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在基辛格訪華期間,助手約翰看到乙份報紙上有英文新聞稿“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 ”警覺之下,他立即走近中方負責人,一臉嚴肅地詢問口號是怎麼回事,並要求中方給出合理的解釋。
當這件事被報告給***,**哈,讓工作人員回覆他們時,基辛格聽到了***的“國際笑話”,一掃先前的緊張,也笑了起來。
那麼,美方代表訪華期間開了什麼樣的“國際玩笑”呢? 為什麼這個“國際笑話”化解了美國人的緊張情緒?
回首當時,尼克森訪華前後的歷史背景是獨特而複雜的。
在與蘇聯的關係中,中國和美國走了非常相似的道路。 六七十年代,中蘇關係十分緊張,蘇聯與蒙古達成協議,將蘇軍趕到蒙古南部,中蘇已經硝火四溢,1969年鎮寶島爆發武裝衝突雙方關係已跌至最低點。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大力發展軍事工業,蘇聯的軍事實力明顯增強,不斷進行軍備競賽,與美國競爭。
在國際形象中,六七十年代,原子彈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的第五大核大國; 在國際地位方面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71年,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上大笑,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終於恢復了。
另一方面,美國在經濟衰退中,在美蘇爭奪霸權的鬥爭中處於守勢,其國際霸權地位明顯動搖。 此外,國內的反戰情緒也愈演愈烈,人民和國會堅決反對戰爭的繼續,國家和世界的形象都受到了動搖。 尼克森擔任美國,迫切希望擺脫戰爭的泥潭。
大環境決定小氣候,其中很多國際國內因素導致了中美之間的破冰,雙方都需要在這種敏感而脆弱的背景下抓住機遇。 所以,一定要小心地“把握”和控制,稍有不慎,那麼破冰的勢頭就會停止,過去鋪下的伏筆就會白費。
1971年,基辛格作為先遣隊來到中國,肩負尼克森委託會見中方的任務。 7月9日中午,基辛格一行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北京南苑機場,中美之間的破冰船啟程。
基辛格一行人住在釣魚台迎賓館5號樓,同一天,他的助手約翰在他的房間裡發現了乙份英文版的報紙,上面刊登了***語錄“全世界人民應該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 ”約翰看到這一幕,非常緊張,這句話的意思與以後的會議很不協調,他趕緊找到中方負責人,問報紙上發生了什麼事。
他表示希望報紙被錯誤地放在房間裡,並要求中方給出合理的解釋。 但負責人也一頭霧水,看完後才發現,報紙上刊登了***的一句話。
關於這句話的由來,我們不得不把時間線拉回到1970年。 同年4月30日,美南美軍隊大規模入侵“紅色高棉”,企圖進一步擴大戰爭,5月4日,中方發表宣告,強烈譴責美方的行為。 5月20日,**被公布“五二宣告”支援西哈努克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鬥爭。
在基辛格訪華前夕,總理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他擔心這些口號會給基辛格一行帶來誤解,影響隨後的和談。 於是他要求***撤下這些標語橫幅和報紙,但***認為基辛格這次是秘密訪華,不想洩露這些資訊,於是示意***一切都保持原樣,沒有任何改變。
因為一切都不變,基辛格來到北京時看到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口號。 不了解真相的美國代表非常緊張,擔心這次訪問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於是急忙詢問中方是不是搞錯了。
由於當時情況極其特殊,負責人向***匯報此事,聽後哈哈大笑,於是開了個“國際玩笑”,讓工作人員告訴美方“口號上的口號是開炮,美國不也整天喊著消滅共產主義嗎? 這是空對空的。 ”
這個看似邊緣的回答,其實是***幽默風格的體現,早在延安時期就有人說過“饒有興趣地說話。”。任何與***交談過的人都會對他的語言能力印象深刻,這次來訪中國的美國代表也不例外。
基辛格聽到這個“笑話”,也笑了起來,他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把重點放在報紙的內容上,並用它來比喻“開氣炮”,暗示這只是中美之間的“空對空戰”。 後來,基辛格感嘆,中國傳達的過去資訊總是迂迴曲折,粗心的人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在當時是一種先見之明。 ***幽默的語言技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國後,基辛格向尼克森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和分析:“這只是乙個非常空洞的口號,並不具有威脅性。 ”尼克森終於心軟了,準備動身前往北京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1972年2月,尼克森的專機降落在北京機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它終於來了。 中國派出儀仗隊到機場迎接他,他也親自到機場迎接尼克森,尼克森剛走下飛機時,熱情地與尼克森握手,感受到了中國的熱情。
然後尼克森一行人被安排去釣魚台國賓館,在那裡他看到了許多中國特色的東西。 突然一幅畫映入眼簾,中國人用槍指著金髮的外國人,尼克森的臉色頓時一變,他什麼也沒說,徑直向釣魚台國賓館走去。
午宴結束後,**陪同尼克森一行到中南海會見***尼克森和基辛格後,他們互致問候,互暄了幾句問候,然後表示要和基辛格討論哲學問題。 雖然病了,但眼神犀利,活躍不動,站在他對面的基辛格早已體會到了***的風度,感受到了他獨特的個人魅力。
他們一起討論了當時的國際形勢,並提到了與**的談話,當時尼克森和基辛格對中國的立場和態度有了清晰的認識。 他們知道中美之間的堅冰即將破裂,乙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在隨後的談話中,他和尼克森等人沒有討論實質性的外交問題,只是用哲學思維討論了台灣和中國的主權問題。 **對基辛格來說,讓過去的那些政策被埋葬,中國將握手言和,建立新的友誼。
這時,尼克森說起了自己剛到時看到的海報,聽完他的問題後,笑著向他解釋“我們只是在海報上放了很多空炮,比如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帝國主義。 如果我們真的打了你們所有人,我們就不會有任何朋友了。 ”尼克森聽到這話笑了,他也明白了***的暗示。
不久之後,尼克森和總理***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係走上了正軌尼克森在離任時表示,他將在第二任期內“完成中美關係正常化”。
尼克森於1973年再次當選,但由於水門事件醜聞而被迫辭職。 1974年,基辛格代表福特再次訪華時,為福特提出了乙個解決方案: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日本方式”,但這個方案遭到了我們的拒絕。 1975年,福特親自訪華,在與***的一次會面中,福特反口而談,幽默地說:“我們沒有資本,所以我們放開了大炮。 ”福特以這種方式受到批評,但福特沒有聽到其中的含義。
在隨後的幾輪談判中,中美直到1978年才取得多大進展美國承諾乙個中國,並同意“斷絕外交關係,撤軍,廢除條約”。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同意就建交發表公報和宣告。 1979年1月1日,經過長達七年的談判,中美兩國終於真正握手言和。
這盤棋終於結束了,這是一場智慧和耐力的較量,在這7年的比賽中,我們不僅顧及了大局,也堅持了自己的原則。 我們一直主動讓美國完全按照我們的步伐前進正是在美國等國領導人的“精心布局”下,我們才得以在1979年不失原則地與美國建交,這是外交智慧的體現。
“放炮”的國際笑話絕不只是開玩笑,而是外交智慧和語言技巧的高度凝聚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