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3日,**之子毛安慶在北京病逝。
許多人此時都感到震驚,他們對***唯一倖存的兒子知之甚少。
他的一生不像哥哥毛岸英那樣生機勃勃,也不像弟弟毛安龍那樣後悔,似乎“平淡無奇”。
但事實上,對毛安慶有深入了解的人,就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平凡和偉大。
**他一生中有10個孩子,但只有他的兩個女兒李敏和李奈以及兩個兒子毛安英和毛安慶回到了他身邊。
其他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早逝或失蹤,每次想到這些孩子,我都感到心碎。
更讓***傷心的是,長子毛年紀輕輕能幹,卻在1950年死在了朝鮮戰場上。
白髮男子送黑髮男子的痛苦給了***很大的打擊,毛安英也成了他心中難以癒合的傷口。
毛義英犧牲後,毛安慶成為***的獨子。
但他沒有絲毫的傲慢,甚至直到他去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蹟,這與他的人生經歷和學歷息息相關。
毛安慶是***和楊開輝的次子,他出生於1923年,正值國家危機時期。
**為了救國救民,奮戰在革命前線,毛安慶小時候只和父親有過短暫的溫暖,然後就不得不分開。
1927年,他領導秋收起義失敗,後來到井岡山開闢革命根據地。
楊開輝帶著毛岸英、毛安慶、毛安龍回到長沙,繼續抗敵鬥爭。
不幸的是,1930年,楊開輝被軍閥何堅殺害,英勇犧牲。
那一年毛安慶只有7歲,母親去世,父親不在身邊,只有哥哥毛義英和弟弟毛安龍。
由於種種原因,三兄弟沒有去***,而是被送到了上海的大同幼兒園。
在那裡,他們過著難得而穩定的生活,但這種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1931年,顧順章造反,上海的地下黨組織遭受重創,大同幼兒園不得不解散。
離開大同幼兒園的三兄弟被迫過著流浪的生活,期間毛安龍患上了重病,不幸去世。
毛岸英和毛安卿吃了很多苦頭,據毛安英回憶,那段時間他們睡在路上,撿垃圾,去拉人力車。
毛安慶也被外國巡邏隊毆打,導致頭部受傷,後遺症嚴重,這對他後來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間的兩人也被董建武一家收養,但在那個戰亂紛飛的時代,誰能孤身一人呢?
1936年,經組織批准,毛義英兄弟在董建武、張學良的幫助下來到蘇聯。
第二年,懷有身孕的何子珍也來到蘇聯,遇到了毛安英兄弟,她為年幼喪母的兄弟倆感到難過,他們與父親相距千里,非常疼愛他們兩個。
何子珍讓毛岸英和毛安卿再次感受到了母親的愛,當何子珍辛辛苦苦生下兒子廖娃,卻只過了十個月就去世了,也是毛岸英和毛安卿的“母親”,讓悲痛欲絕的何子珍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他們在異國他鄉彼此溫暖,也是彼此最親密的家人。
自從兩人來到蘇聯後,**一直在尋找機會與他們聯絡,終於在1938年得到了機會。
**高興地寫信給毛安英和毛安慶,告訴他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他非常想念他們。
有何子珍母親的呵護,父親的小姐,最親近的弟弟在身邊,毛安卿才能過上健康積極的生活。
1941年,李敏也來到了蘇聯,兄妹三兄和賀子珍在蘇聯度過了幾年難忘的歲月。
1946年,毛岸英率先回國,1947年毛安慶帶著何子珍、李敏回來。
**對毛岸英和毛安慶寄予厚望,毛岸英回國後不久也被派往西北鍛鍊。
這一次,我希望毛安卿去克山,而何子珍也非常贊成,認為這是鍛鍊毛安卿的好機會。
兄弟倆常年在蘇聯,對中國革命了解不多,也希望能更好地深入人民,了解現實。
在何子珍的帶領下,毛安卿高高興興地去了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克山。
他沒有告訴別人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化名楊永壽,像普通人一樣參加工作,沒有享受任何優待,就連同事直到他離開才知道他是***的兒子。
1949年,毛安慶才和李敏回到北京見面***
