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舉兵攻吳,最終打敗夷陵,這一直是熱門話題,有人為劉備惋惜,有人批評,有人回顧這場戰鬥。
很多時候,我們關注的往往都是吳蜀之間夷陵之戰的整個過程,但這其實是一場三方博弈。
不僅有劉備和孫權之間的軍事博弈,還有孫權和曹丕之間的政治博弈。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乙個熱點問題:夷陵之戰時,曹丕為什麼不趁機攻打東吳?
顯然,不少網友還是發現了這個問題,關注了曹丕這段時間的態度。
其實在劉備入侵吳國期間,孫權曾經把曹丕玩過,直到夷陵之戰結束,曹丕都不知道自己被騙了,錯過了進攻的最佳時機後,曹丕對東吳大舉討伐,敗敗歸來。
整個過程中,夷陵之戰爆發的時候,其實是天賜之物,只要他趁此機會大規模進攻東吳,孫權這邊肯定在幾個月內就被殲滅了,剩下的劉備也掀不起風浪, 而曹魏完全可以稱霸天下。
不過,與父親曹操相比,曹丕幾乎算不上乙個半明星!
他不僅被孫權扮演,而且目光短淺,就算是魏國著名謀士劉燁這樣的頂級戰略家,也無法將曹丕帶入天坑。
夷陵之戰爆發之前,孫權早已做好了雙手準備,但曹丕的智商卻下線了。
首先,孫和劉的想法,劉備和吳實際上並沒有出巢,更別說和孫權打架了,他的目標是試圖以武力為後盾,迫使孫權回到談判桌上,然後在荊州問題上做出讓步。
也就是說,如果談判失敗,武力奪回荊州也不過是無所事事,也無意趁此機會一舉滅東吳。
這從劉備的軍事部署和隨後的軍事行動中可以看出。
劉備出兵的時候,把魏延放在漢中看守,不讓他參加,因為是為了防範曹魏趁機進攻的可能,然後把趙雲放在江州。
三國時期的江州現在是重慶,湖北在交界處,交界處的位置是巫山線。
把趙雲放在這裡的用意很明顯,就是為了防止萬一發生不利的戰爭,趙雲可以及時出兵應對,後來劉備被打敗了,是趙雲及時進入永安城保衛東吳。
在戰爭開始之前,劉備就已經考慮好了回去的路,這說明劉備對吳國的進攻是有計畫的,如果他打贏了就打,打不贏就及時撤軍。
在後來的軍事行動中,劉備於221年7月派出大軍進攻吳國,正是在這個月,劉備在吳山和資貴擊敗了東吳一線的守軍,並取得了第一戰的勝利。
但這就是疑慮所在。
自從劉備在七月的第一戰中獲勝後,他就停下了進攻的步伐,甚至連劉備本人也離開了戰場,直到222年1月才回到紫桂前線,然後夷陵之戰爆發。
五個月來,雙方沒有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按理說,劉備打贏了第一仗,剛好熱身,應該趁勢一舉攻占荊州,可是他停止了五個月的軍事行動,而這五個月,東吳方面沒有派主力出動前線,看來東吳並不擔心劉備會繼續進攻。
但如果你看看東吳方面在這段時間的運作,你就可以理解了。
孫權前期還派諸葛進去見和劉備,但劉備嚴絕拒絕,隨後劉備第一次勝利是在七月,孫權在八月派使者見曹魏。
曹魏最終接受了孫權的封號,並在11月派使者加冕孫權為吳王,孫權也在11月接受了封聖,立即派魯迅率領東吳主力出征前線。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夷陵之戰正式爆發之前,劉備還希望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孫權把肉叼在嘴裡吃了,顯然不想吐出來,但他擔心一旦戰爭開始,曹丕會趁機攻打東吳。
於是,孫權做了兩番準備,一方面派人與劉備談判,在劉備停止進攻後的五個月裡,雙方居然回到了談判桌上,但劉備並不知道孫權是在假裝和好。
另一方面,孫權派使者到曹魏那裡要求他的附庸地位,以換取曹魏一方不趁機通過投降行動進攻東吳。
孫權的心思很簡單,當大臣也是一種誘惑,如果曹魏收他為大臣,他不會趁機攻打東吳,如果曹魏不答應,或者明顯表明要攻打東吳,那麼他就會在談判桌上向劉備讓步, 以免陷入兩線作戰,導致東吳淪陷。
所以,當時唯一能決定世界走向的人,就是曹丕。
但他的智商顯然是離線的,不僅不懂,還被孫權騙了。
事實上,早在劉備攻打吳國之前,曹丕就召開了一次特別法庭會議,討論劉備是否會攻打吳國。
當時魏國大臣大多認為,蜀涵只有乙個名將關羽,關羽一死,蜀寒就會嚇得不敢再開戰。
