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勝利和失敗是軍人的常事。 近代中國的軍事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到解放戰爭結束,有無數值得銘記的勝利,自然也包括無數的失敗。
在解放戰爭中,有這樣一場戰鬥,我軍在實力上占有優勢,多有少,但還是遺憾地失敗了。
那麼,這場戰鬥到底是什麼? 它對隨後的戰爭有什麼影響?
這一戰就是大同濟寧之戰。
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戰爭打響。
作為華北地區的戰略要地,大同自古以來就是士兵的戰場。
6、7月,我山西-隋軍區主力疲憊不堪,在山察冀軍區的配合下,一舉解放了新縣以北、大同以南廣大地區,切斷了大同與太原的聯絡,徹底孤立了大同境內的敵人。
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奪取大同,徹底打通山察冀軍區與晉綏軍區的作戰政策就這樣擺在了山西察哈冀軍區司令員和政委面前。
**。8月,我們山察冀軍區、晉綏軍區共集結兵馬十二萬人,準備對易守難攻的大同發動攻勢,啃這塊硬骨頭。
這次攻打大同的我軍總司令是晉綏軍區的張宗勳,政委是山察冀軍區,副司令員是楊成武。
張宗勳. 大同駐軍不到兩萬人,最高領導人是閻錫山麾下的第八集團軍副總司令楚錫春。
為了守住大同,燕西山的守軍依靠12公尺高的城牆、城牆高處和外圍的碉堡、城牆上的炮孔、碉堡外的鐵絲網,形成了堅固的防禦體系。
但是,儘管如此,由於大同衛戍部隊結構不統一,戰鬥力不強,我軍勢不可擋,攻占大同只是時間問題。
閻錫山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自從大同淪陷孤城後,閻錫山多次派兵去救他,但都被擊退了好幾次。
無奈之下,閻錫山只好向蔣介石求助。
從戰況來看,唯一能救出大同的人,就是駐紮在大同西北160公里處的龜綏(今呼和浩特)的傅作義部隊。
傅作義. 於是在老江**侯祿的承諾下,傅作義最終決定出兵東渡,制定了“圍魏救趙”的作戰計畫。
這個“趙”是大同,這個“魏”是張家口,或者說是濟寧。
張宗勳後來在回憶錄中回憶了大同濟寧之戰,說當時我軍在傅作義東援之前召開過一次楊高會議,但會上沒有人對傅作義東援給予足夠的重視,大家普遍認為大同不是顧作義管轄區, 而且就算傅作義決定出手相助,也不會派出多少兵力,行動也不會很快,所以只要攻下大同,傅作義的部就不敢東下。
正是這種認知,對後來的戰役發展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當時,山察冀邊境地區的中心在張家口,山察冀軍區主力全部出動與大同作戰,造成後方空虛。
而傅作義對此深有察覺,所以他沒有選擇直接前往大同解圍,而是將部隊分成三路,分別指向卓子、濟寧和涼城。
在這三個地方中,涼城離大同最近,但也是傅作義故意放置的“煙霧彈”。
傅左的志願援部北攻濟寧,南攻涼城,中路攻涓子,真正目的是先拿下卓子,再打濟寧。
而我軍從一開始就誤判了傅作義的戰略意圖,以為傅作義的援部最想拿的就是涼城。
因此,在卓子、濟寧、涼城三地中,部署力量最弱的是卓子,卓子只剩下乙個旅。
結果,傅作義首先要拿的就是卓子,為此,傅作義直接出動了三個師,卓子只用了8個小時就被傅作義的部門拿下了。
此時,我軍的注意力還放在了大同的難骨頭上,此時,我軍下一步的預測是,傅作義將派兵先從大同進攻最近的涼城,解除對大同的圍困。
結果,傅作義又耍了一招,他先是派人聯絡我軍,提出講和,但實際上,他很快就集結了大批部隊,前往濟寧。
由於預測失誤,我軍當時只在濟寧部署了三個團的兵力。
在傅作義部隊的猛烈攻擊下,眼看濟寧繼卓子之後又要易手了,我軍主力趕緊回援,傅作義的部隊實施分圍,讓傅作義最終擊退。
事實上,此時的戰鬥最關鍵時刻,卻在不知不覺中。
在我軍集中兵力一氣呵成消滅敵生力的時候,我軍的指揮員和戰士們認為他們已經佔了上風,命令部隊休整。
翌日9月12日拂曉,我軍沒有選擇趁熱打鐵發動進攻,而是直到9月12日下午才開始進攻。
這不免給了傅布喘息的機會,敵軍休整等待救援。
**後來分析說:
“我軍前線指揮部遠離戰場,不知道前線情況,一天之內沒有組織連續進攻,給敵人喘息和重組的機會。 ”
董啟武. 12日下午4時,我軍向被圍困在城西南山坡上的敵軍第31師發起總攻時,傅部精銳第101師已趕來增援。
可以說,在這個關鍵時刻,我軍正在抓狼捉惡虎,形勢十分緊張。
