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浪潮被賽娜載入
1977年3月下旬,第24基地執行了飛彈著陸區的勘察任務。 這次任務是進行第2炮兵從甘肅發射的東風×嘉0x批次飛彈的實彈演習和聯合作戰,我們的基地是測量著陸區。 過去是向西發射,這次是向南發射,彈射點在四川省鹽源縣梅嶼地區,射程近2000公里。 我們基地的具體任務是:飛彈發射後,用點捕獲和跟蹤目標的資料,飛彈的著陸點是否能擊中目標,偏差有多大,並測量飛彈進入被動部分後可以觀察到的所有資料, 並獲得引數,並對結果進行處理以得出結論。
為什麼國防科委決定,遠在四川鹽源縣的24個基地執行投彈區勘察任務,而不是讓附近的西昌基地負責? 這是因為西昌基地是在建的太空基地,24基地是反導飛彈試驗基地,還有乙個終端測量站。 我們執行的飛彈著陸區測量任務,正是國防科委分配給反導試驗基地的14項任務中的“反擊技術和目標特性研究”任務。 如果敵人的戰略飛彈從幾千公里或幾萬公里的距離發射,而我們的預警雷達發現目標,將資料輸入指揮所,指揮所做出判斷並決定制導雷達將在一定距離內引導它,而我方的反導飛彈將在可以摧毀敵人的距離內摧毀敵人的空中飛彈。來襲飛彈,使敵人的飛彈無法擊中我們的目標。
飛彈著陸區勘察不僅是我們基地的一項任務,也是作為反導試驗任務的一次演練,也是我們的訓練任務之一。 我勘測站的幹部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都經過培訓,對工作比較熟練,對完成任務有信心,經過幾次現場演練,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雖然這是我們第一次執行降落區調查任務,但我們認為這足以勝任這項任務。 基地黨委常委對這項任務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門研究,並作了具體的分工。 除了著陸區的測繪站外,我們基地還有乙個預警雷達站參與這項任務。 該站的預警雷達可以在數千公里的距離內提前探測到目標並跟蹤它,直到飛彈落到地球的避風角落。 基地與發射場第一區域**直接相連,在發射、跟蹤、測量等方面相互接觸。 基地常委會決定,由我帶乙個工作組到鹽源縣梅嶼區負責指揮; 沈建基率領工作組前往預警雷達站負責指揮,直接與第一區域聯絡。 任務期間,胡若巖全權負責基地的所有其他任務。 3月13日,我和幾名參謀人員離開基地,3月14日上午前往西昌站,第27基地司令員張敏來迎接我們,上午在27基地招待所吃午飯,下午乘坐指揮車從西昌前往鹽源。 發射定於3月26日。
發射前,我視察了梅雨彈爆炸區的前沿指揮所和各觀察點和撞擊點,看望了執行觀察任務的全體幹部和戰鬥人員,組織了兩次聯合演習。 之後,我和勘察站領導分別到鹽源縣革命委員會、四川省軍區楊副參謀長、西昌軍區副司令員,和他們一起研究了以撞擊點為中心的半徑5公里範圍內的疏散問題。 根據測試的要求,所有男人、女人和兒童必須在任務的前 5 小時內撤離到 2 公里外的安全區域。 必須向當地群眾明確,雖然是實戰演習,但絕不能留在危險區域,以防發生事故。 我還與縣委領導、楊副參謀長、董副司令一起前往現場視察疏散區,與公社幹部一起學習了疏散、確保安全的具體問題。 在當地的大力支援下,整個疏散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沒有發生任何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