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0,000件10億美元訂單! 英偉達逆轉? 印度真的願意接手!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2-01

1.60,000件,10億美元訂單! 英偉達逆轉? 印度真的願意接手!

眾所周知,英偉達在中國市場開始出現失勢的跡象。

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專用版晶元遭遇了中國使用者的變臉。 起初,中國使用者也表達了對英偉達特殊版晶元的好感,並願意關注英偉達新一輪的特別版晶元。 然而,當英偉達推出並向中國客戶傳送測試樣品時,他們不再想要它了。

畢竟,沒有人願意被冤枉並淪為幕後,更何況這樣做不會便宜多少。

這個時候,就連英偉達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為了彌補這部分收入的損失,必須盡快更換。 英偉達的逆轉似乎即將到來。

據公開訊息,一家印度公司擴大了對英偉達人工智慧晶元的採購。 這一次,他們計畫從英偉達購買16,000個晶元,包括H100和G200。 採購規模預計將從之前的5億元增加到10億元。 目前,這對英偉達來說是個好訊息。 因為它迅速填補了自己的巨大空白。

看到這一幕,你會覺得印度真的很擅長控制。

雖然購買英偉達的晶元是有道理的,但畢竟該公司也要發展人工智慧領域。 但關鍵是,這個新訂單不是現在下達給英偉達的,而是要到 2025 年 3 月。 換句話說,他們的話已經很清楚了,但下乙個訂單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說實話,他們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說要給英偉達下單,尤其是在中國廠商對英偉達不感興趣的關鍵階段。

有了這個措施,我們不禁懷疑他們是否只是想告訴我們,我們不想要的晶元,甚至是我們買不到的晶元,都可以在印度公司獲得並下大訂單。

至於"收購"這是因為這不是印度第一次這樣做。

此前,美光被封禁,要知道美光還在大陸市場溝通談判,何時解禁還不得而知。 印度介入後,積極拉攏美光,給了美光一系列補貼,就是讓美光在印度建廠。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美光計畫在內地增加投資超過40億。 因此,印度削減了投資,美光尚未實現超過40億的投資。

現在,英偉達的晶元很酷,在印度再次脫穎而出,你不得不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喜歡它"接機"?如果是這樣的話,像美光這樣的公司,他們至少會給出真實的東西,但英偉達,這個 2025 年的大訂單,現在要出來了"炫"我真的不明白。

當然,他們可能也想藉此機會展示英偉達,發展本地人工智慧領域。 但是英偉達會關注他們嗎? 與其他印度公司相比,英偉達可能會更關注大陸市場。 尤其是英特爾、AMD等公司,可能覬覦自己在內地的市場份額,事實上,如果放任不管,市場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浪費掉。

你覺得怎麼樣? 歡迎留言、點讚、分享!

相關問題答案

    600億件656億美元!1 10月份,中國晶元進出口形勢非常好

    晶元是現代資訊科技的核心和基礎,是國家競爭力和安全的重要標誌。近年來,我國晶元產業發展迅速,有趕超美國的趨勢。為此,美國揮舞著 制裁大棒 打壓中國晶元產業。然而,事實證明,中國晶元產業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不僅沒有被打敗,反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海關總署資料顯示, 月,我國晶元進出口總額達億顆,同...

    中國企業取消970億美元晶元訂單,外媒稱推卸責任

    從年開始,隨著美國逐漸失去中國的晶元市場,英偉達 高通 英特爾等公司坐以待斃,紛紛呼籲拜登取消對華封鎖,重新向中國開放半導體產品,否則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巨大衝擊。據國外 報道,美國晶元專案並沒有阻止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反而搞砸了自己的技術,現在中國企業正在加緊生產晶元 光刻機等產品裝置,實現國產...

    突破美國封鎖,中國拿下10億晶元訂單,強勢衝出國際市場

    烏茲別克塔什干地區新聞中心 發布了一則重磅訊息,宣布該國已與中國山東省德州市就一項條約達成協議晶元與半導體生產達成價值高達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明年中國公司將在烏茲別克塔什干州奇爾奇卡地區建設德克薩斯州科技園區,致力於打造先進的微晶元生產設施。是的中國晶元該行業在國際市場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標誌著...

    美國一家晶元公司耗資10億美元未完成的專案,被一家中國公司接管,製造40nm晶元

    中國晶元市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儘管是本地的晶元製造技術相對落後,但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人士晶元企業的眼睛。然而,美國最大的晶元OEM代工GF工廠在成都英吋正在建設中晶圓廠在專案中遇到了困難,最終導致了糟糕的收尾。然而,最近傳出的訊息令人鼓舞華虹集團成為該項目的接收方,將繼續建設該專...

    10年投資100億美元,小公尺汽車未來前景如何?

    自年以來,小公尺宣布了進軍汽車行業的計畫。經過七年的不懈努力,小公尺汽車已投入超過億元,建立了一支多人的研發團隊。小公尺汽車成立智慧型電動汽車全資子公司,年投資億美元造車。中國科技界的傳奇人物雷軍甚至表示,他願意賭上自己的一生榮譽,為小公尺汽車而戰。在這個國產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時代,小公尺汽車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