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蒲玉萍的《經典應該這樣讀》
真正的深度閱讀一定是深思熟慮的、反饋的、應用的,像錢老一樣的閱讀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這才是有價值的閱讀。 不光是讀書,還有關於人生的,還有自己的思考,自己遭受的損失,收穫的教訓,思考之後,才會成為自己一生的財富。 思考能力是我們人生的核心競爭力。 鍛鍊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
寫在生命的邊緣“——當我看到書名時,我覺得這是作者在生命快要走到盡頭時寫的書,這真的是乙個很大的誤區。 這本書是錢忠寫的,他寫這本書的時候只有29歲,一點也不老。 不過,在成立之年之前,錢鐘書的文筆就已經那麼古舊辛辣,思想又那麼深刻,實在令人佩服。
錢鐘書,乙個在中國學壇如此流行的名字,關於他的故事太多了。 比如他一生都寫過一本**書,但這種**的影響遠遠大於很多作家。 而他思想和知識的高度,也讓他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真正的大師。
錢老很有天賦,而這種天賦一方面可能來自遺傳和家族傳統。 錢老是無錫錢家的後人,無錫錢家是江南名門望族。 這個家庭都是大學學者:錢學森、錢牧、錢永健、錢繼波、錢鐘書、錢玄通、錢三強、錢偉昌,錢文忠,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曾參加過“百講”。這些名字背後有偉大的成就,他們都與他們的著作相提並論。
錢鐘書考上清華大學時,有乙個故事。 據說,那時候他很偏心,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看古籍上,所以數學成績很差,高考只考了15分。 那一年,清華大學在全國招收了174名學生,錢鐘書的總分位列全國第57位。 如何?事實證明,他的中文(當時稱為馬來語)在所有候選人中排名第一,他的英語成績是滿分。 結果,他以中英文雙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系,但數學只考了15分。
錢鐘書是那種既有才華又有努力的人。 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他曾掃過清華大學圖書館,把清華博雅圖書館的書籍全部閱讀一遍。 楊江在《我們兩個》中提到,在英國讀書期間,夫妻倆每天只看書、上課,唯一的休閒活動就是兩人出去冒險——在住所附近散步。 後來,他們回到了中國,無論是在占領區的上海,還是回到了無錫的家鄉,或者後來定居在北京無論是在國**圖書館當編纂員,還是在文學院工作,錢老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書的山海,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讀書、記筆記、做研究、寫作。 這種勤奮,實在是一般人都無法企及。
錢鐘書一直生活在動盪的時代。 當他從牛津回來時,國內發生了一場戰爭,然後是新中國的成立,以及各種政治運動,直到80年代後期,他終於安定下來。 主持翻譯《**詩》英文譯本;曾參與和主持編纂了多個版本的英漢詞典,在英文學和歐洲文學領域,他是一位大師級學者,讓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仰慕他。 他的漢學基礎也很好,在文學院編著了《宋詩選》,還用難懂的古漢語寫了《管錐版》。 在寫作方面,他早年利用業餘時間寫了《圍城》,後來被拍成電視劇集,使他成為**年代社會上影響很大的文化名人。
《寫在生命的邊緣》這本書是2024年編纂的,一本小書,共不到6萬字,一共十篇文章,長篇不到1萬字,短篇只有一千字。 但其中閃耀的智慧之光,卻表達了錢老對人生的思考和理解,實在是太神奇了。
在生活的邊緣寫作意味著什麼?錢老自己有乙個解釋,就在這本小書的序言中:
