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2月17日,台灣“**社”發表宣告稱,15日,大陸4000噸級海洋綜合資源調查船“大洋”號在花蓮港東南部被發現,台灣“海警”發現後立即派出“桃園船”進行監視。 同時,它宣佈繼續「監視」大陸船隻,防止它們進入臺灣所謂的「限制水域」。 台灣海警表示,自發現“大洋”以來,一直緊緊把握動態,以機動方式調整巡邏艦位置,並持續“廣播”,防止其“越線”。
海洋一號:台灣**不止一次地操作類似的“情報”,目的是製造緊張氣氛,讓民眾處於“恐慌”狀態。 2021年,台灣媒體宣布,他們發現大陸“情報船”和護衛艦出現在蘭嶼海岸附近。 更離譜的“行動”,比如2021年3月,台灣中山科技學院宣布3月有6波“炮擊”,這樣的笑話時有發生,其目的早已為世人所知。 因此,面對台媒的惡意操作,島內有網友表示:我沒有發手機提醒!
賴慶德第二:目前島內局勢並不“樂觀”,賴慶德雖然在選舉中獲勝,但他面臨很多問題。 例如,最近有訊息稱,台灣糖業公司生產的豬肉中含有鹽酸克倫特羅西布特羅,隨後的檢測也證實了鹽酸克倫特羅西布特羅的存在。 對此,***相關負責人直接“請假請假”,不願回應**。 在獲得“執政政權”的位置後,國民黨和人民黨開始聯手揭露立法機關的更多弊端,打擊*** 對此,台灣時事評論員郭正亮曾說:如果賴清德一年都做不到,誰也不知道他上台後會怎麼做。 內部對抗和外部勢力的干涉,使台灣地區格外敏感。
印度勞工3號:據《環球時報》報道,台灣當局16日與印方簽署諒解備忘錄,介紹印度工人到台灣。 此舉遭到民眾的“嚴厲譴責”,一些人擔心大量引進印度勞工會對台灣地區的局勢穩定和公共秩序構成威脅。 對此,台灣當局和一些政客表示,引進的人數沒有網上報道的10萬人那麼高。 我個人認為,人們厭惡的是引進而不是“數量”,在某種程度上,台灣不缺勞動力,而是缺乏就業機會。 台灣當局為了迎合印度,做出這一決定,將直接損害當地人民的權益。
面對公眾反對台灣招才,台灣當局行政部門發言人林子倫反而指責網民“汙名化印度工人”,宣稱這對印度人民不公平,將導致國際社會“誤解”台灣。 首先,勞動力從任何地區或國家湧入另乙個地區,都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當地的就業環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其次,反對引進本身與“汙名化”無關,強行給人貼標籤只會讓人更生氣。 最後,我不明白如何從“對印度人不公平”入手,在犧牲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滿足其他國家人民的利益是否公平? 而且,從經濟角度來看,台灣沒有能力“養活”大量海外工人。
溫小鐵)Sword 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