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初五,家家戶戶迎財神,過年氣息濃郁。
在傳統的廟會上體驗民俗,為新年祈禱。
看一部熱鬧的電影會讓快樂加倍。
來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享受......悠閒時光
燦爛的中國年。
在一系列“花哨”的新年活動中。
消費活力已全面釋放。
來自四面八方的財富! 喜慶新年,釋放活力。
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50億元。
火熱的春節檔,題材多樣的電影持續掀起觀影熱潮。 據統計,農曆正月初五,今年春節檔(2月10日至2月17日)累計票房已突破50億元。 《火辣辣》《飛生2》《熊出沒:逆轉時空》等電影繼續領跑,多場放映爆滿。 業內人士表示,觀影熱潮點燃了2024年春節文化消費市場,未來有望進入新一輪增長。
烟花、廟會、元宵節、......傳統課程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
除夕夜的烟花、破五的鞭炮、震撼人心的年烟花表演頻頻刷屏網,引來多國網友的評論和點讚。
今年春節期間,傳統的廟會和元宵節精彩紛呈。北京的地壇、長店、大觀園、石景山遊樂園、八大複等廟會人頭攢動。 在上海,“2024龍湖上海奉賢天壇會”正在舉行,紅色的“舞台”上,將依次呈現南橋撕紙技藝、崑曲、蘇式平潭等節目。 在習安的唐書店裡,“吉龍迎春”、“龍鳳吉祥”、“飛鳥鳳凰”......各種不同形狀的燈籠璀璨奪目。
在潮州古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文藝表演、燈籠巡遊......春節期間,200多場文化盛宴馬不停蹄上演,人群密集,空前壯觀。
線上消費開局良好,零售額接近8000億元。
商務部市場執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峰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全國網上元旦”啟動以來,網上零售額已接近8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9%,實現2024年線上消費的“良好開端”。
2024年全國線上新年商品節於1月18日啟動,將持續到2月17日。
春節期間,不少消費者選擇網購或送年貨,借助智慧型分揀等系統,物流企業正全力提公升運營效率和準確性,以應對網購流量的高峰期。 (新華社記者李佳楠攝) 錢滾滾而來!流動的中國,財富的流動。
2024年春節40天,預計出行90億人次,創歷史新高。 這幾天,人們紛紛回家探親、節假日出行,飛機、高鐵、火車、長途巴士、自駕等出行方式並行。 資料顯示,從1月26日春節開始到2月1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流突破35億人次。 2月11日(春節十七,農曆正月初二),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突破2億人次。
2024年1月26日,乘客在鄭州火車東站候車大廳等候。 (新華社記者 李安攝) 正值隆冬時節,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育總局近日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區名單,包括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廣武滑雪場在內的7個地方入選,截至目前, 中國有26個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區。
“冷資源”不斷向“熱經濟”轉變。 據美團和大眾點評資料顯示,2023年11月以來,滑雪門票訂單數量**較2019年同比增長超過700%,中東三省、新疆、河北等熱門滑雪勝地最受關注,預訂率達100%,迎來五年來最繁榮的雪季。
在炎熱的假期裡,許多家庭全家出門,體驗新年的特殊習俗。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日前發布的《2023年中國旅遊經濟執行及2024年發展情況分析》顯示,經過綜合調研判斷,預計2024年國內遊客人數將超過60億人次,出入境遊客總數有望超過2人次6億人。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民宿預訂火爆。 民宿預訂平台Woodbird B&B資料顯示,截至2月11日,春節假期民宿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65%。
湖南南縣稻溪田園文化旅遊基地,稻田邊燈籠高高掛,飄帶飄揚,昔日的稻蝦養殖基地已搖身一變成為“新年氣氛”打卡地。 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田園燒烤、新年“圍爐泡茶”等活動的開展,基地每天接待遊客的人數從原來的1000人猛增至5000多人。 通過今年春節期間的運營,他們也看到了未來鄉村農業文化旅遊景區發展的良好勢頭。
繼續前進! 奮鬥的新年更加繁榮。
節日是新的,新年“不閉”。 從邊境口岸到車間、工廠,從貨運站到重點工程建設工地,從網約車司機到快遞外賣,總有一群人堅守崗位,不斷走下去。 在奮鬥的新一年裡,新的一年正在慢慢展開。
港口不封閉,生產不間斷。 春節期間,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馬村邊檢站對各類船舶進出港和口岸企業生產連續性採取了“春節”24小時不間斷保障。
2月10日10時,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馬村邊防檢查站值班民警在碼頭完成對一艘外國船舶的例行檢查,登船給船員送上大“福”。 (新華社記者蘇靜)外貿無止境,供應不停。 10日下午,滿載100個標準箱日化、機械裝置等出口貨物的跨裡海中亞班列從南京物流中心耀華門鐵路貨場出發。 據悉,這列火車是龍年江蘇省首列跨裡海列車,途經霍爾果斯港出發,途經哈薩克等地,最後通過跨裡海國際運輸走廊前往亞塞拜然巴庫。
堅持放假,在新的一年裡忙碌起來。 假期越多,堅守崗位的快遞員就越忙。 同款新年商品從快遞兄弟手中送到千家萬戶,快遞帶來的新年風味成為節日的新氛圍,體現出中國消費的新活力。
1997年出生的王超,在廈門從事快遞工作近四年。 春節期間,他每天早上8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每天收發快遞100多件。 “我很自豪能夠為公眾帶來便利,”他說。
編輯:王淮.
記者:孫磊、王瑞平、樑愛萍、詹一佳、趙子玉、司小帥、戴斌、阮歡、夏鵬、傅敏、陳旺。
記者:石鵬、魏克欣、沈澤舟、陳安琪.
漫畫:崔小七。
新華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