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劉文宇(河南鄭州)。
不知何時,“手工製作”的東西又重新回到了氣勢:漫步在大街小巷,“手工饅頭”、“手工紅燒面”、“手工餃子”等招牌鋪天蓋地,頓時讓人的記憶被拉回到那個充滿“手工”色彩的時代。
今天,我主要想寫一副“手工春聯”,給龍年乙個飽滿的儀式感。 因為每年春節,無論江南北,城鄉千家萬戶都要把歡快的春聯貼在門上,這樣才能告別舊迎新,增添節日的節日氣氛。
關於春聯,我先在網上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相傳春聯起源於桃符,而桃符早在秦前就出現了。 桃符長六寸,寬三寸,將民間信奉的“神帝”和“玉磊”兩神的形象畫在桃木板上,或將兩神的名字寫在紙上,掛上、點綴或張貼在門扇上,祈求能起到驅邪除災、迎吉祥福的作用。
春聯因當地習俗不同而稱呼不同:有的叫“春貼”、“門對”,有的叫“對聯”。 “春盟”一詞的出現是在明代,據說太祖立都南京時,下令在農曆除夕夜,每個公務秘書府的門都要貼上。 從此,春聯就成為我國人民的一種智慧和文化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聯用工利、簡潔、精緻的文字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藝形式。
在我的記憶中,六七十年代的春節期間,直到八十年代末,農曆新年期間家家戶戶張貼的春聯都是戀人寫的。 幾年前,我去鎮上的新華書店批發了一捲大紅紙,回家後,按門數,數了幾張,然後把紅紙摺好,一張一張用刀小心地分開,如果是門對聯,因為紙很小, 還要貼上剪紙,前期工作做好後,村里用毛筆寫字的好人來寫筆。只要寫小院子和家裡能貼的地方,大到所有的門,小到“樹上長滿了,衣服裡裝滿了箱子,身體健康了,水裡裝滿了水缸,食物裡裝滿了囤積物,槽裡興旺了, 而出門看喜的人“,甚至農活用的車架車,也要寫上”一天行千里,夜走八百“之類的畫面,全心全意寫春聯的過程,完全是一種無私的享受。
90年代以後,機器印刷的春聯漸漸普及,雖然省去了寫春聯的麻煩,但滲透其中的年味也褪去了不少。 有一年農曆二十七,我在街上遇到乙個賣春聯的人,其中一位老人問有沒有手寫的春聯,當他聽到回答“沒有,現在都印好了”時,老人嘆了口氣,非常失望地離開了。
其實,作為60後,我一直對手寫對聯情有獨鍾。
今年農曆二十五日(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開春),這一天,我打掃了家五樓的幾個房間,騰出了三大書畫房,繼續追趕今年的時尚,準備筆, 墨、紙、硯,並開始有了“手工製作的春聯”。
前期工作準備完畢後,洗手,寫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流傳了數百年,已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象徵。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種“貼春聯過年”的傳統習俗始終保持著濃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在新的一年裡,讓我們一起“手寫春聯”,迎接龍年的到來,衷心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也為家鄉人民幸福健康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