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拜登推動的政策環境下,美國電動汽車行業遭受了重大衝擊。 根據最新報告,該行業在去年最後乙個季度的銷售額出現了意外的下滑,幾乎停滯不前,這一現象無疑對行業造成了嚴重打擊。
根據汽車創新聯盟的統計資料,在 2023 年最後乙個季度,只有 31% 的電動汽車在美國銷售7萬輛,環比僅增長1輛6%。也就是說,與第三季度相比,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長僅為5000輛左右。
年總銷量為1500萬輛,季度銷量超過400萬輛,但電動車的季度銷量僅增長了5000輛。 如此小幅的增長在整個汽車市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將這種情況稱為銷售近乎停滯並不為過。 這種情況無疑是美國電動汽車行業未來的嚴峻訊號。
據觀察,美國純電動汽車新車銷量佔市場份額不到8%,明顯低於中國、歐洲、澳大利亞和泰國等地區。 後者在類似市場份額條件下,電動汽車的“季度環比增長率”約為30%。 因此,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相對緩慢,與全球其他主要市場存在顯著差距。
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緩慢主要是由於其高昂的生產和銷售成本。 這導致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下降。 截至 2023 年,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通常比汽油動力汽車高出 30% 至 50%,有時甚至更高。 因此,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似乎幾乎飽和,儘管富人和中上層階級已經開始嘗試電動汽車。 現階段,美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的起拍價約為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萬元),4萬至6萬美元(約合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已成為常見的成交價格區間。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這個價位並不容易負擔,從而限制了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進一步擴張。
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市場正面臨壓力。 儘管電動汽車的價格已經很高,但拜登實施的《通脹削減法案》可能會導致其製造成本進一步增加。 根據該法案,使用中國製造的關鍵部件(如電池、電機和電池原材料)的美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將失去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的資格。 然而,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約佔生產市場份額的70%至80%,以其規模大、技術先進和價效比高著稱,這給美國製造商在供應鏈和成本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如果美國汽車製造商被迫停止使用中國零部件,他們可能不得不選擇採購技術效能相對較差、價格更高的日本和南韓零部件,或者更昂貴的美國產品。 這種鏈條調整導致,從2023年開始,美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的**不僅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下降,反而呈現出**的趨勢。 此外,受《通脹削減法案》影響,預計未來幾年美國市場將繼續保持純電動汽車**的高水平。
目前,美國電動汽車產業及其相關的**鏈正處於不利的迴圈中:汽車價格高企,超出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能力,進一步制約了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 需求不足阻礙了生產規模經濟,迫使汽車製造商將高成本轉嫁到汽車價格上。 在這種情況下,拜登**的措施似乎並沒有一針見血,反而可能加劇了該行業的困境。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