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衝突的原因和應對策略分析 《生綠》預出版。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2-03

王靜, 王曉瓊, 王倩倩, 周金鳳.

總結:人與動物衝突的加劇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也阻礙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調。 為促進昆蒙框架的有效實施,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需要找到有效緩解人獸衝突的適當策略。 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了人與動物衝突的主要原因和表現形式:(1)生態和野生動物保護政策的實施導致部分動物種群快速增長,人與動物衝突增加; (二)野生動物遷徙、遷徙引起的人獸衝突; (三)因活動區域重疊、應對措施不合理而造成的人獸衝突; (4)外來物種、氣候變化等,造成人與動物的衝突。 結合當前人與動物衝突的現狀,本文提出了緩解人與動物衝突的四點建議:(1)在“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BCON)”理念的指導下推進城市化; (二)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和長遠規劃; (三)重視傳統文化習俗在生態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強科普教育,提高公民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素養。 針對上述原因和建議,本文還對具體案例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希望能為應對人與動物衝突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字: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野生動物,緩解,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文化。

王靜, 王曉瓊, 王倩倩, 周金鳳. 分析人與動物衝突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 100所學校。 1月 30, 2024. issn2749-9065

介紹

許多動物在地球上的時間比人類長。 自人類誕生並進入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以來,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係始終處於相互影響、不斷變化的狀態,在彼此的發展過程中給彼此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動物不僅是人類的威脅和敵人,也是人類的朋友和助手。 隨著工業化程序的推進,人類掌握了更有效率的科學技術,能夠在更廣闊的範圍內擴大和開發地球資源,從而也與野生動物有了更密切、更頻繁的接觸,人與動物的衝突也更加頻繁,成為既普遍又尖銳、亟待有效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一、人與動物衝突的主要原因和表現

人與動物衝突是指由野生動物的存在或行為引起的衝突,對人類構成實際或感知的直接威脅,通常對人類和野生動物產生負面影響。

一般來說,很容易理解為野生動物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損害或損失,例如莊稼被踐踏、家畜被獵殺,甚至攻擊人並造成人**。 這種衝突的範圍可能很廣,例如乙個或多個村莊和城鎮被野生動物捕食; 也可以是小規模的,比如某科範圍內突然出現某只野生動物,或者乙個人與某只野生動物的偶遇。

人與動物衝突的原因也是複雜和多方面的。 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生態和野生動物保護政策的實施,導致一些動物種群的快速增長和人與動物衝突的增加。

近年來,由於我國嚴格執行退耕還林、天然庇護林和野生動物政策,許多野生動物種群已經恢復,而這些恢復的野生動物種群需要更多的食物和棲息地。 以野豬與人之間的衝突為例。 由於野豬繁殖能力強,種群密度迅速擴大,加上食物鏈上端缺乏虎、獅、狼等天敵,我國部分地區野豬數量迅速增加,野豬數量的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棲息地和食物獲取。 四川、河南、安徽等地頻繁發生野豬闖入村莊、毀田傷人事件。 野豬活動迅速,而且經常聚集在一起,食性廣而具有破壞性,“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但因為在國家“三有”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人們不能擅自射殺,雖然現在已經從名錄中刪除,但由此帶來的人畜衝突依然存在。

同樣,還有人猴衝突。 2023年6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綠色發展學會、綠色社會)秘書長周金峰博士對廣西省百色市德寶縣當地動物衝突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 據村民介紹,猴子給當地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收穫季節在莊稼裡掰玉公尺、挖紅薯的問題,最主要的是猴子還會破壞莊稼的苗子,有時甚至會有100多隻猴子的龐大群體, 導致莊稼完全被毀。至於來去如風的猴子,農民“抓不殺”,狗也彌補不了莊稼的損失。[1]

(二)野生動物遷徙、遷徙引起的人獸衝突;

乙個典型的例子是2020年棲息在西雙版納地區蒙陽子保護區的17頭亞洲象集體北遷。 儘管人類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出了足夠的溫柔和寬容,但亞洲象沿途毀壞莊稼、破壞房屋、擾亂人類正常生活生產秩序、給沿途地區造成巨大損失的現實依然存在。

