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王欣喜.
春節寒冬暴風雪依舊肆虐,尤其是湖北省的凍雨造成200公里的高速交通堵塞,這種極端天氣讓清雪工作變得異常困難,也讓大量車主吃虧。 這一次,整個新能源汽車圈徹底安靜了下來。
有車主爆料稱,在步行300公里15小時後,許多新能源汽車沒電了,大量純電動車趴在窩裡,被拖車拖走。
湖北省60個縣遭受凍雨襲擊,不少車主在高速公路上被堵了30多個小時,有的車主被堵了50個小時痛哭流涕。 此外,大量新能源車主發現,在極寒天氣下,電池續航效能嚴重下降,部分車主更換電池5次,發現前方還有600多公里。
有的新能源司機在湖北高速公路上被困三天,有的人使用手推車,有的棄車向村里投訴。
第乙份財報顯示,一名網約車司機被困在湖北省,520公里的路原本只用了6個小時,現在卻被困在車裡30個小時,氣溫零下8度,電動車不開,不開空調,耗電, 所以他只能坐在車裡,給身上裹上被子。
據網友介紹,在廣州的李先生開電動車回老家過年,卻在湖北遇到暴風雪堵車,溫度過低,導致電力耗盡。 他們還有乙個三歲的孩子,怕孩子凍僵,就挨個敲燃油車的門,讓孩子在車裡過夜,最後敲了一輛有兩個空座位的車,把孩子帶到車裡過夜。
雖然面對嚴寒和擁堵,燃油車車主依然不樂意,但憑藉其傳統的能源特性表現出一定的適應性——包括在低溫環境下,燃油車發動機仍能正常啟動,通過怠速發動機提供加熱,燃油車在怠速執行的情況下每小時的油耗僅為零點幾公升, 乙個45公升的油箱就足夠怠速幾十個小時了,有人提到油車裡的雅閣和Magotan都有一箱油待機72小時。
但是,電動汽車的發熱都是由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搭載的鋰電池在低溫下效能會明顯降低,導致續航里程縮小,甚至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耗電量,這是由於電池化學活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弱造成的。
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成為一場鬧劇
在這場暴風雪之後,許多車主可能會對汽車需求有了新的認識。 過去業內有乙個預測就是新能源汽車五年內就要淘汰了,可是這幾天,卻出現了高速堵車,電車圈出奇的安靜,無數的電車在高速公路上被拖走了,大家都沒硬嘴。
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在於加速快,智慧型化程度高,而燃油車由於其平台架構的侷限性,無法實現更高的智慧型化。
但目前,在極端天氣下,更多的人明白智慧型是沒有用的,汽車的核心屬性永遠是出行,高速長跑的能力是汽車的基本屬性和要求,這意味著汽車的續航能力是消費者的核心能力,汽車的下限是保證續航能可以開啟, 如果基礎屬性能力還有不足,那麼所謂的換油車,只能是一場鬧劇。
因此,經過這次經歷,車企和新能源產業鏈的參與者應該更大程度地關注電池的改革和更新。
這場大範圍的暴風雪和凍雨也讓我們看到了另乙個問題——雨雪,結冰後路面特別濕滑。 有網友透露,在高速公路上,多條路面結冰濕滑,汽車失控相撞。
在行業共識中,前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的穩定性優於後輪驅動車輛。
過去,為了加強加速效能、推回感和提高車輛的操控性,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改造後輪驅動平台,如長安(深藍)、小鵬、上汽(飛帆、智基、榮威等)、飛躍、VOYANT等。 Model 3、ZEEKR 001等,均採用後驅形式。
在雨雪或泥濘的道路上,後輪驅動車輛可能比前輪驅動車輛更難駕駛,尤其是在爬坡時,容易出現“鐘擺”現象。
電動汽車的特點之一是電機的啟動轉矩大,這體現在加速快、動力好的表現上,但在冰雪濕滑的路面上,如果沒有電子系統有效控制功率輸出,更容易打滑。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電動汽車快速加速的優勢在冰雪天變成了劣勢,而後輪驅動平台的疊加增加了安全風險。
要反思什麼?
