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資本今日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董事會宣布,鮑凡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提名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成員; 謝奕靜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並再次由首席執行官委任為首席執行官。
同日,彼亦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包凡曾被譽為“併購之王”,在資本圈頗有名氣。
自2005年成立以來,由他創立的華興資本先後參股了理想、蔚來、速騰聚創、華大智造、泡泡瑪特等多家知名企業。
但自今年2月以來,一直有訊息稱“併購之王”已經失去聯絡。
此後,又有“包凡正在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包凡的留存期已延長”、“包凡繼續配合調查”等訊息傳出。
如今,“併購之王”被調查後辭職了,那麼今年中國發生了哪些併購事件呢?
早在2023年1月,就有報道稱比亞迪擬收購宜安財產保險100%股權。 目前,宜安財產保險的破產重整計畫已基本完成,收購工作正在進行中。
5月,比亞迪以36億元完成對宜安財產保險的收購,持股比例達100%。
同月,宜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動,公司名稱變更為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原法定代表人、骨幹人員及股東全部退出,增設比亞迪為全資股東。
事實上,比亞迪已經開始涉足保險業務。 2013年,比亞迪入股前海保險交易中心(深圳),2022年3月,比亞迪保險經紀獲批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為保險經紀業務。
不過,對於比亞迪來說,此次收購不同於一家只能銷售汽車保險產品的保險經紀公司的保險中介牌照,而是獲得了業內罕見的全資保險牌照。
業內推測,比亞迪成為業主後,將申請將宜安財產險的業務範圍擴大到汽車保險。 在正式收購宜安財產保險後,比亞迪或將重點放在汽車保險,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保險領域,打造更強的產業鏈生態閉環。
2023年1月,拉卡拉宣布擬動用自有資金1755萬元收購公司聯營公司建聯科技(廣東)**70%股權,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建聯科技100%股權。
據了解,Lakala是一家商戶數字運營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分為支付業務和技術服務。
支付業務涵蓋線上線下B2C支付、B2B支付、跨境支付等多種場景。 技術服務通過自建的“支付、金融、拓客”等SaaS技術平台和雲巢門店數位化運營平台,為商戶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IT技術服務和一鏈運營服務。
建聯科技是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商。 致力於通過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技術驅動的產業數位化服務平台和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AI機械人產品,為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數位化運營和融資解決方案。
拉卡拉認為,收購建聯科技股權,主要是利用其為行業和小微客戶提供數字金融技術服務的經驗和技術,共同開發公司多年來積累的大量行業和小微客戶資源。
2023年2月,宣布完成對醫療資訊資料提供商GBI的併購,實現“AI+醫療大資料智慧型全鏈條洞察”,服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CRO、醫療投資等企業,為專案研發、管線規劃、市場准入至商業化的全鏈條提供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支撐。
據了解,GBI作為醫療業務解決方案服務商,目前擁有三個貫穿藥物和器械開發生命週期的資料庫,分別是:SOURCE全球藥物資料庫、Metro Researcher Database和Devint醫療器械資料庫。
收購完成後,GBI將成為HCG的重要推動力和關鍵增長引擎。
2023年2月19日,同程旅遊宣布擬以不超過7億元的價格收購同程旅遊。 同程旅遊主要從事入境、國內和出境旅遊,旗下13家旅行社在旅遊市場擁有數十年的經驗。
同程旅行表示,如果收購完成,將有效補充和延伸同程旅行的現有業務:一方面,將深化同程旅行對上游核心資源的控制; 另一方面,隨著企業產品能力的增強,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豐富、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
10月24日,同程旅遊在香港聯交所宣布,已完成收購銅程旅遊100%股權的協議簽署,成本為人民幣6元91億元。
2023年2月,有訊息稱,阿里巴巴生活服務板塊旗下的 Ele.me 店業務(原“口碑”)將與高德合併,原門店業務負責人張亮將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CEO劉振飛匯報,而不是向高德CEO劉振飛匯報。
3月22日,高德宣布與阿里本地人壽的店內業務Koubei正式合併。 未來,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到門店業務全部整合到高德地圖入口。
高德與口碑的合併,也是基於高德的地理位置資訊服務,拓展本地生活服務。
據悉,合併後,高德有望將地圖導航功能疊加到門店服務上,更直觀地展示圍繞消費者的生活服務資訊。
2023年5月,瑞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原股東趙鵬退出,新股東北京網通科技***及全資股份; 公司註冊資本由100萬元增至750萬元,增幅達650%。
公開資料顯示,烏鴉科技的主要產品是互動系統Project Flow,以及僅由Flow的“Listening**”模組製作的器樂流(MusicFlow)。
早在2017年2月,就宣布將全資收購Raven Technology。
