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土地上,有一條非常神秘的線,雖然看不見,卻不經意間將中國劃分為“兩個世界”,一邊人煙稀少,經濟落後; 另一邊,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幾十年過去了,還是很準的,這條神秘的線叫什麼名字?
它就是“胡煥勇線”。 所謂“胡煥勇線”,其實是中國人口的地理分界線從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衝,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 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
胡煥勇的台詞“?
當然,這和胡煥勇有關,胡煥勇是誰?
胡煥勇,江蘇宜興人,生於1901年11月20日,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中國現代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奠基人。 1923年,胡煥勇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26年赴巴黎大學深造。 1928年,學術成績斐然的胡煥勇回國任教,並從事地理相關研究工作。 1934年,胡煥勇帶領青年教師到蘇北考察水利和鹽墾,開始系統地研究人口地理學。 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1935年,胡煥勇發表了《中國人口分布》一文,編制了中國第一張等高線人口密度圖,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的分布規律。 胡煥勇認為中國人口的分配規律是什麼? 從黑龍江省的艾匯市到雲南省的騰衝市畫一條直線(約45°),這條線東南側36%的土地支撐著全國96%的人口,而西北側64%的土地只支撐著4%的人口,平均人口密度比為426:1。事實上,中國學者早就知道中國東南狹小人口稠密,西北廣袤人口稀少,但沒有人給這種模糊的理解下定義,也沒有人給出有力的資料來證明。 直到胡煥勇劃定的這條線出現,中國人口的分布才得以釐清。 後來,人們稱這條看不見的線為“胡煥勇線”。 之所以叫“胡煥勇線”,除了這條線的意義之外,還有乙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來之不易! 當時,中國大約有4個75億人口,胡煥勇需要獲取全國所有區縣的人口資料,很難想象1935年有多難; 拿到資料後,胡煥勇用1點表示2萬人,在地圖上畫出2萬多個想法,然後畫出有等高線的人口密度圖。 現在,幾十年過去了,胡煥勇的台詞仍然非常準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發現,雖然中國人口已超過10億,但東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為942% 至 58%,和當年相差不大,胡煥勇那條線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規律沒有被打破,實在是太驚人了。 不僅如此,根據研究,400公釐等降水線(中國半濕潤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也與胡煥勇線基本重合。 在中國現代地理學成立和發展100周年之際,開展了“中國地理學百年發現”評選活動,本次活動共發布地理發現30件,“胡煥勇線”僅次於“珠穆朗瑪峰勘測”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