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河3》中,梁家出現的那部分,可以被塑造成神。
讓我體會一下“官僚資本主義買辦”的震撼是什麼,梁凡這個年輕的買辦大師,打著“引進外資”“拯救國有企業”的名義,搞的是內外勾結、挪用國有資產的生意,因為他所謂的“合資”,其實就是把那些收益好、競爭力強的國有企業和工廠賣掉......在那些日子裡,這被稱為“美少女先嫁”。
為了方便外資進入和收購國有企業,有必要使企業在年底......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和低估值他們甚至不得不故意撤走工人,買斷他們的資歷,這樣乙個好的工廠就會變成乙個荒蕪的空架子。
這時,梁師傅帶來了外資,成為了“救世主”。
不可否認,一大批國有中小企業確實存在技術落後、產品迭代緩慢、架構臃腫、人員膚淺等問題,確實需要改革,但還是有更多效益好、自己拳頭產品、自己市場價值的國有企業。
改革的手段有很多種,這種“自我切割”式的改革,其實就是要擁有資產,出賣工人的利益,這種改革的目的不是拯救企業,而是摧毀企業,瓜分“巨人的屍體”,最終不是企業,也不是工人, 也不是國家,而是少數投機者和買辦。
幫梁凡安頓下崗職工的楊勛忍無可忍,梁凡對楊勛說了什麼?
當然,適者生存......“你以為這些人會關心普通人的生死嗎?
你是不是看梁家這個官僚都,是怎麼對待楊勛的?
的確,楊勛本人不乾淨,做假賬,他確實只是乙個出身底層的小商人暴發戶,而且有貪婪......為了梁家和梁思深
可是你梁家當初就答應梁思深和楊勛成立合資公司,一開始並沒有參與經營和財務工作,商場建到一半的時候,大銀行家就帶著老洋人買辦咄咄逼人地核賬,然後以假賬威脅,逼迫楊勛終止合資, 按照梁爹的想法,他可以一邊把楊勛送進監獄,一邊吞下楊勛投資的所有資產,這也是幾千萬的資本......他們一方面是理直氣壯地指責楊勛道德敗壞,另一方面是自己家在做更大規模的詭計搶劫,這實在是雙重標準,我甚至認為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乙個陷阱,他們只想吃掉關於楊勛的一切, 小老闆,順便讓他死吧。
這就是“官僚資本”和“大買辦”的可怕之處,他們權力滔天,心思縝密,手段惡毒,翻臉不認人,遊戲規則只有別人的錯,沒有錯......他們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但只要別人有絲毫的錯誤和誤解,他們就會立即被毀掉。
梁家從來沒有看不起楊勛和雷東寶這樣的人,梁家的父親在見到楊勛之前,就扣掉了乙個心懷不軌、自謀私的滑頭小人帽子,梁家認為雷東寶是農村暴君,不是企業家,梁思深的爺爺王先生直接說雷東寶夫婦是“低人一等”......90年代初,他們住在上海一棟有院子的豪宅裡,有菲律賓女僕,並譴責所有努力起床的人都是“道德敗壞”。
這個故事根本不是楊勛和梁家的恩怨,而是90年代外資與內資的和平與鬥爭。
就像那個勸說楊勛問楊勛的老沈一樣,你真的沒有留下乙個反手? 如果你不留下來,那就麻煩了。
在買辦官僚資本下,所有的國家資本、小企業主、小商人都是被打壓和剝削的物件,在時代的洪流下,真正的“人民”甚至沒有資格參與這場遊戲。
在他們看來,楊勛之流不過是白手套狗腿而已,根本不配分享他們的盛宴。
在所有資本主義中,官僚資本是最可怕的,最令人憎惡的,也是最無底洞的。
讓我們想想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的劇烈變化,劇變誕生後的“財閥”和“寡頭”,原本是體制內“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嗎?
好在時代洪流中,我們擁有一大批中流砥柱,守住了底線。
《大河》拍得不錯,但它並沒有美化“上流社會”,而是暴露了他們的真面目,告訴我們——“信仰不是血緣遺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