還以“準**”身份訪問了烏克蘭,會見了美國支援的反對派力量尤先科,兩人暢談“革命”經歷,甚至簽署了合作協議。
薩卡什維利的美國傾向得到了美方的認可,以至於當時的美國人小布希在2005年訪問喬治亞時,親自與薩卡什維利握手,稱讚喬治亞如此"民主的燈塔"。
但是,無論是反蘇、親蘇反美,還是中立,都是乙個國家自主選擇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但薩卡什維利的問題在於,他過於盲目地信任美國,就好像他是乙個狂熱的粉絲一樣。
他認為,只要盲目追隨美國,就能順利加入北約並得到保護,只要依靠美國的支援,就不必害怕俄羅斯。 然而,他低估了俄羅斯的實力和決心,同時又高估了美國的責任感和良知。
薩卡什維利試圖在2008年通過發動俄格戰爭重新佔領南奧塞提亞,同時取悅美國。 但是,他認為俄羅斯將像過去一樣選擇吞下憤怒,美國將全力支援喬治亞。
然而,在經歷了蘇聯解體後的艱難時期後,俄羅斯已基本恢復了活力,再也無法忍受北約的步步緊逼和對戰略空間的擠壓。
因此,他們果斷地進行了陸、海、空聯合作戰反擊,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們的強大力量。
在西方世界做出反應之前,俄格戰役以俄羅斯軍隊的完全勝利而告終。 儘管俄羅斯一直對喬治亞友好,喬治亞作為通往南卡蘇斯的門戶對俄羅斯至關重要,但車臣的喪失可能導致不穩定和對俄羅斯的災難性打擊。
但這場戰鬥讓俄羅斯意識到喬治亞“來硬,不吃軟”。 結果,俄羅斯迅速在俄格邊境部署了精銳的重型部隊,並將喬治亞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當時的新聞發布會上,薩卡什維利在眾目睽睽之下失控情緒,緊張地咬著領帶,充分展現了他驚慌失措的心態。
薩卡什維利的痴迷令人驚嘆,他不顧一切地與俄羅斯斷絕外交關係,甚至呼籲西方國家:“如果我們的盟友離開我們,那麼喬治亞將不復存在,因為俄羅斯不會允許任何對手在我們的土地上。 ”
然而,儘管美國很強大,但它對俄羅斯的恐懼使他們選擇保持沉默。 此外,儘管喬治亞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它是乙個人口稀少的小國,其影響力和臨界性不足以引起大規模衝突。
最終,喬治亞的求助被西方國家無視,薩卡什維利被美國拋棄。
此外,他的表現迫使美國拋棄了他。 在他擔任總統的早期,薩卡什維利承諾將喬治亞建設成乙個GDP為300億美元的“無貧困喬治亞”,並承諾國家增加基本工資,並為沒有收入的家庭提供每月1000拉里(約合670美元)的津貼。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在薩卡什維利執政期間,喬治亞的物價飛漲,收入暴跌,失業率飆公升,貧富差距擴大。
月薪高達上千拉里,打了大半輩子的普通工人的退休金只有52拉里(約合40美元),只能靠吃麵包喝白水維持生計。
再加上俄格戰爭造成的10億美元損失,以及禁止出口葡萄酒、礦泉水等產品,喬治亞經濟日趨蕭條,人民生活困難。
薩卡什維利因涉嫌參與2005年2月**總理祖拉布·日瓦尼亞而捲入刑事醜聞。 “玫瑰革命”核心領導人的動機似乎是擔心對方會威脅到他的主導地位。
此外,他的統治還面臨著各種問題,例如在俄格戰爭中失敗,經濟萎靡不振和人民的苦難,這導致他的支援率直線下降。 最終,在隨地吐痰的狀態下,薩卡什維利被迫在11月底2013。
喬治亞人格奧爾基·馬格維拉什維利(Georgy Margvelashvili)上任時明確表示,他準備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與他的前任**薩卡什維利脫離關係,並於8月2014發出了逮捕令。
無奈之下,薩卡什維利別無選擇,只能移居烏克蘭,將國籍改為烏克蘭。 當時,烏克蘭**波羅申科也是反俄的堅定支持者,因此他熱烈歡迎與他志同道合的薩卡什維利,並直接給了他奧扎德地區州長的職位。
原來,“人心還不足以吞下大象”,薩卡什維利居然覬覦烏克蘭總理的寶座。 他於2016年建立了“新權力運動黨”,並公開聲稱他想***波羅申科。
波羅申科萬萬沒想到,他會被引誘狼進入房間而咬回去。 一怒之下,他剝奪了薩卡什維利的烏克蘭公民身份,並將他驅逐出境。
由於無處可去,薩卡什維利被迫逃往荷蘭,在那裡他住在一間小公寓裡,並得到母親的幫助。 直到 2021 年 10 月 1 日,他秘密返回喬治亞州,試圖在地方選舉中再次崛起,但因此入獄。
從高位跌落到囚犯,身份的顛簸使薩卡什維利無法適應。 特別是,在被拒絕遠端訪問審判並被直接定罪後,他開始了漫長的絕食**。
現在,他病了,精神崩潰了,曾經信任的美國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它曾經利用美國的力量登上了最高位置,但在失去使用價值後,它毫不猶豫地被美國拋棄了。
正如梅德韋傑夫所說,薩卡什維利的生活就像一部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