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集收藏和展示文物為一體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是文物保護和傳承的主體。 文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活動、意識形態、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類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集文化、教育、科研價值於一體。 新時代博物館應以文物為載體,運用新型文物保護材料和數字資訊科技,創新文物保護形式和文化傳承理念,挖掘文物中蘊含的人文內涵,讓文物“說話”,完成傳統與歷史融合下的民族文化新時代建設, 建立古今文化共享模式,實現人與歷史跨越時空的交流與交流。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瀚的時間長河中,人們傳承了大量具有觀賞價值、教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歷史文物。 這些文物不僅是我們祖先思想智慧的結晶,更是中國歷史文明成就的縮影,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博物館是文物管理和保護的主要機構,需要承擔起傳承文物的重要責任。 在新的歷史時期,博物館需要結合時代優勢,充分發揮藏品資源的價值。 博物館依託新興的科技技術和多樣化的宣傳方式,擴大文物保護傳承範圍,強化文物保護安全意識。 以保護促傳承,讓文物在新時代更好地“活”和“傳承”[1]。
博物館文物保護傳承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了解文物,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
博物館作為文物保護和傳承的主體,應以文物保護意識為導向,重視文物的展示和儲存。 通過對館藏文物的全方位研究,形成對文物的全面認識,結合不同型別文物的特點,設定了專門的文物陳列和儲存裝置。 例如,一些易受氧化的金屬文物,在出土前,由於環境中含氧量少,惰性氣體較多,不會在地下氧化,但當它們突然暴露在空氣中而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時,就會受到空氣中氧氣濃度瞬間公升高的影響, 導致氧化和生鏽[2]。因此,根據不同文物的儲存特點,需要建立與出土前相一致的文物儲存環境,這需要對文物有充分的了解。 文物去保護裝置安裝後,要定期檢測防護櫃內的環境因素,防止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延長文物的保藏壽命,更好地完成文物的保護工作,為文物的傳承和發展奠定基礎。
只有做好文物保護傳承工作,才能更好地與歷史相遇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有形的歷史文化載體,文物價值的客觀性為人們了解文物提供了真正的參考。 “文物”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文物有記載,宣告由其發布”[3],而原來的“文物”是指經過漫長發展,直到唐代才接近現代文物的內涵的禮樂程式碼體系。 博物館要做好文化保護工作,為文物研究提供基礎,促進傳承發展。 以文物為橋梁,可以打破時空界限,構建現代文明與歷史文明的銜接機制。 例如,隨著《國寶》系列節目的興起,電視語言以動態的形式講述了故宮博物院、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等國家重點博物館文物收藏的過去和現在,喚起了公眾對文物保護和文化保護的意識。 帶動廣大群眾對文物保護傳承的熱情,擴大文物保護主體範圍,有效普及文物安全意識。這種節目是以跨越時空的視聽敘事表達形式,層層深入,挖掘文物所蘊含的深刻價值,影響深遠。 博物館對文物的保護和傳承,使文物不再只是擺在陳列架上的無生命器皿,而是在公眾與文物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之間建立起情感聯絡。 比如被湖北省博物館譽為“市政廳寶物”的曾侯儀鐘,是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祭樂鍾,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是前秦時期青銅文明的縮影, 不僅具有藝術價值,而且為研究先秦時期的禮樂文化提供了具有歷史價值的珍貴資料,讓後人千年後仍能感受到來自歷史時空的震撼。
傳統歷史關懷下的民族文化建設
博物館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對文物的保護與傳承,通過深化公眾對文物安全的認識和傳承文化的責任,在傳統和歷史的呵護下,實現個人文化認同和民族文化體系的系統建構,增強社會個體對傳統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博物館藏品中的文物以其獨特的時代特色,真正向公眾展示了燦爛的中華傳統文明,在歷史傳承中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促進了人們對民族歷史和中華文明的審視。 在民族自豪感的情感加持下,喚醒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意識,為新時代民族文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同樣,通過對文物的深度保護和傳承與開發,引導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文物保護與傳承中來,從而實現博物館對文物保護和傳承的現實意義。
