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濕地是我國重要的濱海生態系統,具有防風抑浪、促進淤泥、固碳封存、生物多樣性維護等生態功能。 紅樹林的建立可以通過增加紅樹林面積和生態系統碳儲量來實現二氧化碳去除,是提高沿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重要途徑。
潛在庫存
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被稱為沿海三大藍碳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中利用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綠碳不同,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和海洋生物從大氣中吸收CO2,並且由於其獨特的厭氧或缺氧環境, 碳吸收可以大規模封存很長一段時間(長達數千年)。早在1997年,中國“紅樹林之父”林鵬院士就提出,我國紅樹林具有高生產力、高回報率、高分解率的特點,證明了紅樹林的固碳能力和生態資源價值。
根據 2022 年世界紅樹林狀況報告,全球紅樹林面積為 1470,000平方公里,二氧化碳當量超過210億噸。 最近的研究表明,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碳密度(0096 tg c km2)大於其他陸地生態系統(雨林0.)。024 tg c /km2;泥炭沼澤 0041 tg c km2)和海洋(鹽沼 0.)。059 tg c /km2;海藻 0014 tg c /km2)=。它只佔 01%的紅樹林封存了世界總碳封存量的5%,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獲和封存系統。
目前,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浙江、港澳台。有289個紅樹林面積2平方公里,比1956年減少約31%。 2020年,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與恢復專項行動計畫(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設恢復紅樹林9050公頃。 其中,廣東5500公頃,海南2000公頃,廣西1000公頃,福建350公頃,浙江200公頃。
中國主要紅樹林分布
碳封存原理
紅樹林碳庫主要由生物質碳庫(分為地上生物質和地下生物質,又稱植被碳庫)、土壤碳庫(又稱泥沙碳庫)、凋落物和死物碳庫組成,由於凋落物和死物的比例相對較小而被忽略。
生物質碳庫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CO2固定在生物質中,紅樹林的地上生物量主要包括樹葉、樹枝和樹幹,地下生物量以樹根為主。 土壤碳庫按**分為內源碳和外源碳,內源碳由植物自身形成,最後進入土壤,外源碳通過水系輸送沉積物,捕獲後進入土壤埋藏,可封存數百至數千年。 土壤碳庫佔紅樹林生態系統總碳儲量的50%-90%[3-4],比生物質碳庫更大,持續時間更長。 由於紅樹林根系結構複雜,長期暴露於水生環境,發生火災的風險較小,土壤碳周轉率遠低於其他陸地林,碳埋率高出乙個數量級。 因此,紅樹林一旦被破壞,就會產生巨大的碳源。
紅樹林固碳示意圖。
紅樹林具有很強的固碳能力有兩個主要原因:
紅樹林高產,具有較強的從大氣中吸收CO2並將其儲存在植被和土壤中的能力,地下部分長時間的厭氧環境不僅減緩了根系和凋落物的分解速度,而且加快了碳埋的速度。
紅樹林多生長在沉積的沿海河口,有大量來自植物糞便和枯死根的外源碳,以及海水中的顆粒有機碳(如海洋垃圾、排洩物、浮游植物等),以及大量來自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的外源碳,這些碳被固定並沉積在土壤中。
目前,研究還表明,紅樹林通過吸收大氣中的CO2而產生的固碳效應被CH4排放所抵消,CH4排放分別可以抵消20年和100年尺度上約10%和5%的氣候效益。 隨著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公升,這種抵消效應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更多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資訊,請關注:臨環炭素
紅 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