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客戶記者徐一文.
每年支付20,000元,共支付5年,預定利率為30%,高於銀行儲蓄。 32歲的胡小婉在杭州一家大型網際網絡公司工作,她領取了年終獎金,為自己購買了一款成熟的終身壽險產品。
61歲的李阿姨兩年前在銀行買了乙份增大的終身壽險,一次性買了10萬元,存了3年。 今年1月,她拿出3萬元給銀行增了一筆保單。
在利率下降的當下,年輕的白領和退休人員都在思考同樣的事情:如何保值貨幣? 朝朝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朋友圈的保險人,還是銀行職員,他們最近都在積極推廣一款產品,增全壽。
作為一種儲蓄保險產品,很多投資者認為它可以鎖定利率,提供穩定的收益,不需要繁瑣的投資手續,適合強制儲蓄。 但是,增量終身壽險真的是一種理想的金融工具嗎? 它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它適合誰?
全人壽金額的增加由保險**人在朋友圈推廣。
* 兩年內虧損超過50%
一位32歲的年輕人轉向保守投資。
胡小婉跌跌撞撞地走出**,才決定強迫自己去救。 從2021年開始,她陸續投資20萬元,在新能源、醫療、白酒等行業買入**,兩年時間,她已經虧損了50%以上。
她勉強清倉後,將剩下的錢存進了嶽寶,一過乙個多月。 幾年前,公司發放了年終獎,經過多渠道對比,她最終選擇了一家銀行增加的終身壽險,“利率下降趨勢,我存這筆錢主要是為了鎖住利率,獲得安全的回報。 ”
最近,終身壽險的增幅一直最火爆,如果你有一些閒錢,我們建議你購買這款產品。 記者在向銀行經理諮詢儲蓄保險時,對方表示,這款產品最大的好處是收益固定,“投保金額為30%的年複利,其收益被寫入合約,可以鎖定未來幾十年的收益率,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
最近,銀行增加的終身壽險再次流行起來。 攝影:Chao News記者 徐一文。
自2022年9月以來,近7年“沉寂”的銀行存款上市利率開始“無休止地下降”。 部分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下降了50個基點,在過去的2023年,各大國有銀行已經進行了三輪降息。 對於普通人來說,財富的保值和增值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多的人將注意力轉向增加終身壽險的金額。
記者注意到,市面上的儲蓄保險主要有兩種型別:年金和增型終身壽險。 “相較於其他儲蓄型保險產品,增加終身壽險的產品更簡單、更靈活。 除了對死亡價值有一定比例的槓桿外,客戶還重視現金價值,即收益。 客戶可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等方式,只要封閉期結束,收益超過本金,即可變現收益,利率可鎖定。 執業10多年的保險經紀人杜峰告訴記者。
渠道端和消費者端之間有很多爭議。
Insiders:適合有長期儲蓄計畫的人
終身鎖定收益和複利,雖然增加終身壽險金額有這些優勢,但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口碑卻不盡如人意。 記者在某社交平台輸入關鍵詞“增加壽命”,首頁顯示“勸退休,增加壽命**”、“踩坑教訓,順勢買增壽吃大虧”、“我因壽命增加而苦惱”等。
為什麼在渠道端被視為資本保值和增值的金融工具如此有爭議?
投資領域越有經驗的人,他們就越厭惡風險。 每款理財產品都有不同的特點,而「增強型終身壽險」的核心是現金價值,也就是您退保時可以取回的錢。 但是,增加一般需要5-10年的恢復期,這是行業的封閉期,如果保單在短時間內退保,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杜峰告訴記者,終身壽險增幅越長,現金價值越高。
投保**人向記者介紹終身壽險金額增加的情況,持有時間越長,現金價值越大。
據悉,終身壽險的增幅適合有中長期儲蓄和傳承規劃的個人或家庭,“比如想提前為自己做養老計畫,為子女做好教育計畫,終身壽險的增幅可以提供良好的財務保障。 杜峰表示,但對於短期內會有大筆支出,追求短期超高收益,在基本保障方面做得不好的人,不建議選擇購買此類產品。
大多數感到受騙的消費者在投保前沒有完全了解產品特點,或者銷售人員不清楚客戶的財務狀況和規劃,推薦不合適的產品。 銀行客戶經理也說了同樣的話。
杜峰一再強調,消費者在做出選擇之前,應該充分了解產品。 在考慮購買增量型終身壽險產品之前,我們需要確保:首先,有足夠的保障保險,如意外保險、醫療保險、人壽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 二是追求穩定的收入,手頭有長期資金。 “增加終身壽險只是金融工具之一,建議客戶用各種產品組合來規劃人生的每個階段。 ”
*請註明出處”。