此外,鳥類在遷徙過程中的覓食行為也會導致人與動物的衝突。 比如,東方白鸛與天津魚塘主人在遷徙路線上的衝突。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和海河流域下游,擁有大量豐富的濕地資源,是全球候鳥遷徙路線(東亞至澳大拉西亞)東線的重要加油站,每年為超過10萬只候鳥提供關鍵的能源供應和安全保障, 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同時,天津漁業資源發達,是北方重要的漁業產區。 據綠社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調研,東方白鸛作為大型涉水鳥,每天吃的食物量很大,要吃三斤左右的小魚,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來到私人魚塘覓食,會給魚塘主人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雖然很多漁民知道這是受保護的物種,不能被獵殺,但他們還是會放鞭炮把它趕走。

(三)因活動區域重疊、應對措施不合理而造成的人獸衝突;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種植和馴化的不斷擴大,導致人類活動擠壓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環境,人類活動與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一直在接近甚至重疊,例如在人類和野生動物共同生活的草原上。 另一方面,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建設,恢復野生動物種群。 這兩個方面都增加了人與動物衝突的頻率。

以雪豹為例。 我國雪豹棲息地面積和種群數量佔世界總數的60%以上,在保護雪豹方面發揮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的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阿爾屯山、喀喇崑崙山和帕公尺爾高原為雪豹及其獵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使新疆成為中國重要的雪豹分布區。作為高原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雪豹一般捕食野山羊、巖山羊等野生有蹄類哺乳動物,偶爾也會捕食土撥鼠、高原兔等小型哺乳動物。 除了在野外捕食外,雪豹有時還會捕食牧民飼養的牛羊等家畜。 牲畜被雪豹捕食,這對牧民來說是乙個巨大的損失。 為了減少這種損失,牧民會獵殺或毒死雪豹作為報復。 這是當地人民與野獸之間衝突的直接原因。

此外,人與動物的衝突也可以採取人類有組織、有計畫的大規模滅絕的形式。 例如,2022年3月,為控制草原鼠患,保障牲畜飼餵**,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曲縣,數萬名幹部群眾共同“啟動”春季草原滅鼠大會——“滅鼠活動將持續一周,在全縣六個鄉鎮同步開展, 包括塞蘇鎮、西柵鎮、德榮馬鎮在內,預計投放齧齒毒餌6.9萬公斤以上,滅鼠面積將達到13個80,000英畝。 “據估計,可以消滅80,000只高原鼠兔,並......200,000公斤可以增加草料”2]

人與動物衝突的發生往往會加劇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緊張關係,如果長期管理不當,可能會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和財產損失,進而導致衝突地區受損地區的人們為了自衛而採取不適當的方式攻擊和報復野生動物, 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產生破壞性影響。比如這種大規模的草原鼠殺活動,雖然是為了控制鼠患,但高原鼠兔本身也是當地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數量過多的背後有其大規模繁殖的複雜原因,而消滅大量化學製劑的方式也會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 甚至可能矯枉過正,導致一些野生動物如狐狸、狼、棕熊等,由於缺乏食物而以鼠兔為食,在人類聚居區覓食。

(4)外來物種、氣候變化等,造成人與動物的衝突。

以上三個方面人與動物衝突的主要情況和案例是相對直觀和可見的,而另一種需要警惕的人畜衝突是間接的或更隱蔽的。 例如,外來物種的入侵往往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對生態系統產生影響,進而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危害。

2022年,河南省汝州市為捕捉兩條鱷雀鱔而排乾湖水的做法,一度引起社會熱議。 鱷雀鱔是一種原產於北美的外來物種,在缺氧的環境中能將空氣吞入魚鰾,因此可以在陸地上短時間生存,野外生長的鱷雀鱔可以長到3公尺左右。 鱷雀鱔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天性兇猛,如果不加以天敵的遏制,鱷雀鱔生活水域中幾乎沒有其他魚類,也會對漁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2021年,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對鱷雀鱔等10種主要外來水生生物開展全國範圍調查。

2023年9月4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台(IPBES)發布的《外來入侵物種評估重要宣告》確定了兩個重要地位:外來入侵物種在全球動植物滅絕中發揮關鍵作用,佔比高達60%; 外來入侵物種每年的成本已超過4230億美元,自1970年以來,成本每十年翻兩番以上。 [3]

特別是許多外來入侵物種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例如外來寵物養殖業的繁榮,導致許多物種通過市場交易從其他地方(包括國外)傳播到其他地區,在被丟棄或放歸野外後,由於缺乏天敵(如鱷雀鱔)或超強繁殖能力(如巴西陸龜)而受到傷害。 外來入侵物種可能對人類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破壞食物**,還可能成為疾病或病毒的傳播者。 這也是人與獸衝突的一種表現。