新時代博物館文物保護與傳承發展創新理念
數位化背景下博物館文物的保護與傳承
在智慧型媒體時代,博物館的管理要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將數位化思想融入文物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全過程,讓文物“活著”,讓“傳承”得以“傳承”。 由於文物本身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性質,如果缺乏對藏品文物的系統資訊收集,一旦博物館發生不可控的意外災難,將對後期文物的修復產生巨大影響。 例如,洪水導致世界各地大量文物和藝術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瓦薩里的最後晚餐 這幅著名的畫作被浸入水中近 12 小時,導致肖像被分成五個部分。此外,還有火災、地質災害等,都會對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博物館利用現代計算機資訊技術,使文物收藏工作從“二維”走向“立體”,突破了文物保護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延長了文物的生命,使其在新時代仍煥發出無限的生命力。 例如,北京孔廟、國子監博物館等,將立體數字技術應用於石材文物保護,金石碑碑等石刻文物的儲存狀況有計畫地開展三維數字掃瞄和收藏保護工作。 在充分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依託先進技術和精密儀器對文物進行非接觸式測量作業,確保文物資訊資料和影象資訊的準確性,實現石刻文物的全方位數位化管理和保護。 數字技術為新時代文物保護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虛擬實境技術(VR技術)用於數位化和圖形化改造文物
由於大部分文物比較脆弱,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需要層層安全防護設施,導致參觀者無法看到文物的全貌或無法觀察文物的細節,影響了文物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而VR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此類問題。通過數字記錄實現文物聲音資訊的採集,依託先進的影象處理技術(如三維影象掃瞄技術)完成文物三維影象資訊的採集,實現文物資訊的數位化。 將數字文物資訊進行3D製作合成、編輯、再處理,合成成虛擬實境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通過多元化推廣渠道推廣衍生文創產品、旅遊產業和網路推廣。 虛擬實境技術依託先進的智慧型技術和人機互動功能,融合人體的感官參與,使人們即使在虛擬環境中也能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真正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通過數字資訊科技,對聲音、文字、影象進行智慧型處理,使聲音具有空間感,文字和影象突出立體感。 通過3D掃瞄技術和模擬技術的應用,將自然界中的具體事物帶入虛擬場景,讓參觀者能夠深刻感受文物的歷史環境和文化象徵意義,給參觀者帶來良好的沉浸感和互動感,增強人們參觀博物館的興趣。 VR技術在博物館管理過程中的應用,通過虛擬場景展示,不僅可以讓遊客沉浸式感受文物,而且不會對文物造成任何破壞,既完成了文物的傳承和發展任務,也實現了文物的保護。 例如,由故宮博物院創辦的故宮博物院文化資產數字研究所,利用先進的虛擬實境技術拍攝了一部裸眼3D數字電影——《紫禁城·天子殿讓公眾足不出戶也能深刻領略故宮的建築,彷彿身臨其境,數字技術的應用,讓文物的保護與傳承與新時代文化體系建設產生同頻共振[4]。
文物保護理念創新與文物傳承
文物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文物的物質價值上,更是其中蘊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價值不容忽視。 新時代,博物館管理的重點應從文物保護的“物化本體論”轉向文物傳承的“人文精神”[5]。 人們不僅要注重文物的本體保護,更要注重文物背後人文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傳承人要創新文物保護傳承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文物的啟用和利用價值,探索新時代我國文物保護傳承的新發展路徑。