人生說是一本大書,如果人生是這樣,那麼我們大多數作者也只能算是書評人。 以書評人的本領,你不需要讀幾頁書,已經發布了很多討論,書評就寫好了,上交了。
他把人生比作一本值得一輩子讀的大書。 生命之書有其自身的多種風味。 錢老說,如果說生活真的是一本大書,那麼我們大多數作家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家”,因為作家是寫書的,但大多數作家寫不出生活書,他們只能寫對生活的評論,只能算是書評人。
如果說人生是一本大書,那麼下面這篇散文也只能算是寫在人生的一邊。 這本書太大了!一時半會兒看不懂,已經寫完的東西邊緣還留著很多空白。
29歲的錢鐘書正值壯年,他寫這本書的,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是他經歷過的感受,是他讀過的書。 最重要的是,在他看到、經歷、閱讀之後,有一些不同於常人的理解、認知和想法,這就像是人生經歷中的注釋,這樣的註解也是我們後代的寶藏。 看看前輩們是怎麼過來的,遇到問題是怎麼想的,對我們大有裨益。
世界上的東西太多了,也太複雜了,能看到的東西,從不同的人和角度看,都是不一樣的。 它“被水平看作山脊一側的一座山峰,遠近的高度和高度不同”。 鐘書老師在這本書裡寫了很多有趣的文章,比如《窗》和《論幸福》,都是關於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但鐘書卻充滿樂趣,他不僅能引用經典,翻出我們不懂的書,還能延伸我們不懂的背景,每篇文章都極其寬廣, 這就是錢鐘書的厲害之處。
真正的深度閱讀一定是深思熟慮的、反饋的、應用的,就像錢老的閱讀一樣,能形成自己的思考,才是有價值的閱讀。 不僅是閱讀,更是對生活的思考。 你過去所遭受的損失和教訓,只有你想過,才會成為你自己的人生財富。 思考能力是我們人生的核心競爭力。 鍛鍊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
選出書中的幾段文字,就能感受到鐘書老師的思考能力。 在《蝙蝠的故事》中,他說:
當蝙蝠遇到乙隻鳥時,它變成了乙隻鳥,當它遇到乙隻野獸時,它就變成了乙隻野獸。 人類比蝙蝠聰明得多。 他們會反過來應用蝙蝠法:在鳥類中,更重要的是充滿動物,這意味著它們是腳踏實地的;在野獸中,填鳥更重要,這意味著高度超越了世界;向武士炫耀優雅,向文人裝英雄;在上流社會,他是乙個貧窮而艱苦的平民,在平民中,他是乙個居高臨下的文化元素。 它當然不是蝙蝠,它只是人類。
這是“違背其意圖”的典型例子,是一種逆向思維。 《伊索寓言》的本意是批判蝙蝠,而鍾樹則反其道而行之,說人比蝙蝠“聰明”,這其實是在諷刺那些沒有實踐能力卻總想與眾不同的機會主義者。
下一段來自“狗的故事和它自己的影子”:
狗過橋,看到水裡的影子,以為是另乙隻狗也抱著肉於是他放棄了嘴裡的肉,和影子拼命搶奪影子的肉,可是他嘴裡的肉都輸了。 這個比喻的最初目的是戒除貪婪,但我們現在可以將其應用於其他方面。 有人說,每個人都需要一面鏡子,才能一直看著自己,知道自己是什麼。 然而,那些能夠認識自己的人根本不需要照鏡子;如果你不知道,照鏡子是沒有用的——就像這只狗,它照鏡子,對他尖叫和大驚小怪,並利用他的影子作為攻擊和吠叫的物件。 由此可見,有些事情最好不要照鏡子裡的自己。
這種反思充分體現了錢老的批判性思維:當狗狗看到倒影中的狗抱著肉時,他狂吠道:“看得出來,有些事情最好不要照鏡子裡的自己。 這自然是一種含蓄的諷刺,誰說照鏡子一定要幫助你認清自己呢?有些人根本不想認清自己,照鏡子也沒用,只會更凶狠地尖叫。
對我們來說,讀《寫在生命的邊緣》這本書,就像做乙個心理體操,看著它,思考它,我們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東西。 雖然我是三尺書房,不離家出走,但是胸膛裡有很多東西,天下有古今,這大概是一種非常高層次的生活樂趣吧。
洞察力決定生命的廣度;思考決定生命的深度。
鼓勵你們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