此外,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一些地方的嚴重程度增加和頻繁的乾旱)也可能導致某些物種的習性、繁殖狀況或棲息地範圍發生變化,從而對以前穩定的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例如,2019年南部非洲嚴重乾旱引發的蝗災。 炎熱多雨的天氣擴大了蝗蟲的產卵場,使蝗蟲生長迅速,非洲當地植被稀少,蝗蟲很快開始洲際遷徙,飛越紅海和阿拉伯海,肆虐巴基斯坦、印度等20多個國家,給當地農業帶來嚴重危害,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這兩個因素造成的人獸衝突,也加劇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惡化。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昆明-蒙特婁框架》)也明確指出,“......全球影響最大的自然變化的直接驅動因素是(從影響最大的開始依次為)土地和海洋利用、生物體的直接利用、氣候變化、汙染和外來入侵物種的變化。 ”

2. 緩解人與動物衝突的建議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緩解人與動物的衝突,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SSC)2023年發布的《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與共存指南》以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為主題,探討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共存方式,將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的主要特徵歸納為三個方面,即:(1)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直接而頻繁的互動; (2)幾乎總是由於人類在野生動物管理方面的社會衝突; (3)通常涉及受保護物種對人類福祉的負面影響。 [4]這三個方面與本文上文列舉的人獸衝突的主要原因和表現基本一致。

雖然人與動物的衝突會對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損害,但總的來說,野生動物處於脆弱和被動的狀態。 衝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的擴大和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入侵和破壞,而在人類為應對衝突而採取的一系列強硬或溫和的措施中,野生動物只能被動地接受。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 等人 2021 年的報告《所有人的未來——人類與野生動物共存的必要性》,在全球範圍內,衝突引發的殺戮影響了世界上 75% 以上的野貓以及其他陸生和海洋食肉動物物種。 [5]這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的障礙。

雖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但可以採取積極措施來減少和減少此類衝突的發生,使其成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積極因素。 本文認為,人與動物的衝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緩解。

(1)“保護鄰里生物多樣性”。bcon理念是在指導的指導下推進城鎮化建設。

由中國綠色發展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金峰博士提出的“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被巴黎和平論壇評選為2023年全球50大解決方案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領域的七大解決方案之一。 該概念旨在減少生物多樣性足跡,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開展自然保護,重視和強調在人口聚集區,在自然保護不完全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對野生動物的侵擾和干擾,幫助野生動物生存和發展,協調可持續生計。

城市化是全球發展趨勢,城市化程序必然會對生物多樣性的各個維度產生重大影響,並將進一步增加活動區域內人類活動與野生動物的重疊和接觸密度。 在這方面也有明顯的案例。 根據海洋與濕地平台發表的乙個案例,安大略省**計劃改變安大略省綠化帶的土地以開發房地產,標確是50,000幢新房。 這個綠化帶是乙個由農田、森林、濕地和河流流域組成的綜合保護區,是 78 種瀕危物種的家園。 顯然,如果該計畫不考慮鄰里生物多樣性,將對當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比如王燕京在山東棗莊的生態農場,就十分重視借助自然力量恢復生態系統的自然平衡,不再依靠農藥和化肥來保證產量,而是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力量,改善土壤健康,提高土壤和作物的適應性。 這種耕作方式也使這片土壤上的生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形成一條生物鏈,相互之間保持健康約束,對防止農田病蟲害的爆發起到積極作用。 [6]

在城市化程序中,重視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對於緩解人畜矛盾,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和長遠規劃;

生態廊道有助於連線破碎的生境,拓寬野生動物的潛在活動空間和遷徙路徑,有效保證覓食範圍和交配行為,從而減少野生動物進入人類生活區或進入人類生活區,減少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

例如,隨著亞洲象種群在政策保護下的增長,西雙版納棲息地之間的連通性尤為重要。 在不同自然保護區之間建立亞洲象生態廊道,有助於減少亞洲象向人類產區的遷徙,有助於緩解人象衝突,也有助於促進不同種群大象之間的基因交流。

