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一生想要什麼,和平與幸福在五大洲閃耀。 ”
這是星雲大師幾年前寫的遺囑《誠懇的懺悔》末尾的最後一句話。
佛光山創始人行雲法師於2月5日圓寂,享年97歲。 13日上午,“興雲大師逝世祭典”在高雄佛光山舉行,隨後前往台南大仙廟舉行“土比”(火葬)儀式,隨後永久安葬於佛光山萬壽園。
然而,雖然這個計畫看起來很合理,但還是出現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
一方面,台灣當局阻撓中國佛教協會派團赴臺弔唁行雲法師;
另一方面,星雲大師死後,他原本打算封印自己真身的神殿,但最終卻變成了“tubi”(火葬),乙個反覆無常的決定。
要知道,一旦選擇了真身神社,就意味著不會有火葬,自然也不會有“舍利”。 但現在又要火化了?
“封神龕”是指僧人死後,將屍體放入大缸中,放入木炭和石灰吸收水分和氧氣,細菌會因缺氧而停止活動,屍體的腐爛也會停止。 3-5年後,身體會變成“乾屍”,然後拿出來供奉,即身體會變成佛像。
這一系列事件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禁要問,這樣的善後安排,是否符合星雲大師生前的願望?
星雲大師是一位傳奇的僧侶,他在 32 歲時患有糖尿病,並在晚年與疾病作鬥爭。
早在10年前,85歲高齡的他曾經留下遺言:
在我生命的盡頭,我沒有遺物,各種繁文縟節都是免費的。 ”
這些話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
眾所周知,舍利子通常是由高僧火化後獲得的,在佛教文化中被視為“聖物”。
那麼,為什麼德高望重的星雲大師會事先斷言自己沒有遺物呢?
這是因為長期糖尿病嗎?
舍利起源於涅槃後佛陀的火化,梵文音譯為舍利,意為骨或骨。
相傳,這些舍利是釋迦牟尼死後遺體火化後形成的珠子,後來也指高僧的骨頭。
遺物的種類很多,包括骨遺物、頭髮遺物和肉遺物。
在唐代僧人石道士編纂的佛教經典《法元竹林》中,對舍利的種類進行了描述,分為骨舍利(白色)、毛舍利(黑色)和肉舍利(紅色)三種。
一般來說,當我們談論舍利時,我們通常是指骨舍利。
《法華經》中提到:“眾人見我滅,就供奉舍利,都思念我,渴了,仰慕。 ”
這句話的意思是,佛陀雖然不會真的消失,但他會讓眾生看到他的涅槃,讓世間眾生對他有慾望和嚮往,全心全意地嚮往佛法。
因此,舍利被視為涅槃的“憑證”。
因此,自古以來,歷朝朝代都視舍利為至高無上的存在,供奉,形成了一種被稱為“舍利崇拜”的傳統。
這裡就不討論文物的真實面貌了,留給讀者自己判斷。
然而,星雲大師那句“我沒有遺物”,讓我從夢中醒來,心中充滿了喜悅。
我不禁感嘆,行雲大師果然是一位禪宗大師,一言以蔽之突破了禪宗的奧秘,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實現了佛法。
從他的遺囑中可以看出,星雲大師對善後的願望,可能更傾向於選擇“真身神殿”,而不是火葬來製作舍利物。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很早就斷言他沒有遺物。
我們知道,禪宗著名的六大祖師慧能大師的遺體遺物供奉在廣東省韶關市的南華寺。
然而,現在,星雲大師的後代已經為他建造了一座涅槃塔,並進行了七天七夜的火葬。 這種做法是否違背了星雲大師的初衷,不言而喻。
行雲大師是臨濟宗第48代傳人,屬於禪宗五大宗派之一。
禪宗中有一句名言:“一切福氣都不離平方寸; 發自內心地找到它,感受一切。 ”
禪宗擅長元墩佛,與蓮花佛教的教義相一致,被認為是最完整的修行之道。 與淨土宗、密宗、律宗和性宗不同,禪宗的修行者最終會獲得無為佛法。
禪宗強調開悟,而純佛等教派則注重漸進的開悟。
臨濟宗是禪宗的乙個流派,以其禪宗的自由而聞名,其特點是方法靈活,形式多樣。
在臨濟宗的指導下,徒弟們的思維方向會自覺地被引導。
在臨濟宗的語錄中,師徒之間的對話往往超乎尋常,旨在啟迪**的心,使他們在迷茫後獲得新的精神理解。
這些對話讓乙個人突破所有的束縛,認識到佛陀就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的一切,無論乙個人擁有多少財富,都只是束縛。
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以你的顏色認識我,以你的聲音尋求我,那麼這樣的人就會誤入歧途,無法真正看到他們是什麼。 ”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理解星雲大師生前所說的話:
佛陀並不追求奇特和特立獨行,而是一生都教導人們要以利益眾生為樂,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了解內在的本質。 他強調在生活中為人類社會提供服務和關懷,而不是盲目崇拜遺物。 ”
星雲大師的遺言有力地證明了禪宗的真正含義。
在星雲大師看來,他並不在乎自己有沒有遺物。
能夠領悟佛法的智慧和功效,通過理解佛法在世界上找到立足點,遠比擁有舍利更重要。
如果我們能有“我沒有遺物”的豁達心態,不為世人所煩惱,不為世人所束縛,那才是真正的覺悟境界。
或許,那短短的一句“我沒有遺物”,就是星雲大師留給我們的最後一課。
我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你覺得怎麼樣?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