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美國宣布了一項總額為520億美元的晶元補貼法案,旨在吸引海外晶元公司在美國投資建廠。 然而,這項補貼計畫引發了一系列爭議和質疑,特別是在獲得補貼的方式和時間框架方面。 雖然一些頂級晶元公司對投資計畫做出了積極回應,但隨著補貼計畫的不斷變化和延遲,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懷疑美國晶元補貼的可行性。
本來,美國**在法案公布時就表示,補貼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分配,這似乎是乙個比較明確的承諾。 然而,由於晶元補貼計畫的不斷變化,企業開始對這一承諾持懷疑態度。 時間限制從最初的幾周到幾個月,再到現在的不確定狀態,這已經逐漸耗盡了國際晶元廠商的耐心。 雖然美國的晶元補貼計畫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些企業投資建廠,但也有一些企業開始考慮放棄申請補貼的想法。
英特爾作為美國最大的晶元製造商,最初支援晶元補貼計畫。 然而,隨著補貼的延遲和不確定性,英特爾開始遊說放寬禁令,並表示如果失去中國訂單,就沒有必要在美國建立世界工廠。 為了表達對晶元補貼延遲支付的不滿,英特爾還宣布推遲了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的工廠建設計畫。
除了英特爾,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頂級晶元公司也開始對美國工廠的生產時間採取觀望態度,甚至有放棄投資計畫的跡象。 因為如果在短時間內補貼沒有實質性進展,晶元建設的進度將進一步延遲,生產時間也將面臨未知數。
晶元補貼計畫是在華為與台積電合作發布全球首款5nm晶元的背景下推動的,這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引起了危機感,並催生了所謂的“晶元規則”,不僅限制了美國科技公司與中國公司的合作,還推動了重塑本土製造業的計畫。
美國之所以邀請國際晶元公司來美國建廠,正是因為依靠本土公司解決不了第一鏈的問題。 英特爾雖然是國內頂尖的晶元廠商,但與目前頂尖的3nm工藝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短期內是無法克服的,就算買ASML的光刻機,也解決不了問題。 因此,美國高階晶元的製造需求仍然依賴於台積電等國際公司。
美國晶元補貼計畫在國際廠商眼中逐漸淡出,如果未來兩個月沒有實質性的補貼計畫,很多企業很可能會退出建廠計畫。 目前,一些企業已經推遲了工廠的投產時間,對後續投資的態度趨於放棄。 現在,美國已經設定了兩個月的時限,如果不能給晶元企業乙個滿意的答覆,這個計畫注定要失敗。
美國晶元補貼計畫的不確定性和變化給國際晶元公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晶元消費市場,放棄這個市場的企業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補貼計畫的頻繁和不確定的變化也將對美國製造業重塑計畫產生負面影響。 觀察這種情況的變化,很難不擔心美國晶元補貼計畫的前景。 在全球晶元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在政策制定和實施中保持穩定可靠,是乙個值得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市場發展規律,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