從1927年分居到1949年告別,毛安慶和***已經分開了22年,想到毛安卿這些年在外面的艱辛,**心裡像刀子一樣,但看到他現在可以靠自己了,**同時很欣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安慶和***一起住在中南海,但幸福的日子才剛剛開始,毛安慶就得到了哥哥在朝鮮犧牲的訊息。
這個訊息對毛安慶來說打擊太大了,大哥就像父親一樣,更何況他已經依賴哥哥20多年了,早就把哥哥當成了自己信任和依靠的支柱。
毛安英的犧牲和小時候頭部受傷的後遺症反覆折磨著毛安卿,讓他身心疲憊。
後來,***和李敏來探望毛安卿,得知他的身體狀況很差,**感到非常不舒服,為了治療他,只能暫時離開中南海,住院**。
醫生覺得毛安卿的病情很嚴重,建議最好換個環境,所以他只好把毛安卿送到蘇聯休養,幾年後才回到大連休養。
1959年,李敏和孔令華結婚,但三十多歲的毛安卿卻一動不動,這讓***非常擔心。
他擔心毛安卿的眼光太高,就讓他不要提是他的兒子,只說他是中宣部的翻譯。
**還勸說毛安卿從農民或工人那裡找乙個女孩,只要兩人有相同的抱負,能相處。
**毛安慶一直記在心裡,只是後來被病耽誤了,所以一直單身到現在。
**的兒媳劉思琪還有乙個妹妹叫邵華,他覺得邵華不錯,於是試探性地向毛安卿詢問邵華的感受。
其實毛安慶也喜歡邵華,只是羞於說出來,在***的鼓勵下,他邁出了第一步,開始和邵華往來。
漸漸地,邵華對毛安慶也產生了一些好感,1960年,邵華和劉思齊去大連看望毛安慶,**得知後非常高興,寫信給毛安慶,請他和邵華好好談談。
在這次會面中,兩人的關係迅速公升溫,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1960年,邵華和毛安慶在大連舉行婚禮,雖然沒有來,但也送來了賀禮,向夫妻倆表達祝福。
毛安卿的終生大事解決了,心中的石頭放下了。
1962年,毛安慶夫婦回到北京,**開心地笑著說:
“新媳婦要經常去家裡,讓她的祖母和親戚朋友看看! ”於是在***的建議下,兩人回到了長沙半倉,去拜見了毛安卿的母親楊開慧,又回到韶山見了父親和村民。
1970年,邵華生下兒子,名叫毛新宇,一家三口的生活平凡卻溫馨。
也許有人會認為毛安慶的一生與“稱霸天下”關係不大,但這是事實,因為他的功勞不在於政治,而在於翻譯。
邵華經常對別人這樣說:
“他是乙個總是多做事少說話的人。 因此,他的許多貢獻鮮為人知,他做了許多其他人不知道的驚人事情。 ”邵華用言語對毛安卿的尊敬,不是因為他是他的丈夫,也不是因為他是***的兒子,而是因為他出色的工作能力。
從蘇聯回國後,毛安慶進入中宣部擔任俄語翻譯。
短短兩三年時間,毛安慶憑藉紮實的俄語能力翻譯了20多部俄文專著,參與編纂了《列寧全集》,在《人民》發表了20多篇文章。
但這些毛安卿並沒有一直說出來,如果不是特意收集起來,誰會知道毛安卿在翻譯方面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
這也是許多權威部門將他評價為“翻譯家”的主要原因。
在***的眾多兒女中,毛安卿無疑是受害最深的。
但他並沒有把自己命運多舛的命運寫進書裡,更沒有炒作,他只是默默地做著該做的事,過著低調平凡的生活。
這突出了毛安慶的風和明媚的節日,以及***的認真教導。
毛安卿雖然是***的兒子,但一生中從未享受過任何特殊待遇,他一直恪守***的教誨,樸實無華。
退休後,毛安慶和邵華過著平凡的生活,組織關心他的生活,讓他享受政治局常委級別的待遇
晚年,毛安卿身體每況愈下,組織為他安排了副總理級別的醫療,並竭盡全力對他進行治療。
2007年3月23日,毛安慶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章,在北京301醫院猝然離世,享年84歲。
毛安卿的一生既平凡又偉大,他經歷了半輩子的艱辛,最終還是能守住初心,用一顆平常的心對待命運的無常。
不過,他在生活中也收穫了很多,包括嚴格仁慈的父子關係,血肉之軀的母子關係,相互依賴的兄弟情誼,兩個小弟弟的兄妹關係,相互尊重的夫妻關係,以及與何母的家庭關係雖然沒有血緣關係, 他們深情相愛。
回顧毛安卿的一生,雖然有起有落,但他從容自在。
願毛家族的後代平安幸福,我們永遠銘記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