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奧伯特(1894年6月25日-1989年12月28日),德國火箭專家,歐洲火箭之父,現代航天學的奠基人之一,與齊奧爾科夫斯基和戈達德一起成為航天學的先驅。 他關於火箭推進的經典著作被整整一代工程師視為航天領域的“聖經”。
奧伯特於 1894 年 6 月 25 日出生於赫爾曼施塔特,這個地方當時屬於奧匈帝國,後來由於邊界的變化而屬於羅馬尼亞。 12歲時,在凡爾納的著作《從地球到月球》的影響下,他開始著迷於星際旅行。 1913年,奧伯特前往慕尼黑學習醫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伯特被徵召入奧匈帝國軍隊當兵,中斷了學業。 但他專注於航天學的基礎理論研究。 他閱讀了他能找到的關於火箭和太空人的一切,包括齊奧爾科夫斯基的。
1922年,奧伯特敏銳地意識到,太空飛行器的誕生不再是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乙個迫在眉睫的現實。 他堅信,只有火箭才能在無限的宇宙中翱翔,人類完全有能力在這輛神奇的載具中探索宇宙的奧秘。 於是,他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彙編成一篇文章**,一枚飛向星際空間的火箭,於1923年初與世人分享。
在這篇文章中,Aubert 提出了四個令人信服的論點。 首先,以當時的科學水平,製造一台可以飛越地球大氣層的機器是完全可行的。 其次,通過一些改進,機器可以以驚人的速度突破天空,永遠不會回來,甚至擺脫地球的引力。 同樣,這台機器可以載人而不會對他們的生命構成任何威脅。 最後,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有可能製造出這樣的機器。
在奧伯特,他深入研究了許多關鍵問題,包括火箭運動的基本原理、高空火箭的具體概念以及理論宇宙飛船的藍圖。 他的思想深邃而獨創,令人嘆為觀止。
《星際太空火箭》經過修訂和充實,並於 1929 年更名為《太空之路》。 這是一本關於火箭和太空飛行的相當全面的書,出版後在德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1927年,一群德國火箭和太空飛行愛好者自發成立了“德國星際導航協會”,奧伯特擔任主席。 該協會確立了“造福人類”的宗旨。 他們在柏林郊區的火箭發射試驗場測試了粗液態火箭。
1928年秋天,當科幻電影《月亮女孩》的製作公司向奧伯特等人發出製造火箭的邀請時,他們開始了一場獨特的科學探索。 他們精心設計並建造了乙個 1一枚8公尺長的火箭和一艘載人飛船,似乎在挑戰未知的宇宙。 儘管由於缺乏均勻燃燒速率的木炭燃料,火箭在篩選時未能成功發射,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繼續探索。 這一經驗使他們積累了開發火箭的寶貴經驗,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礎。
在回憶這段往事時,布勞恩深情地說:“奧伯特在火箭的研究和應用上一直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專注。 他不僅宣傳和撰寫有關火箭和太空飛行的文章,而且還鼓勵其他人投身於這項偉大的事業。 他的智慧和熱情無疑在推動人類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1930 年 2 月 23 日,奧伯特在航海協會一些年輕火箭志願者的協助下,設計並研製了一種用於地面測試的火箭,在 6 秒內消耗了 90 公斤液氧和 1 公斤汽油,產生了 686 Ox的推力,但不足以讓火箭飛行。 1931年3月14日,在奧伯特的帶領下,德國航海協會研製的微型1號火箭發射公升空,進行射程200公尺的試驗,實現了歐洲第一枚液體火箭的飛行。
從 1933 年起,Aubert 協助他的學生 von Braun 開發了 A1 液體火箭,到 1940 年,他成功開發了 A4 火箭。 納粹德國由於戰爭的需要,決定將A4火箭改裝成V2飛彈。 該火箭全長14公尺,總重量13噸,頂部裝有一噸炸藥的錐形彈頭,飛行高度為189公里,最大射程為320公里。 1942年6月30日,第一枚V-2飛彈首次發射失敗,同年10月3日第三次V2飛彈發射成功。 隨後,納粹德國向戰爭中投擲了大量V-2飛彈,屠殺了歐洲的和平居民,但V-2飛彈並沒有改變德國法西斯主義毀滅的命運。
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奧伯特被美國監禁了三個月,同年8月獲釋回鄉當家庭教師。 1955年,應布勞恩的邀請,奧伯特赴美協助布勞恩進行火箭研製,並擔任美國陸軍紅石兵工廠顧問。 在1955年至1958年之間,他寫了兩本書,一本是關於十年內火箭發展的可能性,另一本是關於人類登陸月球的可能性。 1958年,奧伯特親眼目睹了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布勞恩的主持下研製的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實現了他早年飛向星空的夙願。 同年,奧伯特退休回到德國,並被選為德國聯邦空間研究學會名譽主席,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哲學問題。
奧伯特直到95歲才去世,他是“現代宇航三劍客”中唯一乙個見證了從第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到衛星發射再到載人登月和穿梭機和空間站發展的完整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