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是指醫生運用“四種診斷”,全面、系統地收集患者提供的症狀和與疾病症候群相關的病症的臨床程式。 “看、嗅、問、切,以及檢測疾病的四種方法。” 在臨床檢查中,必須有這四種方法中的哪一種應該使用,哪種方法應該排在第一位。 有的醫生在門診時先診斷脈搏,根據脈搏的起伏對疾病症候群的陰陽屬性有粗略的判斷,然後運用看、聞、問三種方法進行深入細緻的診斷。 根據患者說出的最痛苦的感受,採用看、聞、割三種方法進行病情診斷,這種診斷就是問、看、聞、割。 一些醫生採取觀察、聞覺、詢問和切割的步驟。 這一步在目前的中醫書籍中有所描述。 總之,“四診”只是四種診斷方法,臨床證候的應用由於醫生經驗不同,對證候的診斷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診斷技術和方法,但在證候鑑別分析中,仍需遵循“四診參照”的原則。
其次,他們應該具有識別和區分症狀的能力。 要了解症狀,我們必須首先了解症狀的概念和範圍。 由於古今語言的差異和醫學本身的發展,症狀的名稱和內涵發生了變化。 變化大致如下:症狀名稱不變,但內涵變。 例如,“暈厥”是指《內經論》中的手腳冰冷和昏迷。 在《傷寒論》中,它僅指手腳的寒冷。 目前,它不再僅用於使用暈厥和四肢暈厥一詞,而是分別指四肢寒冷和暈厥。 病名變了,但內涵是一樣的,比如《內經》中的“喑”,現在叫失音。 《內經》中的“清手清腳”,現在被稱為“冷手腳”。 青古童神,冷也。 雖然症狀的名稱不同,但古代和現代的含義是相同的。 例如,在《內經》中,腸便是指大便數量過多且令人不快,糞便中有膿液和血液。 例如,在《傷寒論》中,描述發熱的症狀只有幾類,如發熱、輕微發熱、無大熱、潮熱、感冒發熱等,但目前症狀的名稱有低體溫、體溫波動、夜間發熱早涼、夜間發熱、骨蒸熱、 手掌發熱,手背發燙。
總之,應注意臨床症狀概念的變化。 疾病的範圍有大有小,如發熱是疾病名稱範圍大,可見於多種疾病,所以發熱的診斷,除了診斷發熱本身的特徵外,還需要診斷其定性和區域性症狀, 從而使發熱的症狀更具臨床性。小範圍的症狀往往能提供更精細的證據鑑別和確證,對定性、定位、因果關係具有實用價值。
辨別症狀的能力主要包括相似症狀的識別和症狀真實性的識別。 比如,“好震”、“心悸”、“忐忑”,都會有一種心跳的感覺。 然而,“好警覺”是指遇到事件時容易受到驚嚇,或者經常無緣無故感到恐慌,內心不安的症狀。 “心悸”是指患者有意識地在心中躁動不安,多為陣發性; “焦慮”是指持續性癲癇發作,心臟不安地跳動。 再比如“打嗝”和“打嗝”兩種症狀,雖然乍一看聲音是從嘴裡發出的,但兩者是不同的,打嗝的聲音很長,氣從胃裡出來,所以它的氣味多為酸味和腐爛味; 打嗝的聲音急促而短促,呼吸來自喉嚨,其氣味大多無味。 對症狀真實性的鑑定一直受到前輩們的重視。 例如,“病人很熱,想靠近衣服的人,熱在**,冷在骨髓裡,身體冷,不想靠近衣服的人,冷在**裡,熱在骨髓裡。 也就是說,從患者的好噁中識別冷熱的真相。 再比如“證據就像外在的感覺,不是冷而是熱,而沒有證據,這種熱也在裡面。 這種綜合症的內在和外在的鑑定遵循“有冷點,就有證據”的辯證原則。
總之,症狀中混雜的錯覺是病原變化的表現之一,也是在特定條件和範圍下扭曲疾病發病性質的相反現象。 這種現象不穩定,容易消失,雖然不構成症狀的主流,但會干擾對症候群的正確判斷,所以必須是可識別的。 識別錯覺的有效方法是將各種症狀綜合納入醫生的視野和觀察思考中,仔細檢查這些症狀在病程前後的表現,並有效掌握其動態變化。 只有在改變疾病綜合症的過程中反覆識別和加深認識,才能有效地識別錯覺。
症狀是症狀暴露的跡象。 任何一種疾病綜合症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系列症狀,這些症狀揭示了綜合症的本質,但存在不同角度和層次的差異。 也就是說,每種症狀在疾病的揭示、疾病的性質、疾病的位置和疾病的狀況中都占有特定的位置和作用。 因此,在診斷過程中,有必要有意識地尋找具有病因、辨別、定位、電位等特定標誌功能的症狀,這對於獲得正確的證候鑑別非常重要。 冷、熱、虛、實是疾病證的本質概括,所有能辨別寒、熱、虛、虛的症狀都是具有區分能力的症狀。 一般認為,口渴喝水、喜歡冷食、易怒、溺水性短髮紅、大便打結、脈搏計數等症狀大多提示發熱。 不渴、口渴但不想喝水、喜歡喝熱湯、手腳冰涼、溺水時間長、大便稀溏、脈搏緩慢等症狀均提示感冒。 無汗、腹脹有增無減、疼痛拒壓、新病、人稟賦厚、脈搏強等症狀,多方可提示屬實。 病期間出汗過多、腹脹比以前減輕、按壓痛喜、按壓止痛、長病、無力、脈搏無力等症狀,更能提示缺乏。 其他症狀也是如此,例如揭示**和疾病位置。 該症候群的性質通常由幾種相關症狀揭示。 臨床症候群中的任何症狀都需要受到其他症狀的限制。 因此,只有在症狀之間對症狀進行檢查,才具有揭示疾病和證候本質的功能,才能被賦予臨床意義。 例如,如果將“大便結”的症狀放在口渴、冷飲、煩躁、溺水性短小、脈搏計數等症狀中,則說明大便發燙。 如果我們只談論結,就不可能確定它的屬性。 結果,糞便症候群失去了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檢查的目的是收集有關患者病情的詳細資訊,並為區分證候創造條件。 因此,只有全面、系統地掌握醫療資訊,才能做出符合醫療狀況的客觀判斷。 在診斷中,不能混雜一絲主觀假設,否則診斷和治療會出現錯誤。 當然,不排除治療師的經驗。 然而,即使是有經驗的醫生,也主要關注患者的客觀反饋,在檢查中逐漸消除患者或醫生的主觀因素,努力保持症狀的客觀性和可靠性。 前輩:有症狀,就有病。 患者反映的症狀資訊越多,越有利於證候鑑別。 因此,可以說診斷是辨證和治療的起點。
中醫診病,是同時交錯的浸潤過程,中醫經常提到“四診八綱”作為中醫診斷疾病或鑑別證候和治療方法的代表。 由於“四診”是診斷疾病的手段,而“八條綱要”是診斷或辨證方法的代表,因此“四診八綱”的並列也體現了診斷與辨證過程的緊密聯絡。 因為中醫主要依靠醫生的感官直接檢查患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醫生在檢查的同時進行分證分析,因此很難將診斷和分證兩個階段分開,但強調每個階段的內容。 特別是中醫證候分化思維中存在一種非邏輯的形象思維,如直覺頓悟、心理實現、心理方法等,而這些思維形式的應用往往從診斷階段就開始了。 如果將診斷排除在辨證階段之外,或者將辨證思維排除在診斷階段之外,這些獨特的臨床思維形式和方法就會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