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單位曾經是中國職場的“鐵飯碗”,然而,今天,“鐵飯碗”似乎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近日有報道稱,陝西省河曲縣903人的職業編制已被取消,引起廣泛關注。
這股“鐵飯碗”改革浪潮的起因是什麼? 這種調整會發出什麼樣的訊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公共機構縮編的背景
事業單位作為乙個相對穩定、受青睞的就業方向,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但早在2011年,中共就出台了《關於推進事業單位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指導意見》),拉開了事業單位改革的序幕。
檔案明確提出,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應逐步轉為企業或撤銷,不再批准設立新的生產經營機構。
對於不屬於生產經營類別的公共機構,也要精簡特遣隊的結構和人員。
《意見》出台後,各地紛紛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和規劃,事業單位改革進入了新時代。
山西河曲縣的一次嘗試
近日,我看到河曲縣作為山西省試點專案之一,在2020年11月山西省發布的《關於批准《人口小縣(河曲縣)機構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在3-5年內逐步實現機構、機構、人員的大幅下降。
截至2022年8月,河曲縣機構改革基本完成,整體組織由36個黨政機構精簡至22個,領導崗位由135個減少到114個; 參與改革的事業單位數量從186個合併為40個,事業單位從1964個減少到659個,取消了903人的營業編制。
公共機構改革的影響
這一改革舉措的背後,是我國公共事業單位改革的全面深化。
近年來,許多地方部門為適應社會新形勢、新階段,進行了改革試點。
不過,與過去的“鐵飯碗”相比,這次改革顯然更加深刻,涉及的領域也更廣泛。
面對這種變化,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慮和焦慮。
對於已經裁撤的903人員來說,這無疑是乙個巨大的變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失業,而是他們將被重新裝備。
據了解,這些人員主要部署到鄉鎮綜合便利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退役軍人服務站。
儘管如此,他們所依賴的“鐵飯碗”,卻因改革而變成了“泥飯碗”。
原來的“鐵飯碗”變成了“泥飯碗”,這不僅代表了公共機構改革的深遠影響,也引發了更多對職場未來的拷問。
作為這項改革的一部分,不僅減少了業務數量,而且組織也得到了優化和整合。
在縣城工作的人被轉移到鄉鎮,通勤距離進一步延長,生活和工作面臨更多的挑戰。
公共機構改革的前景
當前,事業單位改革呈現出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
2022年,國家機關事務局再次印發《高質量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檔案,強調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與生產經營脫鉤。
2024年,事業單位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因此,對於打算走職業建校的同學來說,可能要慎重考慮,因為未來的改革趨勢可能會讓“鐵飯碗”更加不可預測。
結論
公共事業單位的改革成為中國職場的新出路。
在這股變革浪潮中,每個人都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
這或許就是乙個“泥飯碗”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變革中尋找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
2月** 動態激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