1.文物本體保護理念創新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文物保護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國家的支援下,各級博物館基礎設施完備,不乏批量使用符合世界科技水平的精密儀器。 從文物發掘,實現文物的全方位保護,保證文物資訊採集和資料分析的有效性。 在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採用新型文物保護材料,如羥基磷灰石材料,近年來在甲骨文和石文物保護中普遍使用[6]; 在紙質文物保護方面,為了防止文物變質酸化,採用無酸紙進行保護,上海博物館對文物保護過程中使用無酸紙提出了詳細標準[7],對無酸紙的生產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 充分保障了文物保護的發展。在文物保護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是文物保護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只需要以“物化本體”的形式將文物儲存在安全的環境中,還是繼承和發揚文物本身所蘊含的人文價值。 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博物館轉變和更新對文物保護和傳承的思路,突破文物保護的固定思維,構建古今文化共享模式,以文物為載體,近距離深入地了解和欣賞多元的古代文明, 完善當代人的審美體系,加強當代人精神世界的建設,為文物保護和傳承的有序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2.文物傳承“活化”理念創新
當前,博物館亟需改變文物保護仍停留在具體化“物”層面的現狀,挖掘和傳承文物的精神價值。 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後,要深層次地挖掘文物的抽象價值,通過文物的修復和研究,讓人們了解文物跨越時空的故事,進而了解文物所在時代的歷史風貌和人文氛圍。 比如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透過整齊排列的兵馬俑,遊客可以有強烈的精神震撼。 在秦兵馬俑發現45周年之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機構開展了名為“平地天下——秦統一”的大型文博陳活動,向來訪的大眾生動地展示了秦人的發展歷程和秦始皇統一六國的英雄事蹟。 通過博物館的文物展覽解說活動和自身參與,讓公眾充分認識了秦文明在推動中華文明發展中的作用和秦統一的重大歷史意義,增強了對文物和傳統文化價值的內在認同感,從而增強了文化自信。
3.文物保護與傳承載體的創新意識
在博物館工作的文物工作者是文物人文精神價值的傳承者,他們對收藏文物的精神價值有著深刻的理解,也因為自身對文物的意識和共識,對文物所覆蓋的文化有著具體而不可分割的人文情懷。 在文物研究與保護的過程中,文物工作者不斷探索文物的精神價值,並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是文物保護的參與者,更是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探索一條容易引起文物與大眾情感共鳴的道路, 充分發揮文物的精神價值。例如,在“新 ·紫禁城“,有故宮博物院的相關研究者出鏡講述歷史,理清歷史淵源,還原真實的時代和人物故事。此外,博物館作為文物保護和傳承的主體,在新時代發展下,需要在保證文物保護穩步推進的同時,突破文物傳承和發展的固化形式。
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運用創新思維,加強與傳播文化遺產資訊的媒體合作,打破文化遺產傳承的維度牆。 還可以讓公眾參與到文物的保護和傳承中來,讓博物館內陳列的歷史文物“發聲”,以文物中蘊含的文化精髓推動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改善社會的浮躁之風。 博物館與媒體的合作可以追溯到英國的“古董之旅”計畫,近年來中國博物館與媒體合作比較成功的是《我在紫禁城修復文物》、《國寶》、《新·紫禁城》等系列節目。製作單位在美學上貼近年輕人,以年輕人喜歡看的形式講述文物的故事,讓文物“活”起來,把博物館打造成“網紅”,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博物館,與歷史文物交流,讓他們在收穫文化滋養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要想讓文物在新時代“活傳承”,博物館需要找到與公眾有效溝通的途徑,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採取大眾容易接受、易懂的形式,開展文物宣傳推廣。 同時,也要運用多元化的手段,打破古今界限,揭示文物中蘊含的隱秘資訊,為大眾帶來跨越時空的情感體驗,使人們的生活與文物、博物館展覽活動緊密相連,在增強博物館文化活動趣味性的同時,保證文化的深度、廣度和厚度; 使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和傳承工作更加年輕化,從而喚醒公眾對文物保護和文明保護的意識。
原標題:新時代博物館文物保護與傳承的思考。
作者:劉玉婷,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章**文化產業,2022年第07期。
*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僅供學習參考。 本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省略,原文完整內容,請訂閱閱讀《文化產業》202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