這場暴風雪暴露了新能源汽車的短板,包括低溫效能下降,電動汽車電池壽命被嚴重誇大,在高速交通擁堵和極低溫環境下電池效能下降,電池效能嚴重下降,充電時間慢得離譜。
這一事件給很多車主上了一課,電車會受到惡劣天氣、擁堵、充電樁不足、打滑碰撞等諸多情況的影響,任何一種情況都會給電車帶來麻煩。
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他們也需要重新思考。 在加強後輪驅動平台的背後,如何解決後輪驅動汽車帶來的冰雪打滑和安全問題,是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此外,應加快解決電池壽命和充電不足。 短期內,有可能開發出汽車移動電源,而從長遠來看,它是一種固態電池。
因為固態電池本身是固態的,溫度對其電荷轉移影響不大,不會漏液,所以高低溫效能和安全性都比較高,在大雪天,固態電池續航能力更強,充電速度更快,穩定性更好,不會出現電池壽命大規模降低的問題。
固態電池方面,大眾、日產、豐田、松下等國外巨頭都聲稱研發成功,並將在2027年和2028年左右宣布量產,而國內產業鏈的玩家寧德時代、中國創新航空、贛鋒鋰業、長安汽車等則得到了大力推廣。
因此,要想打破目前充電續航里程的短板,大約還需要幾年時間,而固態電池的出現將是乙個拐點。
二是汽車充電寶,汽車越來越像手機了,但是汽車能像手機一樣用充電寶充電嗎? 事實上,目前國內一些地區正在試水車充寶,據第一爆料,嘉興服務區車充寶已經滑落一地,這是乙個專門為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機械人。
它不需要使用者去固定地點拿起移動電源,然後將其移到車邊充電,而是通過掃碼,填寫車牌和停車位資訊,它會自動離開車庫,移動到你的車前。
其實從**秀來看,這種車載移動電源並不大,可以自行移動,但可能還是收納不了車廂。 如果能把這種汽車充電寶塞進汽車的後備箱裡,可以長時間在高速堵車高的時候充電,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解決高速堵車和電車電池壽命不足的方向, 甚至在風口下還有一家大企業。
對於新能源的頭部廠商來說,小車充電寶的發展是乙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如果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現在,面對北方極寒多雪天氣帶來的電池短板問題,北油南電的格局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乙個過程,我們也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壽命、低溫活動和充電短板都會逐步得到解決。 只是我們不應該因為新能源的推廣而被油車砸死,就像我們發展高鐵,但還是保留了綠列,當高鐵停運時,綠列疾馳,幾乎被淘汰的綠列不怕暴風雪天氣。
其實,與油車和新能源車相比,有相似之處,高鐵的動力是電,通過受電弓從接觸網獲得的動力更容易受到風、凍雨等因素的影響。
另一方面,綠色列車由機車提供動力,通常由柴油機或蒸汽機提供動力,主要依靠內燃機或蒸汽機而不是電力,因此在大雪等惡劣天氣條件下,其執行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因此,有網友呼籲,綠色列車應繼續保留,如果天氣不好,綠色列車將依靠它。
與燃油車和有軌電車相比,其實有相似之處,燃油車更機械化,但也依賴汽油燃料,有軌電車更依賴電能,更注重系統的智慧型化,但系統越複雜,在極端天氣環境下就越脆弱。
這給了我們乙個反思,在交通工具上,我們不應該用一條技術路線去淘汰另一條路線,車企老闆們或許不能一味地叫囂要淘汰燃油車,主張新能源主導,而是需要多種路線並行,在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乙個保障,保證生存穩定的基本選擇。 這場暴風雪過後,新能源汽車企業如何解決有軌電車本身的短板,或許是消費者體驗和選擇的關鍵環節。
作者:王新熙,TMT資深評論員 本文未經許可被拒絕** 作者微信*** 智慧型新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