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免費參觀元帥府,對售票員說:我不打算買票
2007年3月26日,一位衣著考究、彬彬有禮的台灣男子來到瀋陽張氏元帥府博物館。 站在大元帥府前,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
這個張帥府的主人,正是當時在東北被譽為“東北之王”的著名張作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元帥府被國有化,變成了博物館。
凡是想進入元帥府的人,都需要去前面的售票處買票。 當台灣人說:“這是我的家鄉,我不用買票回家吧? ”
售票員狐疑地看著他,告訴他:“門口的規矩規定,台灣同胞即使回老家探親,也買不起不買票。 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
這名中年男子自稱是張作霖和壽夫人的孫子張璐石,為了尋找祖父張作霖的墳墓,從台灣來到東北。 指揮隨後聯絡了博物館館長張麗。
他的身份是真的嗎? 我們能從他那裡得到什麼資訊,關於張家的秘密,或者其他什麼? 張主任收到**後並沒有感到太激動,因為他之前收到過乙個自稱是張作霖第九子的人。
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張主任決定按照平時的禮節接待張陸石,帶他去元帥府參觀。
張祿詩向張主任介紹了自己和張作霖的關係,他說他的舅舅是張學良,父親張學軍是壽夫人所生,張作霖一共有六任妻子,其中壽夫人是第五個,是張作霖最心愛的妻子,帥府的管家一直由她打理。
在參觀元帥府時,張璐石問張閣元帥府是不是很小,聽壽奶奶說,當時元帥府大大小小的綠樓旁邊可以住兩個排的士兵,還有可以裝上炮車的大營房, 每個孩子都有乙個一層樓的生活空間。
這句話,讓張主任更加信任張露氏的身份。 不過,張主任在招待張璐的時候,也是在猶豫不決。 因為在1993年,乙個名叫張學忠的男子自稱是張作霖的第九個兒子,並出示了帥府管家、副官、廚師、護士出示的證明,以證明他的身份。
此事在瀋陽引起軒然,報紙紛紛報道,謠言四起,全城一片動盪。
在《揭開張作霖家墓地的秘密》中,導演楊景華發表文章澄清張作霖兒子的傳聞,面臨張學忠的官司。 楊主任憑藉他所掌握的證據贏得了這場官司。
如今,乙個自稱是張家後裔的男人,雖然身份不明,但他的自信和談吐,已經讓楊主任有了好印象。 有了深入的了解,楊主任才發現,張璐石這次是回東北掃墓的,還和老母親一起定居在瀋陽。
為了滿足張魯氏的願望,楊主任安排好了一切,帶領他到“張氏公墓”參拜。 公墓原有九座墳墓,被稱為“九盔”,1984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經過整修。
現在共有11個墳墓。
張祖宗墓前,張璐石跪在地上,眼淚橫流,好幾次哽咽不出話來。 他看著眼前的墓碑,輕聲道:“張家老祖宗,張魯氏後人回來看你了。 ”
風無情地吹動了花圈,香爐裡燃燒的香幾乎熄滅了。 按照當地習俗,張魯石在張作霖和王夫人的墳墓上灑了酒,心中湧起無盡的悲傷。
他是張家的晚輩,是第乙個來掃爺爺墳的人。 他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張作霖的兒孫們遍布世界各地,卻沒有乙個主動去拜他。
現在他來了,是來告訴爺爺,自己在瀋陽還有孩子,不是唯一乙個獨自守護這片故鄉的人。 回到瀋陽後,張璐詩在和平區買了一處房產,決定在這裡定居。
他意識到,回到瀋陽不僅痛苦,也希望張家的孩子們能回來看看自己的家鄉,看看自己的根,看看祖先的輝煌歷史。
他知道,家族的歷史和傳統是不能被遺忘的,他作為張氏家族的後代,有責任將其傳承下去。
張作霖在回瀋陽的路上與張露石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為了確認他的真實身份,張主任向張家詢問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震驚世界的黃谷屯事件。
1928年6月4日凌晨,張作霖的專車經過三東大橋時,懸索橋的鋼板坍塌,壓碎了專車的第三節車廂。
經過四個小時的痛苦掙扎,張作霖不幸離世,成為東北之王的悲慘結局。 關於張作霖是否留下了遺言,當時外界眾議紛紛,流傳最廣的有兩條。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張作霖雖然說不出話來,但心中卻充滿了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雖然他躺在擔架上,但他異常清醒,不停地問是誰想殺他。
當他得知是日本人時,他立即表示,一旦他從傷勢中恢復過來,他會感到羞愧。 不過,世人皆知的是張作霖對副官的委託,讓他把張學良叫回家,一切都要以大局為準。
這些版本看似不同,但都體現了張作霖的愛國情懷和堅定決心。
張作霖去世後,壽夫人忍受著極大的悲痛,堅決遮蔽一切訊息。 她聲稱張作霖只需要休養一段時間,嚴禁任何人進入他的房間,只有壽夫人和貼身女僕可以自由進出。
