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投射身份
弄清楚什麼是投射身份,誰在投射它? 這是處理投射身份的先決條件。 心理投射和認同是移情背後的一種心理機制,它是無意識地發生的。
投射身份的臨床應用是一種以精神分析為導向的物件關係**。 根據客體關係理論,投射身份是一種行為模式,它誘導他人以某種有限的方式做出反應。 它源於乙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即人與他或她早年生活中的重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模式,這種模式被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並被置於真正的人際關係領域。
因此,正是人們的內部關係創造了一種投射性的身份。
投射性身份作為一種心理機制,大多是積極的。 Psycho** 側重於人格障礙和神經症的投射性識別(本課程側重於神經症)。
神經症患者的痛苦是慾望的衝突,而應對痛苦的形式就是對慾望和衝突的壓抑,所以壓抑是他們主要的防禦機制。 我們所學到的大多數壓抑(或潛在壓抑)概念都是指神經質形式的壓抑。 神經質形式的壓抑是超我身份的乙個組成部分,而超我身份正是基於投射的身份。
因此,人類的心理衝突和對衝突的壓抑才是投射性身份。
(2)理解投射身份的過程
首先,個人以投射幻想的形式將自己的一部分(壞的或理想的部分)放在另乙個人身上,並試圖從內部控制這個人。
然後,這個人試圖讓接受者(投射幻想的物件)以與他幻想一致的方式行事。
隨後,接受者對投射者的“奮鬥”誘導行為做出反應,此時接受者要麼同意人的幻想行為,落入被攝體的陷阱; 要麼接受者不落入陷阱,無視當事人的行為,那麼身份的投射就會失敗。
確定投射身份的主要型別
投影身份有很多種型別,例如菜餚,舉例說明了以下四種型別:
依賴投射身份。 使用這種預測的人在做出決定或需要獨立行動時通常會尋求幫助。 事實上,他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以乙個19歲的女孩和她的阿姨之間的關係為例。 女孩的父母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離婚了,她跟著母親走了。 但她有很多機會與她的阿姨共度時光,阿姨在生活和情感上給了這個女孩很多照顧。 女孩在省外上大學,但大事小事還是自己做決定,大事小事都由姑姑負責,很多事情都要求助於姑姑,比如每次開學放假,姑姑都要開車送她去接她。 過了許久,阿姨心裡不平衡的抱怨,“你這麼大了,怎麼還靠著我,再說了,你還有自己的媽媽”,阿姨終於能夠拒絕侄女的一些要求。
女孩被拒絕後,出現了一連串的反應,1)委屈,哭著指責阿姨:你一直對我最好,你為什麼心狠手辣?2)焦慮和懷疑:阿姨不再喜歡我了,我是不是不好?3)沮喪和無助:雖然我有媽媽,但她很無能,幫不了我,阿姨很能幹,很愛我,但似乎她不愛我了,也不再幫我了,我明顯覺得自己在籬笆下,又窮又孤獨。女孩還說:“其實,不是我不能做那些事,而是我想和姑姑在一起,但她現在對我的態度,分明是恨我,不想見我。 那麼,為什麼乙個女孩要依靠她的阿姨來做她能做的事呢? 為什麼阿姨的態度傷害了她?
識別依賴投射身份並不難,所有以各種形式向你表達“如果你不幫我,我就走投無路”、“如果你不關心我,我就活不下去”,甚至歇斯底里、自殺威脅的各方,都是依賴投射認同,或者說粘附情結,逼迫別人關心或幫助他。 但往往那些“心軟”的接受者不得不屈服,陷入當事人無條件的請求和幫助,成為當事人情緒控制的物件。
*老師感受到來自對方的壓力感、控制感、剝削感,通過這些心理感受,也叫反移情,能識別出對方在用依賴投射身份。
因此,參與投射性身份的是人們的粘附情結。
權力投射的身份。 使用這種投射的人通常會在他人身上引起一種軟弱和無能的感覺,從而實現自己對控制和權力的渴望。
比如職場上有些人,處處表現得比別人更重要,霸道,尤其是在與領導和同事的溝通中,總是表現出自己半邊天和地下無所不知,或者在諮詢關係中,他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什麼都懂,甚至說了很多高階哲學, 或者問一些棘手的問題,或者總是否認你的意見......讓你感受到“他的力量”和“你不如他”的無助和壓力。
因此,喜歡投射身份的是人們的自卑和自戀。
迎合投射性身份。 使用這種投射的人通常會試圖在他人身上引起內疚和感激之情,以實現自己的成就感和儲蓄慾望。
例如,一位女士說,自己在生活中一直為別人著想,為別人付出,但她一直不被別人理解,甚至在關鍵時刻無法得到別人的幫助。 雖然心理上不舒服,但她仍然喜歡給予,不拒絕別人。
在臨床諮詢過程中,有些來訪者總是顯得謙虛順從,例如讚美、聲音、意見等。 這些行為給你一種“這個人真好”的親密感,久而久之,你會有一種看不見的壓力感或怪異感。
迎合,也稱為討人喜歡的型別,由於缺乏自我認同和對自我認同的渴望而被識別。 但它可以通過投射性身份來實現,即“你缺乏的意義只能在別人身上找到”。
在人際關係中,神經質的人將自己想象中的“理想自我”投射到他人身上,如果別人認同投射的“理想自我”,他們就會沾沾自喜,甚至心存感激。 追根溯源,在身份的迎合投射背後,是對分離的恐懼,或者更確切地說,取悅的動機是對接受的渴望。
因此,人們的分離焦慮和對接受的渴望參與了身份的投射。
** 型別投影標識。 使用這種投射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題。 當事人通過性關係建立關係,並利用性關係來誘發他人的**反應,從而滿足和控制慾望。
這種投射性身份模式相對容易識別。 其中大多數是當事人內心的、性衝動和依賴情結,以創造投射的認同。
(4)如何處理投射性身份?
