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省東港市西南19海浬處,矗立著一座面積約6海浬的建築。這個6平方公里的島嶼就像乙隻躺在黃海中的梅花鹿,因此得名“大鹿島”。 在島的東部,在綠色的松樹和柏樹之間,有乙個莊嚴的墓地,那裡矗立著一塊 25公尺高的石碑上刻有金色的“鄧世昌墓”字樣。 在島上村民的口耳相傳中,英雄的靈魂就安息在這裡。
在押島西南約9海浬處,是英雄的遺體從水中出來的地方。 如今,大海平靜而堅定不移,只有偶爾的風浪打破了寧靜。 但在100多年前,這裡還是乙個戰場。 1894年9月17日,中國北洋海軍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這片海域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蒸汽鐵甲艦隊戰爭,被稱為“黃海之戰”。 這場戰役對中日戰爭後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雙方各出動10多艘**艦,用“雁行陣”和“字陣”對峙,大炮轟鳴,海水彷彿被燒開了。 海戰從中午一直持續到下午五點半,持續了五個小時。 最終,北洋海軍損失了五艘**艦,撤退到旅順和威海。 最英勇的一幕發生在下午3點左右,北洋旗艦定遠號被擊中**,日軍艦趁機接近,企圖一舉擊沉。 就在這關鍵時刻,致遠號船衝了出去,全力向敵陣駛去。 雖然船多處受傷,嚴重傾斜,但船長鄧世昌還是下定決心要死,要和敵人一起死。 然而,在距離日本船不遠的地方,致遠船突然猛地**一聲,沉入海底。
鄧世昌因此成為英雄,光緒皇帝賜下“今世淚滿面,有一支強大的海軍”的對聯,至今仍受到稱讚。 然而,致遠號的沉沒留下了許多謎團。 李鴻章向清廷報告說,這艘船是被一艘日本船隻魚雷擊中的,而其他人則回憶說是一門巨大的大炮導致了沉沒。 但日軍的戰鬥報告中既沒有提到魚雷,也沒有提到大炮。 直到2015年,沉睡在海底120年的致遠號才被重新發現,通過碎片和遺物提供的線索,謎團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此次發掘也標誌著自2013年啟動以來的“家屋沉船水下考古”的首次正式收穫。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該計畫繼續推進,到2023年,幾乎所有剩餘的北洋海軍沉船都已被識別和調查。 《致遠船水下考古調查報告》也於今年正式發布,作為規劃的首次全面總結。 從2024年開始,科研人員將開始集中精力完成定遠號船的考古報告,京源號船和進港船的報告也將陸續提上日程。
對北洋沉船的搜尋實際上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了。 現在在中日戰爭博物館展出的兩門210公釐火炮來自1986年打撈的濟源號船的文物。 “致遠”號也經歷了幾次打撈計畫,但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些探索雖然沒有成功,但也反映出乙個不爭的事實:包括致遠號在內的沉船的調查甚至打撈,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時任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館員的周春水告訴我們,從具體操作的角度來看,北洋沉船的考古工作面臨諸多問題。 首先是找到殘骸的位置,這很複雜,不準確,甚至相互矛盾。 此外,北部地區海水溫度較低,每年可用於搜尋的時間非常有限。 其次,如何識別沉船的面孔也是乙個大問題。 傳統的沉船考古學是針對木帆船的,而北洋海軍的**是一艘鋼鐵巨艦,這無疑增加了考古學的難度。
儘管困難重重,但我們仍然對北洋海軍的歷史和中日海戰充滿好奇和敬畏。 那些沉睡在海底的人和英雄的遺骸正等待著我們揭開他們的秘密。 我們期待未來的考古發掘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資訊和細節,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悲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