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萬眾期待的蘋果頭顯Vision Pro終於正式發布。 雖然該產品最初沒有在中國銷售,但這並沒有阻止國內使用者的熱情。 1 月 19 日晚上 9 點,距離 Vision Pro 預售開始不到 5 分鐘,伺服器就被熱情的買家淹沒了。 不到半小時,實體店的Vision Pro就售罄。
預售僅持續了1個小時,蘋果Vision Pro頭顯的發貨時間已經推遲到3月中旬,並且有繼續推遲的趨勢。 對於蘋果來說,售出20萬台並不算太多。 畢竟,在2023年,蘋果總共賣出了234 億部 iPhone,售價 3,499 美元——超過 250,000元人民幣對於世界各地的人們來說並不便宜。
與前幾年蘋果iPhone和Apple Watch等首批產品的炒作不同,Vision Pro的炒作空間似乎有限。 在預售期間,黃牛一度將Vision Pro的**炒得高達9萬元。 不過,近期在閒宇平台上,不少賣家紛紛將賣家數量減少到3萬元到5萬元,可見大溢價空間被大幅壓縮。
2月**動態激勵計畫 這種現象並非偶然。 首先,與蘋果的其他產品相比,Vision Pro是一款相對小眾的產品。 雖然它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出色的效能,但由於其高昂的價格**和特定的用例,它不像 iPhone 或 Apple Watch 那樣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因此,市場需求相對有限,投機空間自然有限。 其次,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對虛擬實境意識的提高,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除了蘋果的Vision Pro之外,還有不少其他品牌也在這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這些品牌之間的競爭使市場**更加透明,從而壓縮了黃牛的投機空間。 此外,隨著電商平台標準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電商平台的信任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通過官方渠道購買產品。 這樣一來,黃牛的生存空間就被進一步壓縮了。 整體來看,蘋果Vision Pro頭顯的發布反映了市場需求、市場競爭和電商平台的影響。 對於蘋果來說,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是他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在眾多虛擬實境頭戴式耳機品牌中選擇最合適的產品,還需要他們有深入的了解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