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著媽媽,每天晚上都想著媽媽的話,閃閃發光的淚水......”
你還記得這首經典歌曲《陸炳華》嗎? 據台媒綜合報道,台灣著名作家鐘兆正16日在睡夢中去世,享年96歲。
而他寫的第一部長片**,就是《陸炳華》。 該書後來被改編成電影,主題曲風靡台灣海峽,一度出現在央視春晚,成為讚美母愛的經典。
他曾經是一名小學教師,一生都在工作。
鐘兆正,台灣作家,1925年生於桃園龍潭,早年就讀於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 上大學的時候,我因為聽力障礙輟學了。
通過努力,他閱讀了許多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文學經典和新文學作品,慢慢萌生了嘗試寫作的想法。
1951年,鐘兆正寫了第一部**《婚後》,不久就出版了。 通過這件事,鐘兆正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從此一直努力工作。
在一生的經歷中,鐘兆正曾擔任小學教師、蘇州大學東方語系講師等,因屢獲殊榮,被認為是台灣文學界最具影響力和創造力的作家。
至於寫作,鐘兆正曾說過,農民以務農為生,而他則一輩子學古人,在稿紙上寫文章。
陸炳華的故事。
據**報道,鐘兆正一生寫了2000多萬字的作品,但最受歡迎的是1960年出版的第一部長篇《陸炳華》。
在陸炳華盛開的時候,郭雲天從大城市來到一所小學當美術老師,他發現班上的學生顧阿明是個調皮卻是畫畫天才。
阿明家境貧寒,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 郭雲天下定決心要培養阿明,但到了選拔代表參加比賽的時候,學校裡的其他老師出於種種考慮,推薦了乙個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 一怒之下,郭雲天親自將阿明的作品送上了國際兒童藝術展。
阿明的畫終於拿到了國際獎項,郭雲天趕緊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阿明的家人,卻發現男孩已經染上了重病,死了。
這部作品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後來,《陸炳華》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同名歌曲《陸炳華》一炮而紅,甄妮在央視春晚翻唱了這首歌,成為兩岸幾代同胞的共同記憶。
如今,想到《陸炳華》的旋律和書中的故事,很多人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不遺餘力地推廣年輕一代的作家,並具有幽默的個性。
寫完《陸炳華》之後,鐘兆正相繼創作了多部作品。 在台灣文壇,他與葉世濤一樣有名,兩人被稱為“北中南爺”; 2015年獲國立台灣大學頒發人文藝術類傑出校友獎章,以表彰其長期對社會的貢獻,並被譽為台灣“台灣文學之母”。
對於這個尊稱,鐘兆正曾笑著解釋道:“'台灣文學之母'會有各種解釋,真正的含義是因為客家文化館已經有了一位'台灣文學之父',他就是彰化市的賴和。 ”
他非常尊敬賴和,說:“我是個老人,但是在文學活動上也修煉了不少**,我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據說我是'文學之母',沒關係,我也要感謝你,這是對我的讚美。 ”
台灣文學館開館後,他捐獻了近千件手稿、書籍、書法作品,用於畢生創作,是文博館開館的重要支持者。
在擔任文學獎評委時,他要求很高,曾說過,“我非常重視閱讀的整體印象,所以在評判的過程中,我特別喜歡**與精神探索和冒險。 而且它的表達形式要比較沉重,不輕浮,但手法要新穎、不落俗套。 ”
在生活中,鐘兆正性格幽默,臨終前每天抽幾根煙,喝一點酒。 因為我喜歡它,所以我自學了鋼琴,有時還會哼唱歌曲。 他甚至說,如果不是聽力沉重,他可能已經走上了**的道路。
這些年來,鐘兆正最開心的是老朋友來拜訪,偶爾聽說老朋友漸漸枯萎,總是傷心很久。 平時生活比較簡單,每天起床吃早飯、看報紙、看電視,還喜歡看棒球。
在文學上,鐘兆正很有名,但他一直保持謙虛,“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 ”
*:中國新聞網。
瀋陽**社新**中心(Shenyang.com) 編輯:高山 實習生 編輯: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