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耀春(四川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一。 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於16世紀後期出現在羅馬。 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不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注重穩定、和諧與安寧,裝飾簡單,巴洛克式建築強調曲線、流動性和華麗的室內外裝飾。 這種華麗主要表現在建築高大、奢華、錯綜複雜的立面,室內裝飾大量使用鍍金或鍍金,選擇造型奇特的扭曲柱子,以及採用“向上透視”方法繪製的天花板畫。 早期的巴洛克式建築以教堂建築為主,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羅馬耶穌之母教堂(1584年落成),由建築師加科莫·德拉·波塔(Gacomo della Porta)設計。 隨著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天主教的復興,巴洛克式建築開始在天主教歐洲地區廣泛流行。 在義大利,已經形成了幾個重要的巴洛克式建築中心,如威尼斯、那不勒斯、都靈、萊切、巴勒莫等,並湧現出一批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師,如羅馬的貝尼尼和博羅公尺尼,威尼斯的朗格納和都靈的瓜里諾瓜里尼。 巴洛克式建築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德國南部和奧地利等講天主教的德語地區以及波蘭和捷克共和國等東歐的拉丁語文化圈也很普遍。
法國也是乙個天主教國家,但從弗朗索瓦一世時代開始,法國就表現出強烈的宗教自治傾向。 17世紀下半葉,法國取代西班牙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建造了一座巨集偉的新皇宮——凡爾賽宮,從那時起,歐洲大陸的王子和貴族紛紛效仿建造豪華宮殿。 嚴格來說,法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與其他天主教國家的巴洛克建築風格有很大不同,它保留了更多的古典主義元素,這也是為什麼17世紀的法國也被稱為法國的“古典時代”。
在拉丁美洲,巴洛克式建築隨處可見,這些巴洛克式建築具有強烈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特色。 如果我們在西班牙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哥教堂和墨西哥城的大都會大教堂之間做乙個簡單的比較,不難看出風格上的相似之處。
新教地區對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接受度相對較低。 在英國,只有少數建築表現出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特徵,例如倫敦的新聖保羅教堂。 相比之下,英國人更喜歡樸素、微妙的古典風格。
二。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沙皇宮廷就聘請了義大利建築師參與克里姆林宮的建設,儘管此時具有義大利特色的建築數量相對有限。 拉丁西方建築風格的大規模引入是在彼得大帝的宗教改革期間。 自 1703 年以來,彼得大帝從西歐聘請了許多建築師來建造乙個新的首都聖彼得堡,他希望它能與他在西歐國家旅行時看到的一些首都相提並論。 義大利建築師帶來了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 應該強調的是,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沙皇**有兩種不同的巴洛克風格:一種是彼得大帝巴洛克風格,在聖彼得堡很受歡迎; 另一種是納雷什金巴洛克風格或莫斯科巴洛克風格。 粗略地說,前者包含更多的西歐巴洛克式建築元素,而莫斯科巴洛克式則保留了更多的拜占庭-東正教建築傳統。 彼得大帝巴洛克風格的乙個典型例子是彼得宮,也被稱為凡爾賽宮。
沙皇巴洛克式建築的鼎盛時期是伊莉莎白女王(1741-1762年在位)統治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巴洛克式建築被稱為伊莉莎白時代的巴洛克式建築。 伊莉莎白是建築的狂熱愛好者,正是在她統治期間,冬宮的最終版本,羅曼諾夫王朝巴洛克式建築的巔峰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 這一時期的巴洛克式建築的領頭羊是義大利建築師Bartorommeo Rastrelli(1700-1771),因此“伊莉莎白時代的巴洛克風格”也被稱為“拉斯特雷利式的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確實滿足了皇室的需求:因為它注重巨集大的規模和華麗的裝飾,既能營造出王室的威嚴,又能造就新帝國的實力。 除了宮殿建築外,拉斯特雷利還在聖彼得堡建造了許多巴洛克式的宗教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斯莫爾尼大教堂。
在今天的基輔,拉斯特雷利還留下了一些著名的巴洛克式建築,包括伊莉莎白下令建造的馬林斯基宮。 與豪華而氣勢磅礴的冬宮相比,馬林斯基宮的面積要小得多,但其裝飾卻很優雅,以白色和藍色為主色調。 自建成以來,馬林斯基宮一直是重大政治活動的場所。 大約在同一時間,拉斯特雷利在基輔建造了聖安德魯教堂,該教堂採用了希臘十字架的集中布局,這在東正教教堂中更為常見。 聖安德魯教堂的中心是乙個圓形的義大利圓頂,但在圓頂的頂部有乙個俄羅斯建築常見的洋蔥頭尖頂,教堂角落的四座細長尖塔也具有強烈的當地建築特色,這表明它是一座混合風格的建築。
三。 巴洛克建築風格在亞洲的傳播,基本上是沿著大航海時代的貿易路線進行的,在印度、菲律賓、日本等地都很流行。 傳教士在歐洲巴洛克式建築向亞洲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在亞洲的一些港口城市建立了立足點,如印度的果阿、菲律賓的馬尼拉、日本的長崎和中國的澳門。 這些港口城市**是一些最早的巴洛克式建築的所在地,例如葡萄牙人在印度果阿建造的無辜耶穌教堂和中國澳門的聖保羅教堂。 無辜耶穌教堂是典型的葡萄牙巴洛克風格,而聖保羅教堂的主立面在形狀上與羅馬耶穌之母教堂的主立面相似。
1739年,在《貝爾格勒和尼斯條約》簽署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與奧斯曼帝國和基督教的和平時期。 正是在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蘇丹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學習歐洲藝術和建築。 伊斯坦堡出現了一種新的建築風格,建築歷史學家稱之為“土耳其巴洛克式”或“奧斯曼巴洛克式”。 早期的奧斯曼巴洛克式建築包括一些亭台樓閣、部分室內裝飾、聖索菲亞清真寺(最初是拜占庭時期的教堂)的施粥大廳大門等。 在18世紀下半葉,蘇丹建造了許多具有歐洲巴洛克式建築元素的帝國(或皇家)清真寺,這些清真寺是奧斯曼巴洛克風格的代表,象徵著奧斯曼帝國的復興。 然而,最精緻的奧斯曼巴洛克式建築是小型噴泉和亭台樓閣,它們幾乎與歐洲鼎盛時期的巴洛克風格一樣華麗和複雜,但它們並不是歐洲巴洛克建築的複製品,而是歐洲建築元素和奧斯曼建築元素融合的產物。
一般來說,巴洛克式建築風格以教堂建築和宮殿建築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當巴洛克建築在其他地區扎根時,往往吸收了當地的建築元素,並顯示出文化融合的特徵。 在18世紀中後期,當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在歐洲逐漸消退並過渡到新古典主義時,它在歐洲以外的地方仍然很受歡迎。 例如,這一時期的古巴,建造了一座具有強烈博羅公尺尼亞風格的哈瓦那大教堂; 19世紀的奧斯曼帝國產生了更奢侈的新巴洛克式建築。
光明**“2024-02-19,第14版)。
*:光明網-“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