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長朋友王文華先生潛心研究錢學森的學術思想和航天科技40餘年,出版了《錢學森實錄》《錢學森的情感世界》《錢學森的學術思想》《人文錢學森與四川》等著作。
最近,他寫了一篇文章《錢學森的科學預測》,梳理了錢學森的11個重要預言,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1、火箭高效能清潔推進劑的遠見卓識。
錢學森出生於1911年,1935年24歲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在去美國之前,他寫了一篇《火箭》一文,論述了火箭上公升的原理,對火箭燃料的效能、技術和安全性進行了對比分析,還提出了**火箭、火箭飛機、借助火箭進行星際導航等的想法,這在當時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今天仍然遙不可及。
2019年10月31日,在錢學森逝世10周年之際,《中國航空航天》雜誌社發表文章稱:
在你年輕時發表的**“火箭”中提到的高效能清潔推進劑被用於新一代運載火箭。
2.核動力火箭發動機的遠見卓識。
1948年,錢學森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核動力火箭的文章《關於火箭核能發動機》。 1949年,《核能火箭和其他核能熱噴射器》出版。
2019年8月23日,《科學技術》報道稱,美國計畫研製核動力太空飛行器。 美國近日表示,將開發下一代核熱推進技術,利用核裂變反應產生的熱能推動太空飛行器進行深空探測。 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mmission)成員雷克斯·格拉夫登(Rex Graftden)表示,核動力發動機預計將使太空飛行器在三到四個月內到達火星,速度大約是最快的常規動力太空飛行器的兩倍。
3.人類登陸月球的遠見卓識。
1947年,錢學森晉公升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後,應學院邀請作了題為《飛向太空》的學術報告。 在他的報告中,他預測人類將在30年內登陸月球。 報道引起轟動,1947年《時代》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錢學森和**的專題報道。
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驗證了錢學森22年前的預言。
第四,錢學森彈道學的預測。
1945年,二戰結束前夕,錢學森隨師傅馮·卡門來到德國,與多位德國火箭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當飛彈再入大氣層時,方向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多次後,飛彈的精度會有所降低。 錢學森設想:飛彈重新進入大氣層後,能不能再飛出大氣層,而是在大氣層中滑翔? 於是“助推滑翔”彈道學的想法誕生了,後人稱之為“錢學森彈道學”。
錢學森彈道學目前的應用包括高超音速打擊**和新型飛行飛彈。 美國的HTV-2和俄羅斯的YU-71都採用了“錢學森彈道”,大大提高了飛彈的穿透能力和戰鬥力。
在2019年中國國慶閱兵式上展出的東風-17飛彈預計速度為5至20馬赫,射程約為2000公里。 它速度快,軌跡不可預測,很難攔截。 由於許多技術細節尚未公開,目前尚不清楚它是使用錢學森彈道,還是桑格彈道,或者是兩者的改進。 然而,憑藉其速度優勢,DF-17可以無視大多數反導系統。 世間武林,只有快不破。
五、穿梭機概念的預見性。
1949年12月,錢學森在美國火箭學會年會上作了題為《火箭作為高速運載工具的前景》的報告,首次提出了“火箭客機”的概念,為穿梭機奠定了理論基礎。
錢學森的火箭理論震驚了歐美。 《紐約時報》稱他為“有價值的中國科學家”和“美國火箭領域最有才華的科學家”。 《洛杉磯時報》稱他為“世界頂級火箭專家之一”、“噴氣推進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科學家”、“最傑出、最傑出的權威”、“美國培養的火箭天才”等。
錢學森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導航導論》一書中,再次闡述了以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型飛機為第一級航母,以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為二級航母的空地穿梭機航母系統的概念。
除了上述核動力火箭和穿梭機,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初,錢學森在火箭和航天領域也提出了一些重要概念。 比如1948年,錢學森在美國火箭年會上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對超音速飛機的想法:火箭助推再入滑行機。 這樣一來,飛機就可以在一小時內從紐約飛到巴黎,錢學森還畫了一幅畫來展示自己的想法。
1953年,錢學森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的可能性,提出了在衛星軌道上起飛的可能性。 這些想法已經實現。
六、穿梭機的預見性。
1989年9月,錢學森在《珍惜'兩彈一星'的成功經驗“》一文中提出,在21世紀中葉,真正的穿梭機要實現從地面水平起飛、水平降落的航母系統。
當然,這個問題非常困難,因為有必要建造一架音速25倍的飛機。 所有需要的材料都是新的。 如何將發動機動力系統與機身系統相結合? 這也是乙個全新的問題。
我們將瞄準21世紀中葉的真正高科技,並進行先進的研究。 希望中國的航天事業能夠迎頭趕上,超越其他國家。
7、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遠見卓識。
1992年8月,錢學森致函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建議中國跳過汽油和柴油階段,直接進入新能源階段,減少環境汙染。
據說錢學森是馬斯克最欣賞的人。 2012年12月11日,錢學森誕辰101周年,SpaceX發推文紀念。
8、高科技發展的遠見卓識。
20世紀80年代初,錢學森預言,高技術將是一門發展迅速的科學技術,是與經濟發展高度融合的科學技術,是全球相互依存的科學技術,是科學技術日益協調發展的科學技術。 經濟、社會、環境,以及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統一起來的科學技術。
9. 第六次工業革命的遠見卓識。
1984年。 錢學森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學術報告中提出,由於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將出現新的工業革命,這將是第六次工業革命。
10. 第七次工業革命的遠見。
在預測第六次工業革命的同時,錢學森還預言了21世紀將要發生的第七次工業革命,即人體的工業革命,包括醫學和生命科學:人們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這也將導致社會變革。
十。 1.預測中國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強大繁榮。
1979年,錢學森發表《社會主義建設組織管理技術——社會工程學》一文,將系統工程組織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推廣到社會的組織管理中,提出了國家範圍內的組織管理技術問題,系統地論述了社會工程學的物件和任務, 並認為社會工程學是改造社會、建設社會和管理社會的科學方法。錢學森指出,我們黨制定的發展戰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要完成這條道路,就必須有遠見。 這種遠見來自於系統科學,系統科學是一種現代科學的組織、管理、決策和領導方法,即系統工程方法。
1987年,錢學森訪問英國時,在倫敦對一些中國學生發表演講。 他說,我們現在不僅要看到20世紀的80年代,還要看到本世紀的末。 這還不夠。 因為到2000年,我們的人均GDP仍然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直到21世紀中葉才落後。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之際,全國人均產值將接近目前世界先進水平。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是無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