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中國統計局發布訊息稱,去年我國常住人口新生兒出生人數今年僅為902萬。
去年,網上流傳的中國出生人口訊息已經得到證實,但數字和我們去年知道的略有不同,之前在網上流傳的版本是788萬,實際數字比他有所增加。
他們相差多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背後透露的訊息,中國的出生人口真的開始出現負增長趨勢,我們的人口已經開始收縮出生,這會帶來什麼變化?
新生兒出生率將嚴重影響母嬰用品店、月子服務行業、教育行業等幾個行業的發展。 今天,我們將看看由於出生人數的減少而導致的教育部門的變化。
首先,最重要的變化是未來可能會大規模關閉學校。
我國的學校數量可能成為歷史高峰節點,而現在的教育事業還沒有受到未來新生的嚴重影響,他們這群孩子真正開始發揮自己的力量,教育行業的整頓至少要三年後才能開始。
三年後,當這群新生兒長大後,首先要流進去的就是幼兒園。 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私立幼兒園,它們打著高階教育的旗號,收取數萬的學費,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乙個非常有前途的行業。
然而,學生人數的急劇下降意味著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曾經難以找到的高階幼兒園,都是由於招生人數大幅減少,問題是學生不夠用。
而比較嚴重的地方發生在中端幼兒園,因為他們的替代性太強,無論是服務還是教育,別人都可以模仿和借鑑很多地方,很難形成自己獨特的辦學優勢。
學生不夠,無論他們如何努力搶奪學生,都會面臨收入減少和競爭加劇的問題。 一旦這些兒童成為少數群體,國家將加強對這些不合規或非正規幼兒園的管轄。
未來市場將非常嚴峻,會有很多創業者看到,未來行業無利可圖的選擇退出,大量幼兒園將被關閉、扣押。
幼兒園的對立面是中國的小學、初中和高中。 這些學校還面臨著學生不足的問題。 私立幼兒園可能最終破產,但公立幼兒園必然會大量合併。
經過大量的合併,集中教育資源是有益的,學生會更容易獲得優秀的教學資源,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未來面臨的學業壓力會減少。
正如我們在本文中所看到的,隨著大量學校關閉,未來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學校越來越少,學生的選擇範圍越來越窄,一些地區可能會面臨更可怕的教育競爭。
很多教育大省的學生很可能沒有機會留在當地的學校,被迫去其他省份爭奪教育資源,好學校不會因為學生人數少而降低招生標準。
例如,清華大學和北大的學生較少,這使得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教學,並實施個性化教育更加方便。 因此,未來學生的壓力只會比現在的學生更大。
說到大學,我們不能忽視教育行業的第二個變化——資本的退出。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如果教育行業不盈利,未來沒有人會繼續投資教育行業。 這種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它指的是那些校外培訓機構。
學生人數的下降對他們來說是乙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們靠學生吃飯,現在激烈的競爭只會讓很多投資不起的人選擇放棄在這個行業工作。
這個時候,我們會經歷乙個短暫的紅利期,也就是說,為了生存,這些培訓機構肯定會採取降價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和家長。
這是我們能拿到的短命羊毛,一旦大量培訓機構離開市場,人們只能在少數機構中做出選擇,家長會變得更加被動,因為選擇的空間又減少了。
但是,有必要不要報告,因為學生人數很少,細微差異的影響更大。
說到大學,民辦大學無法從學生身上收回成本,大量私立大學倒閉,本來可以勉強上大學的學生的選擇範圍又變小了,勢必要轉入大專,出國留學。
教育行業的第三個轉變是教師。
很多小縣城的學校合併後,大量能力平庸的教師將失業,考試生涯準備只會多一些試卷,教師很可能不再是鐵飯碗,或者大批教師將無法獲得鐵飯碗。
最重要的是,這批教師進入市場後,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校外培訓機構也在裁員,教師供過於求,而這批教師只能去做與教育無關的工作, 而如何再就業,也成了他們面臨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