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兩年可謂是資本最關注的賽道。 乙個顯著的現象是,許多領先的網際網絡科技公司正在進入遊戲,或投資產業鏈,或造車等手段,打造自己的新能源版圖。 向鋰電池產業鏈上游延伸,以小公尺、華為為代表的網際網絡企業瞄準了一批優質企業,形成了從鋰電池到鋰電池材料,再到光儲、儲充、檢測等細分領域的投資布局。
小公尺:投資10余家電池相關企業在小公尺宣布正式造車後,其電池製造商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在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中**,有兩款小公尺品牌純電動汽車上市,分別配備磷酸鐵鋰電池(襄陽佛迪電池)和三元鋰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領域,小公尺汽車做了很多工作。 12月28日,小公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小公尺汽車技術大會上宣布,小公尺汽車在電池領域已申請專利132項,已授權專利65項。 同時,小公尺汽車還發布了業界首創的CTB電芯反轉技術,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快速向下釋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證乘客艙的安全。 “目前,小公尺汽車正在漠河做低溫測試。 在低溫環境下,小公尺汽車的續航保養率在同級別更高,空調的公升溫速度比同級別更快,充電速度在同級別更快。 雷軍表示,小公尺汽車應該成為冬季電車續航里程之王。
CTB整合電池技術,小公尺選擇與寧德時代合作。 同時,雷軍透露,除了自研電池外,小公尺汽車還擁有自己的電池包生產工廠。 近日,小公尺還公布了小公尺汽車SU7電池組**實驗**,電池組遭遇了步槍的三顆子彈,其底部護罩一直沒有被打破。 據悉,小公尺汽車電池包共有14層硬核物理保護,雷軍在發布會上公布資料,小公尺汽車su7的電池包已經通過了1050次安全測試,即使水冷系統工作,55小時在高溫下仍然沒有明火和熱量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自研電池正成為車企的趨勢。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10多家車企自主研發電池。 而包括比亞迪、廣汽、上汽、吉利、蔚來等在內的大部分玩家都選擇了從0到1的全產業鏈布局,開始正式推出自主研發的電池產品。 預計小公尺汽車將繼續加大在電池領域的研發投入,而不僅僅是電池組。 提前布局電池賽道也有利於控制小公尺的汽車製造成本,因此小公尺的投資機構一直對新能源電池感興趣。 在鋰電池領域目前,小公尺投資蜂巢能源、蔚藍新能源、贛鋒鋰電、中創新航空、雲山動力等多家電池生產研發公司。 材料領域例如,2024年5月,小公尺長江產業**和小公尺產業投資參股鋰電池材料研發公司Faenwright2024年8月,小公尺產業投資投資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公司榮通高科2024年11月,小公尺長江產業**再次投資鋰電池電解液供應商新晨新材料**。 此外,除了鋰電池,近幾年爆火的鈉電池賽道也引起了小公尺的關注,多次下注。 8月 22, 2023佳納能源獲得A輪融資,這是繼2024年8月10日獲得天使輪融資和2024年1月11日獲得Pre-A輪融資後的第三次融資。 領投方為春華資本,聯合投資機構為順為資本。 順為資本的機構為北京順為資本投資諮詢,法定代表人為小公尺集團董事長雷軍。 此後,在9月14日零先進材料經歷了工商變革,小公尺旗下的小公尺智造被增為股東。 據官網介紹,One Zero是一家專注於鈉離子電池及應用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 同時,小公尺也在可攜式儲能、電池熱管理、電池**、光儲充、新能源技術等細分領域大舉創業。例如,可攜式儲能公司安酷能源、電池熱管理公司易泰、鋰電池電池公司瑞龍科技、新能源科技公司星環能源,以及充電公司快步新能源和世圖科技。 從布局軌跡來看,小公尺在新能源領域的觸角已經延伸到方方面面,從電池材料,到鋰電池、鈉電池,再到電池熱管理、可攜式儲能產品、電池、光儲充檢測等細分領域,小公尺都可以找到作為投資者的身份。 小公尺正式進入造車行業後,原本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布局不僅僅是投資回報,可以想象,為了滿足造車需求,小公尺未來會繼續尋求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完善生態鏈戰略布局, 並打造乙個龐大的新能源生態帝國。
華為:如果你不造車,你想分一杯羹一再重申不造車的華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頻頻布局。 其在電池產業鏈的布局也在快速跟進。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華為的大部分投資都是通過其子公司哈勃望遠鏡完成的。 一方面,華為近年來頻繁發布鋰電池專利,包括材料創新水平,以及電池結構和系統。 例如,今年1月2日,國家智財權局公布了華為的三項電池相關專利,涉及電池材料、電池效能、安全性等問題。 其中兩項為發明專利,其餘一項為實用新型專利。 包括“正極材料及其製備方法、二次電池及終端裝置”、“改性劑及其用途、正極材料改性方法、電解液、二次電池及終端裝置”、“電池及電氣裝置”。 2024年,華為先後公布了《電池-車身一體化結構與電動汽車》、《磷酸鐵鋰材料及其製備方法、電池》等專利。 後者提供了一種壓實密度高、低溫效能好的磷酸鐵鋰材料,涉及相關製備工藝和電池。 在電池投資領域,華為還涉足鋰電池和鈉電池兩大板塊。 在鋰電池方面,2024年,蔚藍新能源新股東哈勃投資,投資6137萬元,佔股份的1%。 蔚藍新能源成立於2024年,專注於固液混合動力電池和全固態電池。 鈉電,2024年4月中科海納新股東哈勃科技認購出資413萬元,持股13股3%,成為中科海納第三大股東。 同年11月25日,華為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申請了一項新專利,該專利提供了一種碳基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二次電池和電氣裝置,以獲得一種具有高爬坡容量和首周庫侖效率的碳基複合材料。 此外,與華為關係密切的恆信華業也進行了投資貝斯蒂格。2024年7月,鋰電池硬碳負極材料開發商百思格獲得恆信華業和雄濤股份數千萬元A+輪投資。 相比之下,在新能源的大趨勢下,小公尺和華為不得不開始押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他們一共投資了十幾家電池產業鏈企業。 同樣,在電池研發過程中,雙方都推動了上游電池材料創新的延伸,固態電池和鈉電池是備受關注的賽道不同的是,已經入局的小公尺汽車在投資數量和投資領域上明顯更為寬泛,而華為的投資方向則更側重於半導體晶元,這也與自身定位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