這13天,壽夫人不僅要安撫軍隊,還要全力以赴尋找身心疲憊的張雪良。 張雪良從關內回到奉天後,壽夫人終於松了一口氣。
得知父親去世後,張學良被迫迅速成熟,從乙個無憂無慮的女婿,一舉成家主,承擔起張家的重擔。 此後,張家與日軍的矛盾愈演愈烈。
張學良不僅是我們眼中的英雄,他也有可愛的一面。 張璐石曾分享自己對張雪亮的觀察,張雪亮不僅是乙個善良的父母,能哄孩子吃冰淇淋,還愛講笑話。
在他的記憶中,張學良叔叔家裡先是有一台電視機,但有一次電視機剛好在播放《習安事件》,大叔看完就關掉了電視,沉默了很久,電視從此消失了。
雖然外界認為張學良是英雄,但在家人眼中,他和大姨秦、明嬸每天吃完晚飯都在一起聊天、陪著對方,這種關係讓晚輩們十分羨慕。
張路石回憶起張學良晚年的趣事,經常在百貨公司、超市看到新奇的東西,像個好奇的孩子一樣問店員是什麼,怎麼用,還經常帶著一群小輩去看**新產品。
每年,張露詩一家都會去張雪良家品嚐阿姨的精湛廚藝,從西式烤牛肉、沙拉、忌廉香腸湯到蘑菇湯,還有晚飯後的冰淇淋。
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姨媽的東北菜,尤其是“水晶肘”,想吃就撒嬌地問姨媽。 張露石笑著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張家的歷史和經歷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張學良充滿了敬意。
但是,台灣當局曾多次企圖暗殺張學良,尤其是在二二八事變後,擔心大陸會把張學良帶回去,於是下令軍將刺殺張學良。
張璐石:曲折的回程路,隱姓埋名的日子。
1.張璐石的家鄉是乙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 雖然他的祖先世代在瀋陽生活和工作,但他從未親眼目睹過這座冰雪覆蓋的城市,孩子們手裡拿著冰瓜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或者品嚐東北美食、凍梨等。
這些回憶讓他嚮往,但也讓他害怕,他害怕大陸對張家的態度會和台灣一樣。 2.張路氏深愛著自己的家鄉,雖然他從未親眼見過冰雪覆蓋的城市,也從未品嚐過東北美食、凍梨等。
這些回憶讓他嚮往,但也讓他害怕,他害怕大陸對張家的態度會和台灣一樣。 他不止一次地看了過去的老**,對爺爺曾經住過的豪宅充滿了好奇,但每次回到家鄉,這種恐懼都會無緣無故地再次浮現。
張學良去世後,張家的海外親戚們都回國尋根,雖然大多只是短暫的。這讓張璐石有了回國拜章作霖的想法,開始準備回瀋陽之行。
雖然台灣關於瀋陽的資訊有限,但他仍然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研究。 2007年,乙個與張路石相識的港商團來到大陸東北調研,他們一直懷揣著回老家的夢想。
對此,張璐石非常贊同,於是他們一起踏上了曲折的旅程。 他們從台灣到香港,然後到武漢,然後到長春,最後到哈爾濱。
在此期間,張璐石和同伴們各自踏上了各自的返鄉之旅。 在向爺爺張作霖致敬後,張璐石決定留在瀋陽。 雖然這是一次短暫的訪問,但對他來說卻是深深的根源和源泉。
他決定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這座城市,與他的根源和家鄉緊密相連。
當我踏入瀋陽這片熱土時,我立刻想起了祖父、祖母和叔叔在這裡的往事,那種親切感就公升起了。 在這裡,瀋陽人民像親人一樣照顧我,所以我決定留下來,為我的家人做出貢獻。 ”
張璐石興奮地說。 他的《漫漫歸途》是他回瀋陽後的第一部作品,記錄了張家的真實生活,揭示了一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張家故事,表達了他回到瀋陽後的真實感受。
這本書在大陸學者對張家的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後,張璐詩在瀋陽與南韓人共同創立了一家高爾夫俱樂部,他的目標是讓高爾夫像羽毛球和桌球一樣受歡迎。
張魯石不僅擔任餐飲行業高階餐廳總監,還看好瀋陽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前景,有意進軍這一領域。 他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而且還在東北大學成立了乙個慈善組織,以支援貧困學生。
張氏家族的後代現在分散在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香港、美國和天津。 張陸石說,希望這些後代回來後能成為他們堅實的後盾。
中國人常說“落葉歸根”,對故鄉的嚮往是中國骨子裡的溫柔。 對於那些漂泊的人來說,有機會回家看看是一種無盡的幸福。
在中國近代史上,張氏家族是乙個重要的家族,其優劣留給後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