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樑建強。
文化旅遊熱潮正在成為拉動消費的強大引擎。 尤其是今年春節期間,國內各類景區遊客絡繹不絕,機場和高鐵站並肩而立,很多酒店都難找。 然而,上億人次出行、千億元消費需求集中釋放,對地方文旅部門來說,是一大考驗。
在這場大考中,有一些“尖子生”交出了精彩的成績單。 因冰雪旅遊火爆而出圈的哈爾濱,8天累計接待遊客1009人次30,000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642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依託長江發展特色夜經濟,武漢,新年之夜在多地“不關門”,春節假期接待夜間遊客493人次450,000 人次,實現 1478億元。
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效能要差得多。 一些熱門旅遊目的地準備不足,機票數倍暴漲,被熱搜罵; 在一些地方,包車司機中途勒索遊客要求漲價,在知名運動員的辯護下引發圍觀; 在一些地方,團遊遇到強行購物,不買玉手鐲就被趕出車外,問題沒有解決,反而被要求刪除帖子; 景區內還有一座鋼鏈橋傾覆,導致不少遊客倒掛在空中,遭遇驚心動魄的瞬間......
春節假期只有8天,但這次大考考驗了各地文化旅遊一貫的工作理念。 充分細緻的準備、科學有序的管理、適當的應急響應,自然會為城市的聲譽加分,為可持續發展增添活力; 而那些明顯準備不足、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文旅營銷理念落後的地方,甚至連“一坑算一”“一錘槌”的理念,讓遊客興高采烈地來來去去,難免交不出滿意的答案。
文旅消費一定是個大賬。 可能有些地方文旅部門還沒有意識到,在文旅消費需求井噴的當下,文旅市場出現一些問題,不僅會讓風景失色,也會讓當地失分。 有很多遊客因為一次舒適的旅途和一次舒適的消費而愛上了一座城市,也有很多人因為一次糟糕的經歷和一次被屠殺的經歷,在心裡“黑”了一座城市。
春節期間文旅消費熱潮正在降溫,但人們追“詩意、遠方”的熱情依然高漲。 春考過後,有太多的成功經驗值得總結,也有很多深刻的教訓值得總結。 當旅遊成為人們感受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時,如何把文化旅遊提公升到更高的水平,是值得深思的。
一方面,各地文化旅遊要看到老百姓的智慧,善於學習現成的經驗,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 另一方面,要紮實做好旅遊市場的監管工作,為一些文旅亂打,刮骨治毒。 此外,要利用好大資料思維,改進前瞻工作,使準備工作更加系統化、全面化,讓遊客的體驗更加舒適。
從淄博到哈爾濱,交通時代的文旅熱潮往往在爆發前無處可尋。 乙個非常突然的元素可以在一夜之間帶來數百或數千倍的流量。 只有平時穩紮穩打、服務意識強、尊重遊客需求和市場規律的地方,才能順利應對每一次大考,把“網紅”變成“長紅”,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