初期,關係大於技術,甚至主人的態度就是技術。 什麼樣的態度? 做精神分析的基本要求:參與觀察者的態度。 它是接受任何經驗、感覺或想法而不拒絕它,平等對待任何經驗的感受,不去評價或評判,並參與投射身份的包容性過程。
這是要求**主人充當乙個好的容器,允許接受對方的依賴投影。 當來訪者不了解困難的根本原因時,有必要感到有人同情他們的困境,並且有一種支援關係讓他感到安全。
在分析階段,主要使用精神分析,結合存在主義**或整合心理學**。 投射身份的分析技術包括:對投射身份目的的解釋; 對投射身份的焦慮的定義; 分析投射性幻想,分析**的認知模式; 身份分析; 衝突模式分析。 每次分析的過程都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澄清、盤問和解釋。
以上五個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對“此時此地”的解釋,然後是歷史的解釋,即學術的解釋; 精確解釋,即對細節的解釋。
具體的解釋技術包括:沉默的反移情解釋、矛盾的現實解釋、此時此地的解釋、自我揭示的解釋、改變解釋、示範性解釋和回顧性解釋。
從可操作性的角度來看,認知**對投射身份的處理相對較強。 根據 Leahy 的《認知技術:從業者指南》,有三種型別的技術可用於處理投射身份:
第一類是澄清質量與現實的技術:區分想法和事實,並評估事件發生的概率。
第二類,原始防禦技術,如處理**、投射性身份等:對扭曲的思維進行分類,自我實現的預言,否認問題,接受,挑戰錯誤的兩極分化思維。
第三類是識別和處理嚴酷的超我以及增強自我功能的技術角色扮演想法的兩面; 區分行為和人; 評估負面標籤並尋找更改; 檢查價值體系; 增強好奇心; 區分進步和完美。
LEAHY手冊的第7章,“聚焦圖式**”,包含9種修復和糾正“不良的自我物件表示”的技術。
此外,現實中還有許多技術**、傳播分析、沙盤**和行為藝術可用於處理投射身份。
(5)客體關係** 投射同一性的關鍵點
初始階段仍然是“關係勝於技術”的同理心參與。
澄清階段的任務:澄清和揭示投射身份。 教師需要將與投射性身份(即非語言、格仔、隱性)相關的隱藏資訊的傳遞轉化為開放和明確的表達。
比如,在依賴的投射認同中,某女生反覆向你傳達“你是我現在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和“如果我不認識你,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下來”,而諮詢後,她以各種藉口不想離開,或者想請你吃飯, 等等,**老師先容納投射的“客體依附客體”,慢慢感受依附的糾結(反移情)。這時,老師需要明確地告訴女生“我感受到了依賴你的壓力”,或者“你生命中曾經有人無條件地愛過你,我覺得你想把我當成這樣的人”等等。 這個階段的結束標誌著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即關係已經得到澄清,客戶將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分析階段:定性配對和解釋。 這個階段主要完成: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的認知模式的分析; 身份分析; 衝突模式分析。
* 教師需要對拒絕中預計的“迎合”或“性移情”做出回應,並向客戶表明自己的立場。 請注意,**老師拒絕的是關係,而不是人本身,澄清了拒絕的事情。 如果老師使用問題,如果是語言層面,最好是提出開放性問題來解釋“衝突模式”,如果是情感層面,最好含蓄地拒絕透露“投射幻想”,比如當對方傳遞“回歸”請求時,老師可以用沉默, 或眼神、手勢等來表達不接受。
在這個階段,存在著投射性身份的輪迴,即在澄清和處理了投射性身份之後,出現了一種新的投射性身份,這使得關係倒退到投射性身份的新階段,因此有必要重新分析和解釋投射性身份。 在這個階段,來訪者開始意識到以前與**老師的關係(投射的或壞的)不再存在,雙方都感到如釋重負。
整合階段。 嚴格來說,這個階段與分析階段的任務是重疊的,因為老師也會給來訪者很多反饋,主要是他自己在與對方互動過程中的感受(還是反移情),目的是提醒來訪者別人在現實生活中與他和他人互動的感受, 讓客戶不僅能認識自己,還能認識人。同理,教師要詳細、準確地講解“認知模型”和“虛假身份”,講解中強調的話題更貼近拋棄和拒絕的威脅,以及“好壞”的內化。
所有的解釋都應該圍繞著乙個現實的目標:來訪者應該從原來的投射性病態關係中走出來,開始明白自己根本不需要依賴他人,可以被愛和接受,並意識到自己根本不需要滿足他人的需求,才能被尊重和認可。
歸根結底,是人類的早期經歷——被拋棄、被否定、被對待、被羞辱的自我創傷——不斷創造投射性身份。 所以無論在什麼樣的理論背景下投射身份,目的都是一樣的:扭轉病態身份,整合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