而正是在如此緊張的形勢下,我軍又犯了乙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放棄了攻擊前面的敵人,即新組建的第31師,而選擇向西集中兵力攻擊第101師。
當時,當所有部隊接到這個命令時,他們其實不願意放棄眼前的敵人,但最終還是執行了前線指揮部的命令。
這樣一來,我軍就直接錯失了集結殲寧城下即將殲滅的敵人的大好機會。
但是,我軍不清楚第101師的位置、行軍路線、行動的具體部署,最終的增援計畫沒有實現。
9月13日上午,新組建的第31師團和第101師團成功會合,我軍戰機損失慘重,遭到敵人的包抄。
在雙方不斷的圍剿和反圍剿中,13日下午,傅作義師新組建的第32師和新組建的第4騎兵師的增援部隊趕到我軍,迅速對我軍展開反攻攻行動,我軍的劣勢暴露無遺。
此時,傅作義率領六個師團,集結在濟寧郊外。
經過一天一夜的連續戰鬥,特別是我山察冀、金綏軍區部隊的往返調動,尤其是12日通宵達旦的往返調動,疲憊和飢餓感徹底襲來。
隨著我軍陣地的不斷突破,在濟寧附近殲滅傅氏增援部隊的作戰計畫已不再可能。
這樣一來,我軍就只能被迫在13日晚撤出濟寧,向東北方向轉移。
這個時候,在卓子和濟寧相繼失守之後,傅作義的部門也對我張家口構成了威脅。
在大同方向,傅作義的部隊與大同的守軍形成對我軍的側翼攻擊,這已經十分不利於我軍執行既定的進攻大同計畫。
經過這次濟寧之戰,傅作義風頭無窮,我軍的活力大受損害,再也無法奪取大同,山察冀軍區最終決定撤出大同。 大同濟寧之戰落下帷幕。
此外,更嚴重的是,此戰後,山察冀邊境地區中心張家口的大門被開啟,直接造成了張家口的損失。
有一種說法是,作為華北地區的一場關鍵戰役,濟寧戰役的失敗影響是極其深遠和重大的。
那麼,誰對這場運動的失敗負有最終責任呢?
戰後,聶帥主動承擔責任。
**。當初,率先攻打大同的決定,是由***做出的。
** 認為自己“考慮不周”,分析指出一線指揮的錯誤。
其中就有傅作義所說的“僥倖”,即9月12日晚,我軍放棄了先殲滅即將殲滅的敵人,轉而與敵人趕來增援的第101師作戰,導致戰鬥失敗。
這一點,傅作義後來回憶說,其實當時濟寧之戰,他也是很害怕的,因為按照當時的情況,傅作義的部子也相當危險,有失敗的可能,直到第101師參戰,人民解放軍才選擇全力與第101師作戰, 而且沒有進攻新成立的31師團,這讓傅作義深深感受到了勝利的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戰場瞬息萬變,從老天爺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會在前線指揮上發現錯誤,有些人喜歡把濟寧之戰和孟良谷之戰相提並論,認為張宗勳沒有蘇羽拔牙的決心。
但事實上,這兩場戰役在面對國民黨援軍方面是無法比擬的,孟良谷之戰中的國民黨援軍弱小無力,而在濟寧之戰中,傅作義的第101精銳師的增援部隊堅決而強大,我軍當時沒有能力迅速殲滅董其武的部隊,也就是說,董其武的部隊沒有走到山的盡頭, 就算被圍困,但戰鬥力依舊不弱,從第一百零一師團和董奇武師團可以看出,董奇武的部隊很快就能恢復血脈,絕地**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來。
此外,競選失敗的因素也很多,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
由於我軍很多部隊都是游擊隊,所以不願意直接打這麼大規模的進攻戰; 再加上我軍裝備太差,面對敵人依靠大同守軍的城牆和城牆外的碉堡,炮火火力明顯不足,“只用手榴彈和梯子攻擊敵人的碉堡效果不大”。
結果,戰鬥時間一再拖延,敵人的增援部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再來就是我軍統帥和戰士們在傅作義部的增援上有戰術上的輕敵,這在這次戰鬥的總司令張宗勳的回憶錄中都有明確提到,8月2日,**主持了楊高會議,可惜楊高會議對傅作義的部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總而言之,戰場瞬息萬變,一場戰鬥的失敗是由多方面造成的。
勝利和失敗是軍人身上的常事,勝利是值得銘記的,其實失敗也是值得銘記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出發,讓我們體會到今天來之不易的平安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