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國民黨軍隊發動所謂“九月攻勢”,集中第8師、第9師、第25師、第45師、第54師、第64師6個整編師,組成一支強大的軍團,由陸軍副總司令范漢傑指揮,向膠東解放區發起進攻。
六個整編師團中,第9師、第25師團、第45師團是從其他地方調來的,而第8師團、第54師團、第64師團原來在膠東。 改組後的第64師由廣東、桂部組成,1946年底調往華東戰場。
廣東軍第64師由張憲奇、劉振祥、劉少武三位善戰打仗的廣東人改編為旅長,共2人50,000人,由三個旅管轄。
其中,劉振祥以強烈的戰鬥慾望和出色的帶兵能力尤為突出,他率領的156旅不僅能打硬仗,而且能打嫻熟的戰鬥,尤其擅長夜戰,曾在南馬臨朐之戰中表現出色,為顧竹通保住面子而戰。
因此,重組後的第64師在山東得到了優待,得到了更多的補給和休息時間。 廣東人雖然不習慣吃蔥煎餅,但在山東還是過著相對舒適的生活。
9月攻勢發起後,第156旅率先占領了諸城。 然而,華業以第64師為主要目標,集中5個師圍攻。
第156旅在無法防守的陣地上與華業部隊激戰了兩天一夜,終於等到援軍,成功脫離了絕境。 當黃國良率領的增援部隊到達時,他讚揚了第156旅的英勇表現,但這一舉動激怒了劉振祥。
劉振祥罵黃國良是“三軍無能、疲憊不堪”、“糊塗啞巴的”,最後拂袖而去,只留下尷尬的黃國良和目瞪口呆的將領們。
膠東解放區地方領導希望華業山東兵團主力能夠進入膠東,並向山東兵團政委說明情況。
根據指示,**率領第2縱隊和第7縱隊向諸城以北,在膠濟路以北與膠東內線第9縱隊會合。
華業部隊在膠濟鐵路沿線的頻繁調動,尤其是一支由9個縱隊組成的西進部隊,讓范漢傑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華業的山東部隊開始避戰,這可能是他們即將“潰敗”的前奏。
范毅一改先前齊心協力的穩紮穩打策略,轉而分頭合攻,派整編後的第九師進軍達澤山,同時派整編後的第六十四師從高密向北攔截。
範寒傑的多路進攻,給了華業集中兵力一路殲滅敵人的機會,徐世友和***抓住了這架戰機,集中精力對第64師團進行整編。
重組後的第64師已經離開高密,獨自向北進軍,這是乙個難得的機會。 徐潭立即作出部署,讓程軍的第7縱隊加獨立兩個師阻擋增援,集中魏國慶的第2縱隊和聶風致的第9縱隊,共同殲滅整頓的第64師。
戰場設定在昌邑縣的銀馬鎮。 10月2日這一天,在銀馬鎮等候的華業部隊發現了敵人,立即向各條戰線發起進攻。 但他們很快發現,這些只是敵軍的先頭部隊,大部隊還在後面。
黃國良見前路險惡,立即將部隊縮減到交河東岸的凡家吉、三湖山地區,依靠山區和周邊村莊堅守,等待援軍。
華曾計畫在戰役中擊敗敵人,但由於失誤而失去了領先優勢。 雖然當晚第2縱隊和第9縱隊成功包圍了整編的第64師團,但不得不進行山地戰。
被包圍的第64師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們迅速利用村落和山峰建造了大量的子母堡,就像守衛南馬的整合第11師一樣。
對於華來說,這就像再次面對南馬之戰的挑戰。 范家吉的第64師只有第131旅和第159旅兩個旅,最強的第156旅沒有參加。
可能是考慮到無法控制的劉振祥,范漢傑在制定作戰計畫時,讓劉振翔乙個人負責一項任務,而第159旅則留在諸城重整軍備,沒有和黃國良一起行動。
因此,黃國良需要劉振祥的支援才能成功。
華東戰場的局勢與南馬戰役極為相似。 蔣介石的部隊像一堵堅不可摧的城牆一樣守住了范家吉,第9縱隊的兩個主要師經過一天的激戰未能突破。
於是,徐世友將軍命令第2縱隊的兩個師配合第9縱隊進攻三河山。 經過一夜的激戰,華業成功奪取了制高點,形勢非常好。 然而,接下來對范家驥的兩次攻擊還是失敗了,因為對紫木堡的策略非常有限。
73團一度突圍,但由於雙方的堡壘沒有被清除,後續部隊被火力阻擋,無法跟進。 其他幾個團已經在外圍的戰鬥中損失慘重,他們的陣型也被打亂了。
雖然與范家驥的九縱三戰均未成功,但被圍困的第64師已經岌岌可危,黃國良只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求救。 此時,膠東已經進入決勝階段,江從北平飛到青島督戰,范漢傑調集各界援軍,東、南、西增援。
在諸城休整的第156旅,在第212師第45旅的陪同下,與南路的增援部隊匯合。 華業七縱隊成為他們的對手,也是南馬戰役的阻擊力量。
經過一番激戰,156旅的三個營幾乎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范家機久違攻勢,敵軍援軍一步步向前推進。 無奈之下,許世友下令撤退。 這場戰役幾乎重演了南馬之戰的慘敗,只有3000名敵人被殲滅,但其自身**卻高達4000多人。
戰後,第九縱隊司令員聶風致經受了多次指責,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這一戰過後,重組後的第64師變得更加囂張跋扈。 師長黃國良晉公升為第2軍軍長,劉振祥接替他擔任整編第64師師長。
劉一上任,就大力弘揚“范家機精神”,號召士兵們即使只剩下乙個士兵也不要投降,這在蔣介石的軍隊中是罕見的。 一年後,改組後的第64師改名為第64軍,併入第7兵團,並加入淮海戰場。
第七兵團被圍困在念莊,是繼續抵抗還是撤退,兵團司令黃百濤猶豫不決。 劉振祥堅決主張主戰,認為他應該堅守陣地,擊退華業的追兵後前往徐州。
第64軍作為第7兵團的主力,結構完整,是黃白濤的重要支撐,所以黃白濤忍不住聽聽他的意見。 在年莊戰役中,第64軍確實表現出了“范家機精神”,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
關鍵時刻,劉振祥穿上將軍裝,準備發起自殺衝鋒,副官嚇得“毛骨悚然”。 不過,劉並沒有像黃百濤那樣“犧牲”,而是像黃偉一樣,被抓後被關押了26年,直到1975年才被赦免,可以說是把監獄放過了監獄。
劉振祥的64軍在淮海戰役後經歷了兩次重建和兩次殲滅,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劉振祥之所以選擇在年庄之戰中堅守,大概是因為在交東贏得的幾場勝利帶來的“莫名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