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就中國領土主權問題發表了不當言論。 他呼籲台灣海峽和平,主張在南海建立合理的海洋秩序,反對大國欺負小國。
然而,這一言論立即引發了我國官方和非政府當局的強烈反應。 為什麼在中美關係緩和的背景下,韓方不顧中國內政的國力和威望,對中國內政進行無端指責?
在訪問英國之前,南韓決定對中方採取批評態度。
自幼"面向世界,南韓上台以來大膽開展外交行動,從太空計畫到軍售,從經濟援助到外交活動,南韓正以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舞台。
在太空領域,南韓的目標是成為七國集團的一部分; 在經濟上,南韓向非洲提供了60億美元的援助,以增加其在非洲的影響力; 在軍事方面,南韓積極向57個國家推銷南韓製造的武器,以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此外,南韓還成功邀請了17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到首爾"國防部長峰會",顯示了其在外交領域的決心和實力。 在尹錫悅的領導下,南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
今天,南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事務。 那麼,作為“全球樞紐國”,南韓的實力和影響力又如何呢?
“價值”不是靈丹妙藥,單靠簡單的價值觀和政治觀念是無法贏得國際影響力的。 尹錫悅上台後,積極推行“價值外交”,但他的突出表現卻是“拒俄貶華”,同時又“下跪美國舔日本”,向歐美靠攏,可能讓他陷入一手兼顧、一敗一負的兩難境地。
尹錫悅上台後,對中國、俄羅斯、朝鮮等國採取了更加冷漠的態度,導致東北亞局勢進一步緊張。 他甚至公開表示,如果金正恩使用核武器,南韓將採取行動推翻朝鮮政權。
俄烏戰爭爆發後,南韓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對俄羅斯制裁的行列,不顧南韓企業在俄羅斯的利益。 與此同時,南韓還通過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經濟援助和火炮彈藥,這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
與他的前任文在寅不同,尹錫悅在外交政策上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
尹錫悅**對我國的強硬態度體現在很多方面。 2023年4月,韓美聯合發表的《華盛頓宣言》和《美韓聯合宣告》將台海和南海問題“國際化”,干涉中國內政。
同時,尹錫悅也是拜登“脫鉤”等問題的堅定追隨者。 11月中旬,尹錫悅對中國的批評反映了他的強硬對華政策。
與對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的強硬態度相比,南韓人對日本和美國的態度要溫和得多。 在日本方面,尹錫悅不斷向日本妥協,踐踏南韓的政治底線。
例如,在**戰爭中向日本投降,以換取日方和解; 命令**代表日本公司向南韓工人提供補償; 放棄對日本的***要求,強行拆除二戰遇難者的紀念雕像。
尹錫悅**的外交政策似乎過於依賴美國。 在拜登的要求下,三星、海力士等科技公司在美國半導體行業投入巨資,甚至冒著鉅額虧損的風險。
與此同時,南韓在國防領域也採取了一系列親西方的措施,如加快部署薩德系統、允許美國核潛艇進入南韓等。 這些行為,表面上打著“普世價值”的旗號,實際上更偏袒西方陣營,疏遠中國、俄羅斯等國家。
這樣的政策不僅不僅不夠增強南韓的全球影響力,而且可能過度親西方,對南韓在朝鮮半島核問題和朝鮮統一問題上的立場造成負面影響,阻礙問題的解決。
尹錫悅為什麼堅持這樣做? 南韓人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南韓光雲大學教授金熙(Kim Hee)評論說:“左派和右派為老虎而戰。 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南韓外交政策逐漸偏離和兩極分化的根源。
首先,出於政黨的考慮,尹錫悅必須依賴美國,而由於美國對南韓右翼的巨大影響力,尹錫悅在外交上必然會偏袒美國。
其次,南韓國內經濟不景氣,尹錫悅試圖通過炒作對華強硬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妄圖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國內問題。
簡而言之,尹錫悅的舉動“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是無能! ”
面對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中國產業競爭等多重壓力,南韓國力下降越來越明顯。 資料顯示,2022年南韓**赤字達到425億美元,而該國的總生育率降至0。78. 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在此背景下,尹錫悅寄希望於美國的幫助,一方面積極創造自己的“巨集大敘事”,讓人民沉溺於“全球樞紐”的“榮耀”。
另一方面,南韓**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這是美國有意為之,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謀求收縮,以日韓兩大“小兄弟”為亞太“代言人”。
隨著南韓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地位的上公升,美國可以利用這種“聚光燈下的虛榮心”,讓南韓自願成為反對中國崛起的先鋒和“受害者”。
這種由弱變強、有大國風範的思維方式在南韓社會非常流行,南韓雖然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但其幅員遼闊和地理位置卻始終是中小國家。
因此,南韓應該正確認識自身地位,積極營造友好環境,這是南韓生存的關鍵。 我們希望南韓盡快找到自己的“強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