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衝突中,稱霸陸地戰場100多年的坦克,已經徹底被拉下了神壇,不管你是價值400萬美元的T-90M還是價值1000萬美元的豹2,幾百美元的無人機還是幾千美元的地雷都可以解決, 現有的坦克是否過時,還是使用者的戰術錯誤?本文將對此進行簡要分析,並討論中國99A和下一代主戰坦克。
被擊中後被彈藥爆炸炸死的俄羅斯坦克炮塔飛了起來,裡面的成員無疑被殲滅了。
首先,我們來談談盛行的“坦克無用論”,既然坦克擋不住無人機,坦克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的情況是,儘管坦克在無人機和反坦克飛彈面前損失慘重,但在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庫甚至正在開發的**專案中,仍然不可能找到可以替代坦克的武器。 在殘酷的戰場上,坦克依舊是集火力、防護、機動於一體的超凡存在,說白了,坦克不行,其他裝甲車更是白費力氣。
比起主戰坦克在戰場上的表現,更嚴峻的事實是,坦克的潛力已經被挖掘到了極致,接下來如何發展成了兩難境地。 具體來說,在防禦能力方面,增加(99A坦克炮塔前方的裝甲厚度已經超過1公尺)和裝甲的厚度已經沒用了,世界各國主戰坦克的裝甲厚度已經達到了極致,再厚, 它將超重,機動性和通行性將直線下降,反坦克**的發展和普及使坦克裝甲像紙漿一樣。
機動性沒有進一步提高,目前,世界各國的主戰坦克已經普及了1200-17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或燃氣輪機,這些發動機已經能夠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支撐70-70噸的大型鐵凸起(99A坦克有乙個1500馬力的發動機,具有更高的動力艙)。 目前這種動力已經足夠了,速度再高,跑得比無人機還快是不是毫無意義? 下一階段,油箱動力應該在可靠性、節能性、可維護性等方面發展,但還不容期待。
火力更是乏善可陳,目前各國的坦克都使用120-125公釐主炮,這種口徑坦克炮的潛力已經耗盡,雖然美國和俄羅斯已經研究了140公釐坦克炮,但受限於火炮和炮彈的巨大尺寸,還是不實用。 美國人在研究140公釐坦克炮的時候,有乙個笑話說,美國M1A2坦克被測試了一種新火炮,安裝後發現炮塔裡沒有人員移動的空間。 俄羅斯人的解決方案是直接開發無人炮塔,但這在技術上是有風險的,需要很長時間的驗證。
99A坦克的重灌版本,這種炮塔保護非常誇張,但不幸的是無人機專門研究坦克的薄弱部分。
一般來說,如果坦克想要增加其防護能力,就必須增加裝甲的厚度,如果要增加火力,就必須增加車體,如果要增強機動性,就必須減輕重量。 99A的效能已經達到了極致,在此基礎上再怎麼提公升,也無法適應無人機主導的戰場,再加上俄烏衝突的經驗,班長覺得中國下一代主戰坦克會有以下進展。
首先,新船體的新結構,人與彈藥的分離,炮彈不能再放在車身上,而應該放在炮塔後部的單獨彈匣中,以防止車體內的彈藥被穿透後被破壞。 俄烏衝突的經驗表明,單靠坦克對抗無人機是徒勞的,必須以空中電戰飛機為核心的資訊化對抗系統支撐,現有坦克的資訊化程度還遠遠不夠。
俄羅斯T14坦克使用無人炮塔,但技術創新太大,他們自己也沒什麼信心。
最後,加強了坦克的主動防禦系統,現有的坦克主動防禦系統主要以反導和火箭為主,幾乎沒有考慮小型無人機,俄軍臨時安裝在坦克上的無人機訊號干擾器被證明是無用的(干擾距離太短, 即使控制受到干擾,無人機也會慣性地擊中它)。下一代坦克必須加強反無人機系統,例如無人機探測、干擾、攻擊系統、雷射站等。
99式坦克的遙控版本,也許將來遙控坦克將成為現實。
過去坦克的所有技術指標都是為坦克世界末日準備的,它的主要假想敵是坦克,但現代戰爭變化太快,坦克對坦克在整個戰爭中沒有遇到過幾次(俄烏衝突打到現在為止,俄烏坦克直接對抗的次數非常少)。 要想適應戰爭,坦克只能從零開始,下一代中國坦克更應該更是如此,這也是我們在彎道上超車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