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秦倫秀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方偉剛教授、陸軍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卞秀武院士主編的《現代腫瘤轉移:基礎與臨床研究》,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突出特點是:一是兼顧臨床和基礎,不僅總結了轉移過程中相關細胞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免疫學、代謝等基礎前沿領域的進展,還系統闡述了臨床實踐中常見腫瘤轉移的臨床規律、診斷和臨床研究進展; 二是內容專業嚴謹,本書作者匯集了近百位具有該領域高階職稱和突出成就的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並經過國內知名專家評審。 三是緊跟研究前沿,以近10年國內外研究進展為主線。 對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具有很高的參考意義。
以下是本書序言和導言的摘錄
轉移這個詞來自拉丁語,原意是“移動,改變”。 指腫瘤從乙個原發部位擴散到身體的另乙個部位。 轉移是惡性腫瘤最重要、最致命的惡性表型,是癌症患者衰竭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腫瘤轉移的防治既是乙個臨床問題,也是乙個重大的科學問題、研究熱點和難點。
腫瘤轉移的研究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1889年,英國學者佩吉特提出了著名的“種子-土壤原理”。 1928年,美國病理學家尤因(1866-1943)對“種子-土壤理論”提出挑戰,認為人體血管系統的解剖結構決定了腫瘤細胞轉移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力學假說”。 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反覆驗證,“種土理論”的原理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其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在過去100年的轉移研究中,里程碑的重要發現和觀點如下。
20世紀50年代,Zeidman等人通過將腫瘤細胞注射到小鼠和其他動物的血管中,建立了轉移的動物模型,發現並非所有注射的腫瘤細胞都能形成轉移,即並非所有腫瘤細胞都具有轉移潛力。
20世紀70年代,Fidler反覆將B16小鼠黑色素瘤注射到小鼠體內,以篩選出轉移潛力較高的腫瘤細胞亞群; 通過一系列精細的實驗,分離出可定位於特定靶器官的轉移性亞轉殖。 基於獲得的結果,他提出了腫瘤轉移異質性的概念。 菲德勒的一系列實驗結果也為“種子-土壤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也是在20世紀70年代,Nowell等人提出,腫瘤細胞基因組的不穩定性是驅動腫瘤細胞不斷進化並最終獲得轉移表型的驅動力。 隨著分子水平研究的深入,轉移過程受多個轉移基因和轉移抑制基因調控,涉及轉移的全過程已成為共識。
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的發現及其在侵襲和轉移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充分認識,已成為抗轉移的重要靶點。
癌症幹細胞(CSCs)是轉移的起始細胞的觀點已被提出並得到證實,這為尋找新的轉移策略開闢了新的思路。
上皮-間充質轉化(EMT)使腫瘤細胞能夠更有效地移動和侵襲,並且與癌症幹細胞密切相關。
轉移前生態位(pre-metastatic niche,PMN)理論的提出和驗證很好地解釋了腫瘤細胞如何調節靶器官微環境並成功建立轉移機制。 細胞外泌體在其中的作用也被揭示出來。
腫瘤細胞具有獨特的代謝特性,包括線粒體的組成、功能和分布,具有促進或抑制轉移的作用,正在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研究缺氧促進腫瘤轉移的作用及其機制,對闡明轉移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腫瘤細胞休眠的發現及其背後的機制,初步解決了部分患者在臨床完全緩解後會再次轉移多年的問題,也為解開腫瘤細胞到達靶器官後如何逃逸宿主之謎提供了靶點。
經過多年關注腫瘤細胞特性的作用以及侵襲和轉移的變化,已經發現腫瘤細胞與宿主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更為重要,甚至影響抗轉移**策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