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在網上看過一些關於《阿麥在軍》的文字,知道尚易之是前皇子的遺孀,重新奪回皇位只是時間問題,太子的離去也是必然的結果。
但當我真正看到太子下線時,我還是很驚訝,因為我沒想到太子無論如何都會自殺下線。
自古以來,天家就沒有親戚,這在《阿麥軍中》中尤為突出。
當年,齊靖發動宮變,殺了商奕之的親生父親,登上了皇位,這麼多年,祁靖當年一直在尋找孩子,可是他不想讓燈火暗了下來,尚奕之不僅活了下來,還被長公主**撫養長大,已經威脅到了他的皇位。
報應不高興,齊靖當年的所作所為,也得到了兩個兒子的報應。 這些年來,康王一直盯著皇位,與太子殊死搏鬥,如果不是齊靖有意扶持,按照太子的性格,他可能早就被康王打敗了。
祁靖之所以選擇太子,是因為太子先生了個兒子,但祁靖萬沒有想到,這個所謂的皇孫,其實並不是太子的兒子。
康王想利用這個孩子來控制太子,但他不想要平時看起來不起眼,但比自己更有謀略的太子,原因有三——
首先,比起康王的犀利,太子更善於隱蔽。
原著沒看過,所以不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但正是因為生了孩子,太子才得以進入中宮,成為南夏王朝的太子。
明明沒有血緣關係,但太子對祁羽的態度,誰也不會想到他們不是親生父子。
對於祁羽來說,太子和太子妃是典型的嚴父母,太子妃剛給孩子買了玩具,馬上就遭到了太子的訓斥。
換言之,從祁羽很小的時候起,太子就已經把他培養成了皇位繼承人。
也正是因為太子的修為妥當,齊宇才真正好勝,在掌管商宜之的時候,康王故意將太子和尚宜之的關係分開,氣氛十分尷尬。
雖然為齊羽年紀輕輕就忍受大人的陰謀而感到惋惜,但換個角度來說,以太子的修為,如果祁羽日後能夠順利繼承皇位,那絕對是大帝。
如果一兩天可能不算什麼,那麼很難隱藏齊宇這麼多年的身份,用康王代替他。
其次,與康王的報應相比,王爺更善於用人。
當初,太子去青州抓捕商宜之,卻不想跌跌撞撞,落入北漠人之手。
就這樣也沒什麼,畢竟作為王爺,他需要做到最寬容,王爺這樣做是有道理的。
後來,太子接到商一之的橄欖枝後,立即付諸行動,聽到商一之說希望他能保證他們能回到禹州後,他立刻有了主意,他讓阿麥做齊玉的妃子,成功將阿麥和商一枝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反觀康王確實缺乏這種忍耐——商義之他們一回到聖都,康王就去拉攏他,被婉拒後,先是挑撥離間,後來伺機報復,在阿麥查閱檔案時製造了障礙。
從上帝的角度來看,康王的做法太小兒科了。
當然,康王最大的失敗,就是當初他以為自己聰明,陷害太子的時候,卻不知道太子和齊靖早已看穿了一切,都在那裡看他表演,就連太子也被禁足了,純粹是給他看的。
乙個還,乙個隨波逐流,康王和太子之間哪個強弱一目了然。
第三與康王詳盡的器官相比,太子懂得權衡取捨。
太子解除禁足後,康王決定逆水而戰,讓自己在東宮的眼光把孫子騙出來,躲在安靜的地方,再把訊息傳給太子,如果太子不交出印章,皇上就得擔心自己的性命了。
發現孩子不見了,太子先找尚一之和阿麥去救太子,然後去康王府迎面康王,為阿麥他們爭取時間。
康王本以為他知道齊羽不是太子的親生兒子,所以就能順利控制太子,但他不想面對自己的威脅,太子也不怕,告訴他,如果將祁羽處死,只會給康王添新的罪名。
經過一番手術,康王成功自火,曾經掐太子的齊羽成了燙手山芋。
太子接到祁羽得救的訊息後,悄悄服毒,父親為兒子而死是正常的,但傳到皇帝的耳朵裡,他不會再懷疑祁羽的身份,只會更加憎恨康王。 畢竟在外人眼裡,是康王逼死了太子,才是妥妥的造反。
可怕的是,在來到康王府之前,太子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康王也是個狠人,但他萬萬沒想到,反正太子會比他更狠,犧牲自己來保護養子的皇位,這樣的權衡,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石大春自殺後,尚宜之回聖都復生之前,許靖曾問尚宜之如何選擇,商宜之選擇了太子,因為在他看來,太子大方,是太子更適合的人選。
從王爺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確實更合適身為王爺,懂得忍耐,懂得善人,懂得取捨,如果太子能夠成功繼承皇位,確實有可能在南夏開創新的盛世。
只可惜太子的運氣很差,不僅有多疑的父親,還有個盯著他的弟弟,在這裂縫裡活下來並不容易,但因為之前被齊靖埋藏的因果關係,就連整個南夏王室都陷入了紛爭之中。
雖然太子千方百計保護齊羽,但康王還是到處忙著,長公主已經和林翔結盟了,隨著太子的死,齊羽早已成了被拋棄的人。
畢竟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商易之就算不願意打,也身不由己。
只希望後來的商義之能向太子學習教訓,學習一些御功,學會治國之本事。
只是不知道被太子全力保護的祁羽,以後的結局會是什麼。
原創不容易,若有**,請註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