當時有訊息稱,收購烏鴉科技後,團隊將組建智慧型家居部門,烏鴉科技創始人呂成將擔任智慧型家居硬體總經理,直接向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琦匯報。
陸琦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這是引領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步,對於奠定智慧型互動平台的領先優勢,打造軟硬體融合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瑞文科技在成立之初就打算在軟硬體結合的基礎上打造一款作業系統,這與李彥巨集一直看好的“軟硬體結合”是一致的。
因此,此舉也被外界視為“軟硬兼備”的實際行動。
2023年5月,世紀睿智全資子公司億江未來科技(杭州)**全資收購“交朋友”,擁有“交朋友”核心IP及所有相關賬號。
5月10日,世紀睿智科技控股宣布計畫更名為“Make a Friend Holdings”,對應的英文名稱也將變更為“Be Friends Holding Limited”。
世紀睿智科技表示,隨著集團產業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和多元化發展戰略部署的不斷推進,董事會認為,建議變更公司名稱將為公司提供更合適的企業形象和戰略方向,更能體現公司加強新**業務的決心。
這意味著世紀聖人科技已經完成了對交友的全資收購,交友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資金,實現了借殼上市。
2023年5月12日,J&T Express宣布已與順豐控股控股子公司豐旺控股簽署《股權轉讓協議》。 深圳J&T**Chain是J&T Express的子公司,計畫成立1183億元,收購豐旺控股子公司深圳豐旺資訊科技100%股權。
對於此次收購,順豐速運表示,目標公司仍處於發展初期,持續虧損,這**可以消除目標公司虧損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
J&T表示,公司一直專注於電商快遞領域,不斷優化電商快遞服務體驗。 此次收購豐旺,將有助於鞏固強聯在電商快遞領域的優勢,提公升強通的綜合服務能力,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同年7月,深圳市豐旺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順豐速運子公司深圳豐旺控股退出股東,增補J&T Express子公司深圳J&T Chain***為股東和全資股東,公司主要人員也發生了變化。
6月29日,美團宣布已簽署協議,收購光年以外的所有權益,總對價約為233億美元,債務承擔約367 億美元,以及 1 美元現金。
光年超越由美團聯合創始人、公司前董事、關聯人士王慧文創立並控股。 目前光年之外的淨現金總額約為285億美元,轉讓協議完成後,美團將持有光年100%權益。
據了解,王慧文因病退出。
而美團支付了 2 個33億美元,用於外國投資者。 加國內367億元的債務,相當於美團把投資者的錢都還給了光年之外。
隨後,王慧文的股權被免費轉讓給美團。
然而,王慧文和王興是“老戰友”。 他們應該在**之後選擇最佳選項。
2023年8月,深圳邦信小額貸款發生多項工商變動,企業名稱變更為東方資產原股東深圳鵬貸,東方邦信榮通控股有限公司退出,東鵬飲料增設為全資股東,同時公司註冊資本由15億元至3億元。
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劉麗華,業務範圍為專業從事小額貸款業務(不吸收公眾存款)。
這一舉動在當時也被人嘲笑:“東鵬不賣酒,搞金融? ”
然而,近年來,無論是網際網絡還是行業,都有很多企業涉足金融領域。
對於東鵬來說,這一舉措一方面可以利用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為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援; 另一方面,或許讓東鵬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金融化模式。
2023年8月,友華科技下屬公司小炮誠豐網路科技(北京)**工商變動退出股東行列,北京網通科技***增補為股東和全資股東。
據悉,右中風科技是一家做空**的科技公司。
據了解,其好看的業務也是做空的,致力於打造泛知識短平台,涵蓋知識、生活、健康、文化、歷史、科普、科技、情感、資訊、影視等領域。
然而,在這個短期野蠻增長的時期,許多網際網絡公司正在涉足短期增長。
此舉可能是為了在短場爭奪戰場上的霸權。
8月28日,小鵬汽車宣布有條件同意58最高代價為35億港元,為收購滴滴智慧型汽車開發業務的資產,涵蓋**智慧型電動汽車的研發、設計和工程開發。
小鵬汽車表示,雙方將在滴滴平台小鵬車型運營、品牌營銷、金融保險服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機械人計程車、國際市場等多個領域探索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機會。
11月13日,小鵬汽車發布公告稱,收購滴滴智慧型汽車開發業務資產的首批交付已於同日完成,首批交付後,目標集團各成員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目標集團財務業績將納入集團合併財務報表。
在市場、充電網路、金融保險、Robotaxi運營等方面,滴滴要麼有資料,要麼有經驗,要麼有資源,對於小鵬汽車來說,可謂是長了翅膀的老虎。
2023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娛樂集團旗下阿里影業宣布,已與阿里巴巴百瑞馬集團全資子公司阿里巴巴投資***簽署股份購買協議,根據該協議,阿里影業將有條件收購運營“大麥”品牌的小馬傳媒控股有限公司(“目標公司”)。
阿里影業將進一步提公升線下娛樂業務的品牌知名度,擴大“大麥”品牌在現場娛樂產業價值鏈中的上游影響力,包括活動主辦與推廣、場館運營和藝人管理。
阿里影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阿里影業將與小馬傳媒一起定位為阿里巴巴娛樂集團的線下娛樂旗艦平台。
此次收購被業界視為阿里巴巴在娛樂業務上的再努力。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裡,阿里娛樂確實做出了不少動作,比如精彩的鴨子相機、線上演唱會、炫酷的動作。
這些都表明,阿里加大了對娛樂業的投入。
10月16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習啟巨集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原股東退出,英雄互娛旗下天津英雄金融控股科技增補為股東和全資股東。