但魏國的著名戰略家劉燁卻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正是因為舒寒被東武在背後捅了一刀,才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舒寒不僅失去了荊州,就連上庸、西城、芳陵三郡也都落入了曹魏的手中,舒寒的士氣一落千丈。
為了提振蜀漢的士氣,重振威望,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實力,劉備也要殺吳,關羽是他生死的哥哥,如果他不為關羽報仇,那麼蜀漢的其他將領會怎麼想,誰會為劉備而死, 所以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也要殺了吳。
基於這些判斷,劉燁的結論是,劉備一定會舉兵攻吳,而事發不到一年,劉備真的攻打吳國,不得不說劉燁的判斷準確,不愧是謀略家。
孫權派使者當臣的時候,曹丕頓時陷入了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一登基,孫權就前來求臣,看來他身為皇帝很厲害。
然而,就在曹丕準備接受孫權的時候,劉燁出現了,因為他看穿了孫權心中的小九九。
只聽劉燁說:
孫權要求投降,是因為東吳目前正處於危機之中,因為東吳的荊州比較多,關羽被殺了,現在劉備興正在討伐,孫權在他外面有強敵,他擔心我方會趁機進攻,所以就來裝投降。
孫權的目的,是想通過俸珂之行,避免被我朝攻打,其二,他企圖通過俸相的稱號,將吏廷和東吳綁在一條戰線上,向劉備示意要為自己壯膽。
雖然現在天下一分為三,但是我們魏國已經擁有了天下十分之八,劉備和孫權只有一塊國土,他們的自保本事無非是靠山水相依為命。
現在他們正在互相攻擊,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絕佳的機會,大舉進攻東吳腹地。
這樣一來,劉備就攻打了東吳的邊界,我方就可以趁勢突破長江,只要渡過長江,東吳腹地就是一條平坦的河流,沒有危險防守,只用了十個月的時間,一舉打敗了東吳。
到時候,就只剩下劉備乙個人了,單槍匹馬支撐他都很難,他得到的只是東吳的邊境地區,而我方則能夠拿到東吳的大部分土地和心臟,隨時可以和劉備收拾行裝。
孫權派使者求降,皇帝問葉。 葉曰:“無緣無故投降的權利,必有緊急情況。 攻殺右前方關羽,拿下荊州四郡,準備發怒,大力提軍滅。外面有強者,百姓心忐忑不安,怕中國會接受他們的挑釁,攻擊他們,於是要求投降,一是抗中軍,二是假冒中國援軍,以此壯民嫌敵。 善用士兵的權利,看戰略,知道變化的權利,其計畫必須由此而來。 今天,中國有八分之十。 吳、蜀各護一國,堵山水,在緊急情況下互相救助,這也是這個小國的好處。 現在它還在攻擊自己,天空也死了。 建議振興該師並過河攻擊它。 蜀向外攻,我向內攻,吳的死不是出月。 如果吳死了,舒是孤獨的。 如果把吳斬一半,舒姑久活不了,舒必須在外面,我必須在裡面! ——傅子太好了,如果這個計畫實施下去,三國可能會走到盡頭,世界可能會提前走向大統一。
然而,曹丕與父親曹操相差太遠了。
只聽曹丕回應:
人來找我求投降,我卻派兵攻打他們,天下百姓會怎麼想,以後誰還敢來魏國求投降?
皇帝說:“百姓叫臣下,砍倒,懷疑天下者怕,不殺!你為什麼不接受吳的投降並攻擊蜀國? ——傅子什麼邏輯,這是什麼。
當我第一次在史書上看到曹丕的回應時,曹丕在我心中的印象瞬間降低了幾個檔次!
其實,如果是在三國初期,天下各式各樣的軍閥數不勝數的時候,曹丕的話就很有價值了。
當時,正是因為軍閥太多,如果其中乙個向你投降,而你不接受,反過來去打別人,就會讓所有想投降的人都危及自己,如果以後他們輸了戰爭,大家都不敢投降, 因為如果他們投降,他們就要挨打,如果他們不投降,他們還是要挨打,所以還是要戰鬥到死。
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早已過了分離的時代,現在是三國,只有魏、蜀、吳三族還在賭桌上,沒有其他人。
此時的示範效果如何,誰會看到? 世上只有魏、蜀、吳,是劉備看的嗎? 你指望劉備輸了就向魏國投降嗎?
