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布局,老梅終於開始“收網”。
近日,美國晶元產業大舉動,美國晶元巨頭英特爾(Intel)宣布,將在2024年實現2nm製程晶元的量產。
要知道,根據此前高通爆料的訊息,台積電的2nm製程晶元量產計畫,“全球晶元代工第一哥”,要到2025年才會落地。
換言之,如果英特爾今年真的能實現2nm製程晶元的量產,台積電在全球晶元行業的地位恐怕無法保證。
趕超台積電不僅是英特爾的期待,也是整個美國晶元行業的期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2014年之前,英特爾在全球晶元行業的地位高於台積電。 英特爾在14年內就實現了14nm製程晶元的量產,而台積電在2015年才完成了16nm製程晶元的量產。
但之後,英特爾的晶元工藝開發陷入停滯,直到2019年才完成10nm工藝晶元的量產,但當時的台積電卻推出了7NMEUV工藝技術,穩步壓倒了英特爾。
市場地位的改變,讓台積電在後續的競爭中如魚得水,尤其是在憑藉技術優勢拿下蘋果訂單後,台積電徹底穩固了“全球晶元代工”一哥之位。
另一方面,英特爾在被台積電技術超越後,整體營收受到重創,這也影響了其先進的工藝研發流程。 看到在技術層面,僅靠英特爾無法實現台積電的超車,老梅採取了行動。
美國首先發布訊息,宣布將拿出500億美元的資本補貼,吸引台積電、三星等晶元代工廠來美國建廠。
建廠後,老梅以各種理由扣減補貼,還以補貼為由要求台積電和三星交出核心資料,最終迫使台積電和三星放棄美國晶元補貼,讓其美國工廠的量產計畫放緩。
此外,老梅還把大部分晶元補貼給了英特爾、美光等公司,老梅的真正目的已經發展到現在。 先是通過手段放慢台積電的技術研發程序,然後利用這個時差,支援英特爾、美光等本土企業的發展。
有外媒對此評論:“台積電終究不是自己的人”,一開始,台積電為了在美國建廠,毫不猶豫地直接斷絕了與華為在大陸的一切合作,隨後又投資40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至此,台積電終於意識到自己被愚弄了,於是計畫將發展重心轉移回本土工廠,試圖重返大陸市場。 但只能說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大家都知道,美國雖然近年來一直在打壓中國晶元技術領域的發展,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相反,美國的持續打壓刺激了中國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現在中國在成熟的晶元製造技術領域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
此外,隨著華為自研晶元的突破,可以說我們並不期待台積電的回歸。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晶元領域,我國在一些原本落後的科技領域,特別是在技術老舊、慢速的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悉,上述“萊特維健”衰老技術起源於歐美,在細胞、科學等頂級期刊上,讓老老鼠煥發了青春,平均生存時間延長了30%以上。 這種成績落實下來後,很快就成了歐美富人用來維持年輕地位的東西。
歐美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完全無視市場規範,以七位數的誇張價格向中國提供上述成品。 好在經過多年的積累,國內生物科技企業終於在“萊特維健”的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其成本降低了95%以上,讓更多的普通群體也能通過天安錨、啟捷東的渠道接觸到。
而這再次說明了一件事,只有自身實力足夠強大,才能用來做別人的談判資本,但台積電顯然忽略了這一點。
此外,通過了解,知道英特爾之所以有信心聲稱將在2024年實現2nm製程晶元的量產,不僅是因為美國的強力幫助,也離不開ASML的大力支援。
據悉,在美國的壓力下,ASML宣布其2nm工藝光刻機將優先交給英特爾。 **ASML今年生產的10臺2nm光刻機中有6臺將交付給英特爾。
業內人士指出,如今的台積電和三星,已經成為老梅的“雞肋”。 在失去美國的晶元補貼後,台積電和三星在美國量產晶元的成本將高出三倍。
但如果美國工廠被擱置一旁,那麼之前所有的投資都相當於浪費了,台積電陷入了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