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銜是榮譽和責任的象徵,是軍人最自豪的象徵。 然而,有一對父子拒絕佩戴軍銜徽章,為什麼?
徐光達:軍銜不是用來炫耀的,是軍人的使命 徐光達,乙個革命將領,他的事蹟令人欽佩。 他的父親曾這樣評價他:“整個紅二方面軍都把你評為將軍。 ”
但徐光達並不覺得自己配得上這個榮譽,他覺得自己的軍功和資歷都不如**和蕭克,他只是覺得封將軍就夠了。
於是,他寫信給軍委要求降職,卻被***拒絕,並稱讚他是共產黨員的鏡子,堪比明朝開國將領徐達。
徐光達的謙遜和真誠令人感動。 他知道軍銜的真正含義是為那些犧牲的戰友的榮譽而戰,而不是為自己炫耀。
他的理解和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乙個真正士兵的使命和責任。 徐光達說:“我身邊死了多少戰友,沒有他們,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所以面對將軍軍銜,我感到愧疚。 ”
他的謙卑和真誠令人感動。 他知道軍銜的真正含義是為那些犧牲的戰友的榮譽而戰,而不是為自己炫耀。 他的理解和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乙個真正士兵的使命和責任。
徐光達雖然獲得了將軍軍銜,但他從未佩戴過。 他覺得穿上這個東西會覺得很重,他會覺得身邊該穿的人有多少沒穿,他戴著跑來跑去,這是一種炫耀和宣傳。
他的謙遜和真誠提高了對他的尊重程度。
徐光達將軍是乙個非常低調、矜持的人,只有在出席重要活動或接待外國客人時,他才會佩戴軍銜徽章。 他不僅是將軍,更是傳奇,他讓步和婚姻的故事都講得很好。
14歲那年,他和鄒景華結婚了,封建包辦婚姻。 革命工作後,徐光達沒有再婚,但他始終記得他的妻子。
抗戰期間,鄒景華知道徐光達在延安,歷經千辛苦來到延安,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徐光達。
徐光達和妻子分居已經十年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卻絲毫沒有改變他們對彼此的關心。 徐光達是開國將領中的天才,他的兒子徐彥斌是革命後裔,畢業於哈薩克軍工,曾任裝甲兵工程學院副院長,被授予少將軍銜。
徐彥斌的少將軍銜可謂是一種榮譽,但他在很多場合都捨不得佩戴。 他認為,真正的將軍應該是1955年被授予的那一代人,他們才是真正配得上將軍的人。
徐彥斌也打過仗,參加過對越南的自衛反擊,被授予二等功勳,但他仍然認為自己配不上這個將軍的帽子。 徐彥斌和父親徐光達一樣,不是乙個喜歡公開的人,他們都非常謙虛低調,這是他們家族的基因,也是他們家族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