習啟巨集軟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徐巨集偉,註冊資本約1333萬元,業務範圍包括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技術諮詢、計算機系統整合等。 智財權資訊顯示,公司已註冊《大航海時代》《三國決鬥》等多項遊戲軟體著作權。
兩家公司都是遊戲廠商,算得上是志同道合的人。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名氣並不大,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
2023年10月,貝殼宣布已與愛航天簽署股權收購協議,收購完成後,愛航天將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交易對價不超過15左右5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愛空間是北京的老牌家裝品牌之一,殼牌還收購了盛都和被窩兩大裝飾品牌,均已被殼牌收購。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擬納入愛空間,將進一步豐富貝殼的家裝品牌和產品矩陣,或將進一步推動貝殼實現規模和效率的突破。
2023年11月10日,零食忙得不可開交,趙一鳴宣布戰略併購。 合併後,兩家公司在人員結構上將保持不變,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
但好景不長。
據**報道,邊品子的全資子公司廣元聚一於11月27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理由是趙一鳴零食在雙方合作期間故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了中小股東的知情權。
這有點尷尬。
距離宣布合併才半個月,就已經到了上法庭的地步。
2023年11月28日,阿里健康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簽署135以12億港元的代價,獲得阿里媽媽醫療健康品類的獨家營銷審評權和附屬權益。 交易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在阿里健康持股比例將從5699%上公升到6383%。
今年1月18日,阿里健康宣布,公司已完成對安利瑪瑪醫療健康品類獨家經營權的收購。 根據股份購買協議進行擬議收購的所有先決條件均已滿足,共計25個根據股份購買協議的條款和條件,以每股4.5股的利率發行了5,800,000,000,000股對價股份發行價港幣50元獲分配及發行予賣方,目標公司成為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據多家機構分析,阿里健康收購母集團醫療健康品類廣告營銷業務,有望推動醫藥電商平台業務增長。
12月5日,蔚來汽車在香港聯交所宣布,公司已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收購部分生產裝置和資產簽署最終協議。
根據這些確定性協議,蔚來汽車收購了江淮乘用車公司三家工廠的庫存、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的構造和裝置,總價不含稅約人民幣31元6億元。
據了解,這包括江淮汽車和蔚來合作的兩家工廠,即蔚來F1工廠和蔚來F2工廠。
其中,F1工廠主要負責生產蔚來ES8、ES6、EC6、ET7、ES7等車型; F2工廠主要負責ET5車型的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蔚來汽車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財報中解釋,如果蔚來汽車的汽車完全由自己製造,製造成本將下降10%。
前一天,工信部整車廠信用資訊管理系統**出現了蔚來的名字,這意味著依託江淮主機廠的蔚來終於有了自主生產資質。
換言之,蔚來收購江淮汽車的裝置和資產,是為了自主生產,降低成本。
2023年12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法第二科公布了《北京京東健康***收購唐山巨集慈醫療管理***股權案》。
公告內容顯示,北京京東健康與唐山巨集磁、北京唐巨集及其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北京京東健康擬收購唐山巨集磁51%的股份。
本交易前,北京唐鴻與京東健康關聯主體分別持有唐山巨集慈51%及49%的股份,共同控股唐山巨集慈。 交易完成後,京東健康及其關聯實體將合計持有唐山巨集慈100%股權,並將單獨控制唐山巨集慈。
唐山巨集慈於2016年6月在中國河北省成立,主要從事唐山市綜合醫院的醫療服務業務。
有觀點認為,在京東健康現有業務中,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醫藥及保健品的銷售。
對於京東健康來說,此次收購相當於開啟了線下醫療體系,可以一體化開發。
從這些案例來看,滴滴、快地、58.com Ganji.com、美團、Dianping.com 等大規模併購案例較少。
僵局後合併的情況很少。
就像英雄互娛收購啟紅遊戲一樣,雖然是同類業務的併購,但兩者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有待提公升。
J&T收購鳳望控股、同程旅遊收購同程旅遊、比亞迪收購宜安財產保險、拉卡拉擬收購建聯科、京東健康收購唐山巨集慈,都像是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補短。
至於高德與口碑的合併,阿里影業收購大麥,阿里健康收購阿里媽媽醫療健康品類的獨家權利,都算是集團內部資源整合。
據IT orange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將有431筆併購交易,相關交易金額約1782筆3億元,同比減少,較上月減少,與2021年相比,各方面幾乎“減半”。
從併購交易數量來看,2023年是自2018年以來近六年來的最低點,而從併購交易規模來看,2023年將達到近九年來的最低點。
可以看出,併購的熱度正在逐漸消退。
現在對於收購方來說,更多的是選擇自己的業務短板,合併某項業務; 對於被收購方來說,相處不來就“出賣”的策略不好,出錢的人開始“挑”。
2024年將有哪些併購交易? 您可能希望在評論部分留下您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