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第一次見到哥哥,嫁給了火箭軍副司令
1935年12月,紅軍完成25000裡長征壯舉,順利抵達陝北,對於全體紅軍官兵來說,無疑是乙個里程碑式的歷史事件。
而對於紅一軍宣傳部長來說,在完成長征的同時,還收到了乙個好訊息,他家鄉多了乙個妹妹,這讓他高興得加倍,因為這個妹妹比他小31歲!
**,這個名字對於四川廣安人來說無疑是耳熟能詳的。 他出生於乙個商人家庭,父親鄧少昌娶了四個妻子,其中乙個是他的繼母夏伯根。
鄧賢群,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耳熟,她是鄧少昌和夏伯根的女兒,也是***的妹妹。 然而,鄧先群的童年並不順利。
父親去世後,母親獨自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瘦弱的身軀承擔起了繁重的家務。 在這種環境下,“窮人的孩子早早當家”,鄧先群四歲就學會了幫母親做家務。
隨著鄧顯群的長大,她開始與外界接觸,她也知道自己有乙個為天下勤勞的人民而戰的大哥哥——*
這個訊息讓她既自豪又有點害怕。 然而,當她看到一群持槍游擊隊員來到她家時,她開始感到害怕,其中一人也受了重傷。
然而,她的母親告訴她,“不要害怕,他們和你大哥是同乙個人。 這句話讓鄧憲群尊重這些人,不再感到害怕。 鄧顯群的童年雖然充滿艱辛,但她始終堅信,只要像大哥一樣為人民奮鬥,一定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他的母親用智慧和勇氣保護受傷的游擊隊員,讓他們躲在乾草堆裡,並請鄧憲群去看醫生。 雖然飯菜已經準備好了,但游擊隊員們因為內疚而拒絕吃飯,母親用善意的謊言告訴他們安心吃飯。
然而,這個謊言讓鄧先群一家連日面臨飢餓。 為了保護他們,沙本想出了乙個巧妙的方法,讓游擊隊員將他們的**藏在農具中,並護送他們安全通過敵人的前哨。
直到重慶被劉鄧的軍隊解放,鄧顯群和母親才得以見到他們仰慕已久的大哥。 **深深感謝繼母夏伯根多年來為鄧家族付出的辛勤勞動,並邀請她和姐姐一起生活,一起去北京。
** 出於對姐姐學業的關心,她被安排在北京實驗中學,這是一所教學水平非常高的學校。 ** 總是鼓勵你的妹妹努力學習。
鄧憲非常努力,最終考上了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在哈軍工中,鄧先群不僅完成了學業,還遇到了一生的摯愛——李千明。
畢業後,他們一起進入第二炮兵團,成為同事。 因此,兩人的婚姻也被提上了日程。 **聽說後,特意把他們請到自己家裡,對未來的姐夫李千明很滿意,就讓卓林幫忙準備新婚的床單和一些生活用品。
鄧顯群和李千明回軍後,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只買了兩斤糖果和一斤茶葉招待客人。 **我也很滿意,還幽默地對老婆說:“這很好,以後孩子的婚事也會這樣做! ”
後來,這種簡單的婚姻方式被稱為“鄧家族模式”。
那次運動後,**被冤枉,鄧獻群和她的丈夫也被迫去湖北農村接受改造。 臨別前,鄧憲群將4歲的兒子託付給11歲的女兒,教她如何獨立生活,如何互相照顧。
直到***再次出山,鄧先群和丈夫才回到北京,與孩子們團聚。 然而,好景不長,**又被打敗了,鄧憲群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把10塊錢10斤的糧票縫成棉衣,遞給女兒,告訴她:“等不及父母回來,就去找你舅舅。 ”
1976年,隨著這場運動的結束,鄧顯群一家也迎來了春天。 後來,鄧先群被調到總政治部,擔任群眾工作部部長,而李謙明則繼續留在第二炮兵,擔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員。
鄧獻群被授予少將軍銜,李千明於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二炮兵作為我軍一支獨特的戰略核打擊力量,歷來備受推崇。 1991年,**為第二炮兵題寫了《火箭兵日報》,這是為數不多的題詞之一,也是李謙明多次憑藉姐夫的身份實現的。
如今,李千明和鄧憲群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們的愛情故事依然動人。 每次李千明叫妻子的名字,鄧憲都會像年輕時一樣大聲喊“到”,站起來敬禮,讓一家人笑得不停,溫馨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