此外,土地利用規劃、種植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等長期戰略和規劃也是緩解人與動物衝突的重要方面。 以雲南亞洲象北遷為例,有專家認為,近二三十年來,西雙版納種植了大面積的橡膠樹、茶樹等經濟作物,導致大面積的橡膠林侵占了原有的天然林甚至熱帶雨林。 這減少了大象在保護區或棲息地獲取食物的機會,而大象種群繼續增加,人與動物的衝突導致遷徙以覓食或尋找合適的棲息地以獲得足夠的食物。 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從產業結構和規模的角度考慮草原承載率與牲畜存量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以降低畜牧業對草原的競爭強度,保證草原的可持續生產力。

(三)重視傳統文化習俗在生態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自古以來就存在。 在原始社會中,以捕魚和狩獵為生的人與野生動物之間存在狩獵與被狩獵的關係; 在農業社會中,農業種植區與野生動物棲息地的接觸會導致人與動物的衝突,但由於社會生產力低下,它們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 隨著現代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類獲取和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大大提高,隨之而來的森林減少、水資源枯竭、海洋汙染等問題使野生動物的傳統棲息地減少或破壞,越來越嚴重,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日益嚴重。 正如《狼圖騰》中所描述的,人與狼的衝突以及現代農業生產對草原狼生存的影響。

事實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少數民族地區都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和習俗。 例如,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是該地區的主要民族,全民信奉原始多神教,認為祖先來自森林,人死後靈魂必須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因此,在他們的村莊和建盟(部落)附近,他們應該選擇一片森林,建造“翟神林”和“孟神林”,並每年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因此,“龍林森林”內的一切動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嚴禁砍伐、採集、狩獵、開墾,甚至連森林裡的枯枝枯葉都要任其腐爛。 附近的村莊和其他民族也被禁止在“龍林”中狩獵和挖掘。 因此,“龍森林”是歷史上受傣族宗教信仰和鄉鎮規章制度保護的小型自然保護區(點)。 龍森林的存在對保護分布在熱帶森林上層的“熱帶季風林”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棲息其中的野生動物提供了庇護所。 [7]

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是“自然-社會-文化”相互聯絡的複雜問題[8]。 目前,人們從自然和物理層面認識人與動物的衝突相對容易,但在社會文化層面需要進一步關注,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原住民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緩解人與動物的衝突。 這也符合《昆蒙框架》的目標5,即“尊重和保護土著人民和地方社群的可持續習慣使用”。

(四)加強科普教育,提高公民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素養。

提高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有助於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和緩解人畜衝突措施得到更有效的推廣和實施。

根據《若亂象人與狼衝突現狀與管理研究》的調查,若亂象濕地作為我國三大濕地之一,濕地和草原分布廣泛,生物多樣性豐富,畜牧業發達,但近年來,狼(狼瘡犬)宕殺牲畜的事件也導致了當地人與動物之間的緊張關係。 該研究專案對若爾格縣 13 個鄉鎮的 83 個行政村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669%)認為,過去五年來,若爾格縣的野狼數量有所增加;但對於狼來說,絕大多數牧民(850%)的人更喜歡經濟補償或驅逐措施,只有少數牧民(94%)想採取措施殺死他們;在影響牧民對狼事故管理措施偏好的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年齡、種族和被害牲畜數量有顯著影響。 [9]

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質量的提高,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人與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與植物、動植物、水、空氣、土壤等自然要素之間複雜而密切的關係,從而正確、全面地了解人類行為對野生動物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以及制定和實施相關國家政策背後的根本原因,這將有助於充分動員公眾接受並採取更科學的方式來緩解人與動物的衝突。幫助國家和區域人與動物衝突應對措施更加系統化和深入具有重要意義。

結論

人與野生動物的良好共生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人與動物的衝突是複雜、多樣和動態的,野生動物種類、地理環境、文化傳統、生產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形成不同型別的人與動物衝突。 對於所有型別的人與動物的衝突,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要找到適當可行的解決方案,需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個案分析,並根據衝突的動態評估和調整解決方案,同時關注當地居民的主動性並制定長期的解決機制。

資源。 1]周金峰. (2023).緩解人猴矛盾,謀求可持續發展和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共贏廣西百色研究。 * 近70噸農藥被施用,80,000人被殺,你確定你沒有破壞生態嗎? 高原鼠兔的臨界位置:對本地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roy, helen e., pauchard, aníbal, stoett, peter, renard truong, tanara, bacher, sven, galil, bella s., hulme, philip e., ikeda, tohru, sankaran, k**ileveettil v., mcgeoch, melodie a., meyerson, laura a., nuñez, martin a., ordonez, alejandro, rahlao, sebataolo j., schwindt, evangelina, seebens, hanno, sheppard, andy w., vandvik, vigdis. (2023). ipbes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ssessmen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version 2). zenodo. iucn (2023). iucn ssc guidelines on human-wildlife conflict and coexistence. first edition. gland, switzerland: iucn.

