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燃油車車主,我現在越來越恐慌。 今年年初的第乙個暴擊是比亞迪的大幅降價。 2月19日,比亞迪丟擲“王彈”——秦加,驅逐艦05榮耀版,官方指導價為798萬元起。 搭載DM-i的插電式混合動力A級車,油耗為每100公里38l,7.980,000**,這是什麼概念? 本以為2023年底的**會是新能源“去庫存”的最後一波,沒想到2024年初,會直接“上刺刀”。 過去,市場上主流的A級車,無論是以卡羅拉、賽爾菲為代表的日系車,還是以拉維達為代表的德國車,基本上都在10萬元以上的價格。
但現在,德日雙系車不得不主動降價應對國產新能源的衝擊,國產車每年的技術進步和衰落都在不斷突破燃油車車主的認知。 日系車“保值”的神話也被國產新能源汽車戳破。 以日本雷克薩斯為例,過去一直都是以“高價”出售,不用太貴,加少了就得等幾個月才能提車。 但現在,雷克薩斯已經開始降價了,而且降價幅度越來越大......大看來,王傳福要把合資車開回老家的“小目標”,並不是一句空話。 如今,在中國市場,新能源廠商已經開始掌握市場的主動權和定價權。 每年,新版本,無論是**,還是技術公升級,都可以將舊版本壓在地上。 一開始,新能源的痛點是:價格昂貴,需要補貼。 但現在,原本三四十萬的原本“魏小麗”,正在逐步降價到“20w+”的水平。 一輛普通的400公里汽車的價格已經下降到10萬左右。 在2022年之前,門檻約為150,000。 2018年,門檻為200,000。
遲到的汽車測繪資料**:公開資訊比亞迪今日插電式混合動力A級車到7按理說,980,000已經接近利潤的極限。 同時,也讓燃油車愛好者“破防”——即使在寒冷的東北地區,798萬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以直接終結純燃料汽車的基本板塊。 德日系列的品牌會效仿嗎? 這很難說。 但是,從其降價來看,基礎市場的形勢必須不斷受到國內新能源的擠壓。 即使是今天的“骨折”也不表明這是“底部”。 電動汽車市場仍有巨大的降價空間。 一方面,如今的電動汽車逐漸擺脫了差速器、傳動軸、轉向軸等笨重複雜的零件,結構也越來越簡單,成本自然會降低。 另一方面,電池和鋰礦近年來一直在逐漸下降,要知道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成本最大的。 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月份,新能源汽車將大幅降價,主要是由於電池大幅下跌。
除了價效比的武器,燃油車也在不斷失去第二大優勢——便利性。 在今年的湖北暴風雪中,不少人表示,大雪“撕破了新能源汽車的遮羞布”。 面對極端天氣,新能源汽車似乎只會顫抖。 作為燃油車車主,我最大的優越感就是在高速加油站加油時,看著新能源車主在充電樁前排隊。 但如果你理性地思考,這種情況是否普遍?
也許一年才幾次,實在不好,坐幾千萬輛車(高鐵)回家。 從日常汽車成本來看,新能源仍然是壓榨燃料的存在。 此外,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充電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我查了一下資料,目前,僅中國廣東省的充電樁數量(38萬個)就接近美國(13萬個)的3倍!
今年,很多人開著新能源汽車去海南旅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海南的充電樁數量夠多。 海南是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領先省份之一,率先提出了到2030年停止銷售燃油汽車的目標。 據官方資訊顯示,2023年,海南平均每售出兩輛新車中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躍居全國第一。 截至2023年11月底,海南已建成充電站3400餘座,換電站63座; 共建成充電樁11座680,000,其中4個為公共樁010,000。 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整體車樁比約為25:1完全可以滿足島上新能源汽車的出行。
此外,隨著技術的變革和製冷劑充氣樁的普及,許多新能源汽車從0到90%的電量充電所需的時間已經從幾十分鐘減少到15分鐘,這正好是喝一杯咖啡的時間。 目前,這種充電樁已開始在318川藏線上使用。 即使是普通的充電樁,充電到90%也只需要半小時到1個小時。 無聊無事,在車裡看個電影就行了,目前幾乎所有的電動車都配備了大屏車機互聯系統,高速行駛長時間休息一下很正常。 有人做過統計,100%購買新能源的人不會回去開燃油車,畢竟體驗太不一樣了。 此外,電力的多樣性也是燃油車無法做到的。 目前,冰島在歐洲已實現100%純電應用,70%來自地熱發電,30%來自水力發電。 《紐約時報》的分析師也發表了文章,認為這是世界能源的未來。 而從趨勢來看,到2035年,歐美將幾乎禁止銷售和生產純燃料汽車。 預計未來將淘汰燃油車。
以上觀點不僅僅是來自乙個燃油車車主的恐慌。 從資料來看,近年來國內汽車銷量已經顯示出市場的渴望。 微型車市場基本100%新能源,前20名沒有純燃油車的影子。
小型車市場呢? 國產比亞迪和五菱名列前茅,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傳統的豪強良天和大眾,都成了“坐在孩子桌上”的車企。
小型車最貼近大眾,現在市場的現實是新能源價格比燃油車便宜! 那麼,為什麼要買汽油車呢? 電力低於石油,撕下了燃油車的最後一片遮羞布。 2023年,中國將超越德國、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達491萬輛,中國新能源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佔全球總量的60%以上,形成具有極強韌性和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 對此,美國經濟學家高盛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擴張令歐美擔憂,首先是太陽能電池板和鋼鐵,然後是電信基礎設施,然後是半導體和電動汽車,中國工業正在追趕我們(美國)。
宜勇追窮,不賣霸主之名。 在傳統油車領域,由於技術積累和品牌壁壘,中國汽車幾乎不可能超越歐美、日本等品牌,但在新能源領域,我們正在有力地撼動著世界傳統汽車產業的格局。 對於中國來說,其實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油車並不是誰好誰壞的問題,誰是未來技術的問題。 相反,我們能否利用歐美推動環保的理念和機遇,乘勢而上,超越其他國家,成為推動全球產業格局重塑的引領者? 目前,只要我們能在新能源領域保持這樣的迭代速度和創新活力,未來就有很大的機會成為世界級的行業領跑者。 至於價格,可能是我這個老油車車主的優越感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