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的哈爾濱姑娘小王想春天吃香椿,夏天想吃小龍蝦,秋天想吃大閘蟹,想吃羊肉涮涮鍋......在冬天她吃過南北各種美食,當被問及自己最愛吃的食物時,她還是脫口而出“鍋包肉”,彷彿猶豫一秒鐘就是對這道菜的不尊重。
在外人眼中,東三省的飲食風格非常相似。 說到東北菜,你會想到鐵鍋燉鵝和豬肉燉粉絲,它們就像西紅柿炒雞蛋一樣適應性強,很難說它屬於哪個省份。 不過,說到鍋包肉,小王總是一副得意的樣子,連忙拉著周圍的人說:“鍋包肉的產地是黑龍江哈爾濱。 ”
相傳清光緒年間,哈爾濱道泰府經常招待外國客人。 當時,道士杜雪映請廚師鄭興文根據俄羅斯客人的飲食習慣改變菜餚的口味。 鄭興文將原本鹹鮮味的“燒豬條”改成了“鍋炒肉”的酸甜口感,後來由於外國客人口音的差異,口口相傳為“鍋包肉”。
每次講起這個故事,小王總有些激動,因為她小時候就住在道台府附近。 當時我和父母出去散步,路過道太府,才知道那是清朝的衙門。 後來才知道,這裡是鍋包肉的發源地,看道太府,總有個吃貨出於對食物發源地的感激之情。
我如此痴迷於鍋包肉的最簡單原因當然是美味。 鍋裡包裹的肉講究外焦內嫩,咬進去,唇齒碰到醬汁的粘稠度,殼的酥脆,肉片的緊緻度。
上大學的時候,小王去了南方,在各種口味有所提公升的東北餐廳裡,看到了很多“鍋包肉”,比如番茄醬版、醋味潮鼻版、馬版的鹿為馬版,把各種炒肉、水煮肉都叫成鍋包肉。 “鍋肉是金黃色的,不是橘子色的,酸甜的,不怪異的,酥脆酥脆的,不軟的塌陷......“每次點改良版的鍋肉,小王都會很想念家鄉的鍋肉,點正宗的鍋肉,更想回家了。 不知不覺中,他對鍋包肉的熱愛也成為了小王對家鄉冰城的關心。
2024年初,哈爾濱突然走紅。 很多朋友都準備好體驗冰城的魅力了,小王會不遺餘力地推薦鍋肉,“凍梨、紅腸、鐵鍋燉雖然不錯,但一定要嚐嚐鍋肉,產地一定是最好的。 它在國家地標餐飲名單上。 ”
春節回家逛街,小王很快發現,隨著旅遊餐飲業的發展,鍋包肉作為哈爾濱的名片,已經走出了餐館,在很多熱門景區都有小攤位。 遊客和當地人都拿著乙個小碗,邊吃邊說說笑。 鍋把肉包起來,拉近了南北之間的距離。
電商企業消費資料顯示,“大鍋包肉在元旦期間成交量增長709%,成為最搶眼的菜餚”。 小王刷了刷手機上的資訊,開啟房門,被正在脫圍裙的爸爸打招呼,“女兒回來了,你最愛吃的鍋包肉剛剛做好,一會兒就開始吃飯吧。 ”
鍋包肉。 新京報記者王思陽攝。
新年風味推薦做法]。
1.將豬肉切成厚片,蔥薑切絲,蒜蓉切成薄片,香菜切成長段。
2.將澱粉與少量水混合,與肉片一起倒入碗中,抓緊。
3.將油加熱,將肉片逐片放入油中,煎至金黃色,撈出備用。
4.鍋中放少量油,加熱後倒入蔥薑、蒜芫荽和香菜,然後再次倒入肉片,最後倒入醬油、醋、胡椒水、糖等製成的醬汁,翻炒後再從鍋中取出。
新京報記者王思陽.
編輯:李彥。
校對: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