顯然,曹丕的想法完全是智商離線,說得委婉一點,就是沒腦子。
劉燁的策略其實實施起來非常簡單。
當孫權派使者請求投降時,只要他假裝接受孫權的投降請求,並故意透露曹魏不會趁機攻打東吳的訊號,然後耍夠花招,他還是慷慨地派使者冊封孫權為吳王。
為了麻痺孫權,他以為曹魏絕對不會趁機攻打東吳。
曹魏已經在東吳邊境部署了重兵,所以這個時候可以秘密行動,暗中命令前線的重兵開始集結到關鍵陣地。
只要魯迅隨東吳軍西進,與劉備作戰,東線就能大舉進攻。
當時東吳主力正在西線與劉備作戰,短時間內很難撤退,就算孫權此時想和劉備談和,也需要時間,回來幫忙也來不及了。
曹魏本身就是三方中最強的,如果此時大舉進攻,必然能夠趁勢突破東吳的長江防線,直接攻打東吳腹地。
到時候,東吳就會受到兩面的攻擊,必然是毀滅的終結。
而劉備也會得到好處,但頂多是奪回荊州,占領東吳邊境的部分領土。
東吳淪陷後,只剩下舒翰和曹魏,曹魏拿下了江東,勢力大增,劉備乙個人撐不住,滅也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曹魏這麼做,能算是背後捅了東武一刀嗎? 當然是,但這很正常,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要知道,劉邦和項羽在爭奪天下之時,雙方就明確簽訂了和平協議,規定了楚河和漢的邊界。
為了爭奪天下,玩點詭計,搞點陰謀,完全沒有問題,也沒必要背包袱。
曹丕顯然不明白這一點,他甚至不了解當時的世界情況,所以他浪費了這麼好的機會。
就這樣,曹丕接受了孫權的投降請求,派使者冊封孫權為吳王。
曹丕的使者於221年11月抵達東吳,宣讀了封聖詔書,孫權也在11月確認曹丕不會趁機攻打東吳,於是立即派魯迅率領東吳主力出擊前線。
至於和劉備的談判,既然孫權不想把嘴裡吃過的肉吐出來,就開始打起來,談判也沒必要繼續裝模作樣。
雙方談判破裂後,劉備也趕赴前線,於222年1月抵達資貴前線,2月雙方正式開戰,隨後夷陵之戰爆發,劉備全軍全軍覆沒。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整個過程中,孫權與劉備開戰後,一直試圖穩定曹丕。
曹丕先派人請孫權向他進貢東吳的寶物,代價很高,孫權為了向曹丕表示臣服,完全照辦了。
然後,曹丕讓孫權將吳王爺送到曹魏那裡做人質,這觸動了孫權的痛點。
但為了穩住曹丕,孫權不敢直接拒絕,而是找了各種理由推卸責任。
直到夷陵之戰後,為了防止東吳進攻川蜀大本營,也為了保護劉備的安全,趙雲琴率軍前往永安城。
但就在這個時候,趙雲發現東吳大軍已經撤退了。
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孫權打算和曹丕攤牌,他立刻將主力調到東線,以防曹丕進攻。
因為孫權知道,一旦曹丕發現自己被騙了,肯定會大發雷霆,舉兵進攻。
曹丕紛紛派出使者,讓孫權將太子送給魏國做人質,孫權實在找不到推卸的理由,只能攤牌了。
於是,在東吳軍完結之後,孫權以強硬的態度拒絕了曹丕的要求。
按照正常的邏輯,如果孫權真心請求投降,那麼把兒子送到魏國當人質是很正常的,而且他會這樣做,這種事情在歷史上是很常見的。
當曹丕被孫權強烈拒絕時,他才發現孫權是在假裝投降,這麼久以來,這小子一直把自己當猴子玩。
又尷尬又生氣的曹丕,當即決定對東吳大討好!
關鍵時刻,謀士劉燁再次出現,但這次是要阻止曹丕討伐東吳。
劉燁認為,東吳剛剛在夷陵打敗了劉備,吳軍掌握著勝利之力,他們心中團結一致,所以這個時候才去進攻,純粹是找死。
俗話說,一旦戰士失手,你就再去攻擊,那是另一種情況了。
只可惜,曹丕還是不聽劉燁的勸告,執意派三路軍攻打東吳,但三路軍卻被東吳打敗,曹魏直接失兵,敗退而歸。
劉燁不愧是當時的頂級戰略家和戰略家,他對當前形勢的判斷非常準確,每次都能提前預測形勢的發展方向,給出最佳方案。
只不過,這樣的頂級人才,遇到曹丕這樣的坑,他拿不下,除了暗算打敗曹植,奪取太子之位之外,似乎也沒什麼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