5] gross e, jayasinghe n., brooks a., polet g., wadhwa r. and hilderink-koopmans f. (2021) a future for all: the need for human-wildlife coexistence. wwf, gland, switzerland.

[6]王靜.“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探索與解決城市化生物多樣性的“困境”[J].新型城鎮化,2023(10):47-50

[7]徐再富.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龍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議.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 2022年7月,ISSN2749-9065

[8]馮玉彤,陳玉飛,高玉芳.基於政策科學的跨學科自然保護。 中國環境, 2018, 11:48-50

[9]何鵬輝, 那墨玖, 肖俊厚, 等. 若爾蓋市人狼衝突現狀與管理研究[J ol].中國動物學報, 1-8 [2024-01-15].

文字:王靜、王曉瓊、王倩倩、周金峰、評論:Sherry

【期刊簡介】

Biogreen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是一本國際開放期刊,ISSN號為ISSN 2749-9065。 該雜誌聚焦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環境科學和生態文明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動態熱點,普及、前沿、創新、全面、便捷,涵蓋意識形態、學術、研究、工業、文化、教育、國際、非政府組織等多個領域,提供環境政策和環境管理框架的實時新聞和趨勢。

作為一本綜合性學術期刊,該刊設有多個固定欄目,包括《卷首》、《聚焦封面故事》、《科學**》、《觀點》、《視訊》、《動態》、《廣角》和《專欄》,以中英文雙語出版,可免費閱讀和向公眾開放**。

中文投稿:v31@cbcgdforg

英文提交:v57@cbcgdforg

諮詢**:010-88431370

本刊官網:稿件撰寫要求請參考《盛錄》官網格式要求。

相關問題答案

    股票訂單取消的定義 原因和影響分析

    在市場上,訂單取消是乙個廣泛關注的話題。訂單取消是指投資者下單買入和賣出後,在交易系統中取消或撤銷訂單的行為 取消是投資者根據市場狀況 個人策略或其他因素調整交易的一種方式。拒付的定義 取消是指投資者在 市場下達買入或賣出訂單後,在訂單完全執行之前,自願取消或撤銷訂單的行為。撤單是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

    液壓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

    液壓在工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重型裝置 機械製造 航空航天和其他領域。然而,液壓系統也可能遭受各種故障,這可能是由系統內部元件的磨損 外部環境的影響或液壓油的質量引起的。本文將分析液壓故障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液壓故障原因分析。.液壓油汙染 液壓油汙染可能是由灰塵 濕氣和其他流體的...

    煙氣脫硫塔結垢原因分析及對策

    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煙氣脫硫塔已成為燃煤電廠和工業鍋爐的必備裝置。但是,在煙氣脫硫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脫硫塔會出現結垢,導致脫硫效率下降,裝置阻力增大,嚴重影響裝置的正常執行和使用壽命。因此,研究煙氣脫硫塔結垢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提高裝置的脫硫效率和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水垢的型別及其形...

    敞開式冷卻塔冬季結冰原因分析及對策

    開式冷卻塔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冷卻裝置,其主要功能是散熱 冷卻空氣和液體,以達到降溫的目的。但是,在冬季使用開放式冷卻塔時,經常會發生結冰,這不僅會影響冷卻效果,還會對裝置造成損壞。本文將分析冬季露天冷卻塔結冰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冬季開式冷卻塔結冰的原因。.溫度太低。冬季氣溫較低,尤其是在北方,...

    冷凝水中溶解氧超標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發電廠 .機組自投運以來,冷凝水溶解氧經常超標,特別是在負荷工況和冬季工況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冷凝水溶解氧會超標,冷凝水溶氧長期執行既不經濟也不安全,降低了換熱裝置的換熱效率,縮短了裝置的壽命,降低了機組執行的可靠性,影響了機組的真空度,一方面會影響機組的經濟性,嚴重時會降低機組的產量,另一方面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