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期間,電影《火辣辣辣》引發了關於**話題的熱議。 賈玲一年瘦了100斤,燙了大浪,穿了晚禮服,震驚了。
來源:人民微博)。
女主角樂瑩和她的演員賈玲前後的形象對比,讓人佩服她的行動和毅力。 但也有人質疑她的**方法是否健康,對我們有什麼借鑑價值? 今天,和偉邀請了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江倩,來談談如何科學減肥
什麼是肥胖?
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中身體積累過多的脂肪以致危及健康,並且由於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或身體新陳代謝的變化而導致體重過度增加的狀態。 體重指數(BMI)和腰圍(WC)通常用於確定超重和肥胖的程度。
我國健康成年人的正常BMI範圍是185kg/m2≤ bmi<24.0kg/m2,24.0kg/m2 ≤bmi<28.0kg m2 超重,BMI 280kg m2 肥胖,BMI < 185kg m2 是重量不足。
肥胖症的飲食建議。
*《肥胖症膳食指引(2024年版)》對肥胖患者日常飲食提出6項原則和建議
控制您的總能量攝入並保持合理的飲食。
控制總能量攝入和保持合理的飲食是體重管理的關鍵。 根據不同人群的每日能量需求,建議每天平均減少30%至50%的能量攝入或減少500至1000大卡,或建議男性每天能量平衡飲食1200至1500大卡,女性每天1000至1200大卡。
合理的飲食應確保飲食多樣化和均衡,同時控制總能量攝入,並確保攝入足夠的營養。 主食以全穀物為主,至少佔穀物的一半,適當增加粗糧,減少精製白公尺粉的攝入量; 保證新鮮果蔬充足攝入,蔬菜果類品種多樣化,但減少高糖水果和高澱粉蔬菜的攝入; 動物性食品應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 應優先考慮低脂或脫脂牛奶。
少吃高能量食物,清淡飲食,限制飲酒。
高能量食品通常是指提供100g能量超過400kcal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烤糕點、忌廉等; 減肥期間,應控制油、鹽和新增糖的攝入量,每日鹽攝入量不應超過5g,食用油不應超過20-25g,新增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5g以下。 此外,減肥期間應嚴格限制飲酒。
糾正不良飲食行為,科學飲食。
科學選擇,定時進餐,定時定量進餐,避免因過度飢餓而引起的食物過多,飽腹感中樞反應遲鈍。 不要不吃早餐,建議晚餐不遲於晚上 7 點吃,晚餐後不要再吃任何含能量的食物,避免吃晚飯,不受限制地喝水。 放慢進食速度可以增加飽腹感,按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進食,如果有湯,建議飯前喝,飯後半小時不要喝湯或水。
多活動,少休息,充足的睡眠,有規律的工作和休息。
長期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是肥胖的重要原因。 建議肥胖患者減肥的運動原則是以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輔以阻力運動。 每週150 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週5次,7天,至少每隔一天一次; 抗阻運動每週進行 2 天,每隔一天進行 1 次,每次 10 至 20 分鐘。 體重較大的人在運動時要注意保護膝蓋,盡量選擇不會傷到膝蓋的運動方式。 對於長期久坐或辦公桌的工作人員,您可以設定鬧鐘,每小時起床活動 3 到 5 分鐘,以避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減肥的乙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建議每晚11點前上床睡覺,以確保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
吃得好養,合理選擇食藥質量。
遵循“藥食同源”理論,結合中醫藥的證辨分化和分類治療,許多食材具有藥食同源的功能,可以根據自身體質和食材性質合理選擇。
安全地減肥以達到並保持健康的體重。
科學減肥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總是想著在1個月內減掉30斤。 乙個更好的理想減肥目標是在 5 個月內減掉當前體重的 10% 到 6%,合理的減肥速度是每月 2 4 公斤。 減肥過快很容易對身體的器官和組織造成損害。
同時,在減肥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體重的變化,還要注意體脂百分比和肌肉質量的變化,減少肌肉流失,保持身體的肌肉質量和基礎代謝率。 體脂和肌肉質量的變化可以在醫院的營養診所使用體脂秤或專業的身體成分分析儀進行監測。 其他飲食減肥干預措施,如高蛋白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間歇性禁食飲食或營養代餐,可以在醫生或營養教練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專家介紹。
江錢:中層成員,臨床醫學碩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全國註冊營養師、臨床營養科副主任。 合肥市臨床營養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員; 安徽省醫師協會臨床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抗癌協會腫瘤大資料與真實世界專業委員會委員; 合肥市抗癌協會理事、秘書長; 合肥市醫學會腫瘤內科分會委員。 醫療健康減肥的飲食評估和指導,科學減肥; 癌症患者的個體化營養篩查和診療; 慢性病管理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痛風、透析、腫瘤等慢性病患者的住院和家庭營養管理以及營養指導; 在孕期等特殊時期的健康、營養監測、飲食管理方面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近年來參與省部級科研專案1項,市級科研專案3項,獲合肥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部門諮詢**:0551-8213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