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四爺在進軍關奈的過程中發動了一場重要的戰役,這就是著名的橫寶戰役。 這場戰役發生在1949年9月,司業成功殲滅了桂系主力“鋼鐵第七軍”,俘虜了陸軍參謀長鄧大志和師長張瑞生等高階將領。
橫寶之戰的勝利,標誌著四爺成功控制了湖南南部地區。 戰鬥結束後,雖然“鋼鐵第七軍”司令員李本義率領殘餘部隊逃回廣西,但最終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並於1951年被處死。
據說,在這場戰鬥中,“鋼鐵第七軍”原本有機會逃出解放軍的包圍圈,但因為李奔義沒有執行白崇禧的命令,大軍被四爺徹底殲滅。
“鋼鐵第七軍”,全稱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起源於桂系精銳部隊——廣西定貴盜賊聯軍。 在李宗仁、黃少紅的領導下,這支部隊於1926年改組,正式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一任司令員。
此後,第七軍馳騁在戰場上,參加了北伐戰爭、寧漢戰爭、蔣貴戰爭、中原戰爭、抗日戰爭等一系列重大戰役。 第七軍憑藉強大的戰鬥力,贏得了“鋼鐵軍”的美譽,被譽為桂制的“王牌單位”。
作為桂家的“王牌部隊”,李宗仁和白崇禧傾注了大量精力,任命他們的心腹為軍隊統帥。 然而,這種情況在1949年的橫寶戰役中發生了變化,當時“鋼鐵第七軍”的指揮官恰好是李本義。
李本義,1902年出生於廣西榮縣乙個貧民家庭,憑著英勇善戰在桂軍中嶄露頭角,受到白崇禧賞識,晉公升為第七軍司令員,掌管桂王軍,軍事功績突出。
1949年,李本義率第七軍保衛黃陂、孝感,渡江之戰後,“鋼鐵第七軍”前往湖南、江西邊境地區,但湘贛兩戰後,李本義放棄堅持,前往湖南橫寶地區。
也正是在這裡,李本義的“鋼鐵第七軍”被四爺徹底殲滅。 橫寶戰役前,第12兵團負責中路進攻,丁生指揮的第135師一直前進,直到渡過橫寶公路,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
當時,司爺的第十三兵團負責攻打西路,卻沒有跟上丁晟的步伐,結果只有丁晟的部隊進入了橫寶公路以南,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困境。
當丁生孤軍的訊息傳到四爺統帥的耳朵裡時,他大吃一驚。 他立即命令第十三軍繼續前進,準備配合丁生的部隊包圍和殲滅“鋼鐵第七軍”。
得到訊息的白崇禧也很緊張,他被稱為“小諸葛”,足智多謀。 他分析說,如果四野第十三軍與丁晟的部隊合併,“鋼鐵第七軍”將面臨被全殲的危險。
於是,他立即指揮“鋼鐵第七軍”撤退,命令李奔義隨“鋼鐵第七軍”從主幹道,即橫寶公路撤退。
面對上級的命令,李本義陷入了猶豫之中。 他敏銳地意識到“鋼鐵第七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但是,他對撤退路線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白崇禧的建議是從主幹道撤退,可是這條路沒有任何掩護,四爺近在咫尺,若是從主幹道撤退,豈不是更容易被圍剿殲?
李本義若有所思,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李本義違背了白崇禧的指示,擅自退了路。 然而,他沒想到,四爺的部隊已經在路上等著他了。 結果,李本義的部隊被四葉徹底包圍,經過激戰,“鋼鐵第七軍”被全殲,而軍長李本義雖然拼命逃出包圍圈,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被解放軍俘虜的命運。
1951年,他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